中央地勘基金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前发布的《全国地质勘查基金情况通报(2013)》显示,到去年底,我国中央与省级地勘基金的总规模已达399亿元,实际投资350.39亿元。其中,2012年全国地勘基金共投入72.7亿元,占当年全国非油气矿产勘查财政投入的54.78%,成为我国财政资金投入矿产资源风险勘查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报发布的数据显示,自2006年中央地勘基金设立以来,截至2012年底,全国共有26个省(区、市)设立了省级地勘基金。经过5年发展,两级基金的总体规模进一步壮大,投入力度也得到进一步提升。据统计,和2011年同期相比,两级基金总体规模增长20.9%,实际投资增长30.53%。累计投资矿产勘查项目5884个,新发现矿产地741处,其中大型386处、中型219处,形成了包括内蒙古大营铀矿、新疆坡北镍矿、湖北杨家寨铅锌矿等一批具有宏观影响的大成果。
通报发布的数据还显示,2012年,两级基金继续坚持“降低风险、政策调控“的定位,项目和资金继续集中向高风险矿产前期勘查倾斜。中央地勘基金全年新增矿产勘查类项目19个、连同续作项目共新增勘查投资4.702亿元;省级地勘基金全年新增矿产勘查项目1467个、新增勘查投资67.9941亿元。
透视通报提供的数据还发现,在坚持“降低风险、政策调控“的定位和“不与市场争权、不与社会争利”原则的同时,两级基金已在我国营造出财政资金和社会资金联手投入风险勘查的新氛围,在扭转风险勘查完全依赖国家投入局面的努力中,起到了较好的引导和示范作用。
通报数据显示,2006-2012年,中央地勘基金累计合作投资195个项目,其中社会资金投入的比例达到了合作总投入的31.59%;参与统计的21家省级地勘基金合作投资项目累计468个,社会资金投入占合作投资额的55.27%。其中,2012年,中央地勘基金新增合作项目占全部新增项目数的84.2%,合作项目投资占当年新增全部投资的86.67%;省级地勘基金投资合作项目资金占当年新增投资的比例较前一年增加8个百分点。已取得找矿成果的项目,社会资金跟进投资的意愿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