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融资难
中小企业必须培育核心竞争力,突显自己的比较优势,通过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丰富自己的核心竞争内容,这是企业的生存之本,也是发展的动力。
2013年已过去一半,全球性经济危机的阴影并未褪去。金融行业的货币信贷问题导致中国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的发展举步维艰。日前,首届中国中小企业投融资交易会在北京开幕,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再次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
融资难是世界性难题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中小企业蓬勃发展,推动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我国在工商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已超过1240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
然而,目前全国各地的中小企业几乎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特别是在江浙一带、广东珠三角、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资金链紧绷、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几乎均有出现。
中小企业的发展可以说是举世关注。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杨再平认为,中小企业在各国、各个主要经济体中间,对就业和税收的贡献是非常重大的。除此之外,中小企业在机制联合、创新方面也具有很强的优势,可以说“小的是重要的,小的是美好的”。
面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杨再平指出,中小企业融资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其本身就是弱势群体,融资成本高、风险大、无利可图,是众多中小企业面临的难题。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需要全社会各个方面来努力,并且要多管齐下。
杨再平表示,对于商业银行,要从社会责任的角度重视中小企业发展,同时也要从商业机会的角度来关注中小企业的发展。
“对商业银行来说,支持中小企业既是一种社会责任,又是重大的商业机会。中小企业的发展,需要债券融资、股权融资等。除此之外,还应该由其他的商业机构去扶持,要形成一个多样性的融资机构,这样才能满足中小企业多样性、复杂性的融资需求。”杨再平说。
提高中小企业
经营管理水平
长期以来,金融与实体经济是密不可分的。6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金融支持、经济调整和转型的政策,提出引导信贷资金对三农和小微企业薄弱环节的信贷,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等八项具体政策。
然而6月20日,银行间拆借利率达到了历史峰值,一场“钱荒”席卷了整个金融市场。相关专家表示,这也许将很快传导至实体经济。因此,对于流动性更加敏感的中小企业,或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相关专家表示,“钱荒”在未来一定会波及中小企业,预计中小企业第二季度的营业状况要低于第一季度。虽然目前银行拆借利率及回购利率均已出现下滑,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并不会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对此,工信部总工程师朱宏任认为:“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在强调政府加强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大力发展之外,还要看到中小企业自身发展水平低、管理不规范、信息不对称、资金不透明等影响着中小企业获得信贷支持的因素。”
朱宏任建议,要按照金融机构的要求,帮助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加强财务诚信用工方面的培训,推动中小企业专业化发展,通过全面提高中小企业的素质和发展水平,增强自身融资能力,为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对接奠定坚实的基础。
中小企业要从夹缝中走出来
面对当前国内外错综复杂的经济环境,中小企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据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会长李子彬介绍,今年第二季度,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为93.1,比第一季度下降了2.1个点;6月的进出口额三项指标均出现负增长,人民币持续升值,削弱出口竞争力;今年以来一半企业出口利润下降,80%的企业认为人民币升值是影响企业利润的主要因素。
李子彬表示,我国中小企业必须将粗放型的生产经营方式进行升级,实现从生产产品到培育品牌的转型;坚持自主创新,加大科研投入力度,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加强新技术开发,加强技术改造,开发新产品,从而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实现高端设计。
“中小企业必须小而精,有的什么都干,没有主导产业是不行的,中小企业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要找到培育的核心竞争力,突显自己的比较优势,通过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丰富自己的核心竞争内容,这是企业的生存之本,也是发展动力。”李子彬说。
经济学家厉以宁则认为,中国的中小企业都是从夹缝中走出来的。当前中小企业要向实体经济回归,民营企业家们也要经过一个转变,从小业主的意识转变为现代企业家的理念。
“这是一个慢慢改变的过程。现在的企业家首先要有产权观念,其次要有风险观念,敢于冒险,再其次要有创新精神。除此之外,还要有团队意识,团队是两个团队,一个是本企业的职工团队,重在有认同感和凝聚力;第二个是同行的大团队,中小企业间也应该互相帮助,结成大团队,把中小企业发扬光大。”厉以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