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盛重工面对危机 祭出转型升级策略

2013-07-11 156 0
核心提示: 最近,熔盛重工(01101.HK)遭遇员工围堵厂门讨薪,并引发出钱荒等一系列传闻,公司随后紧急停牌,尽管大股东张志熔承诺提供2亿


     最近,熔盛重工(01101.HK)遭遇员工围堵厂门讨薪,并引发出“钱荒”等一系列传闻,公司随后紧急停牌,尽管大股东张志熔承诺提供2亿元的免息贷款,帮上市公司纾困,但复牌后股价仍狂跌16%,这显示出市场对公司前景的看淡。

  熔盛重工曾经是“三结合”的样板。民间资本的敏锐嗅觉,地方政府的政绩诉求,以及国企高管的价值重估,这三者在2005年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江苏如皋的一片滩涂地上催生了这家员工数量最高达2.8万人的造船企业。熔盛重工也被视为民企效率、活力的象征,挑战体量庞大的国有资本,至2010年上市时,手持订单量已经超过两家央企造船集团,居全球第五、中国第一,如此骄人的成绩令人侧目。可如今,这家公司的资金链条紧绷,员工裁汰过半,股价跌跌不休,熔盛重工早已风光不再。

  相关行业黄金时期都过了

  产能严重过剩;产能过剩,可以说现在是共识,钢铁、煤炭、有色、水泥、造船、新能源,几乎过去高速发展的行业,现在无一不是产能过剩。而消化产能可不简单,如果经济继续高速增长,这些产能还有地方堆积,如果没有高速增长,怎么办;而且我们也可以走以往的老路,堆积GDP,哪就是把现在的泡沫继续吹大,直至最后破灭。

  金融风险过大;这段时间的钱荒,以及李克强总理反复说到的盘活存量资金,都体现出现了总理对目前金融风险担心,感觉中国金融风险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刻了,如果真能把这个巨大的泡沫,或者说绝大的炸弹拆除掉,哪可是天大的幸事,如果不能,未来的危机,还真不敢想象。

  李总理去年提城镇化,年底房价涨了涨,高兴坏地产商了,今年再看看,人的城镇化!不是房子的城镇化!现在任何一个房地产股上涨的时机都是撤出的好时机,而且,人口老龄化不可不重视,四二一家庭,倒是人口下来了,很多家庭都是几套房子,有那么多人要吗?现在说起来觉得有点远,其实很快的。而与房子相关的行业,建材、水泥、尤其工程机械,除了产能过剩消化不了,就是天天吵架,他们的黄金时期,都过了。三一、中联属于2009。

  熔盛重工在上述大背景下,资金扛不住,也是情有可原。照这样情况下去,还会有类似的企业陷入销售不顺、资金短缺的境地。

  营运资金存在压力

  熔盛重工表示,该企业的董事会最近获悉了相关新闻报道:消息称该企业陷入了严重的财务困境并拖欠工人、供应商款项;7月2日大批员工发起罢工,并围堵该集团南通生产基地的总部大门;有报道还称,由于该企业拖欠款项,若干供应商从熔盛重工的南通基地取走机器。

  熔盛重工称,全球造船业市场的需求正持续下滑,新船价格也未能回升,对于整个造船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都收紧了向造船商提供信贷融资额,不少船东延迟,重新磋商和拖欠造船商的款项。

  熔盛重工承认上述因素对该公司近几个月的营运资金带来压力,而该公司也延迟了向其供应商及工人付款,以紧缩现金流出。

  前几日被曝拿挖掘机抵债

  中国熔盛重工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的南通造船厂资金紧张、“裁员”度日,其在安徽合肥的熔盛机械有限公司(下称“熔盛机械”)日子同样好不到哪儿去。由于市场下滑,熔盛机械早在2011年11月就开始下调产量,并对员工实施放假和优化,原本上千人的厂子目前仅剩300人左右。而由于实际产量和销售均不理想,熔盛机械被曝陷入拿挖掘机抵债的尴尬境地。

  熔盛重工在2010年上半年通过收购安徽合肥市振宇工程机械有限公司(下称“振宇机械”)进入竞争激烈但集中度极高的工程机械行业。其成立了熔盛机械公司用于运作该产业,主要产品是挖掘机和履带式起重机。在2010年收入实现3.27亿元的基础上,熔盛机械2011年、2012年收入只有4.1亿元和2.1亿元,其中2012的挖掘机销量也仅比2010年8月底时提高了30台(至430台)。



 

 熔盛重工将逐步减少工程机械生产规模

  中国熔盛重工7月5日早间发布公告称,目前其第一大股东张志熔已与该企业签订协议,向熔盛重工借出免息且无抵押的贷款2亿元人民币,用于营运资金的使用。同时,熔盛重工也在向银行及多家金融机构寻求协助以缓解营运资金的压力。该公司也表示,由于正在进行“转型升级”战略,所以旗下的工程机械、动力工程等板块正进行人力重组、减少生产规模。

  目前,熔盛重工拥有造船、工程机械、动力工程和海洋工程等四大板块。2013年,造船、工程机械及动力工程板块在萎缩,因而为配合“转型升级”战略,熔盛重工正在逐步减少工程机械、动力工程板块的生产规模,也同时在对这几个板块实行人力重组和优化调整的工作。

  熔盛重工“调结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为了给投资者打气,熔盛重工再次重申了“转型升级”的策略,即成为一家服务于能源企业的综合性重工企业,言外之意是加速发展海洋工程板块。作为航运业的关联产业,造船业也是强周期行业,这被认为是此次熔盛重工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熔盛重工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强在造船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做过多家大型造船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自然明白这个道理,2010年时他就提出,希望5年后造船板块在业务构成中所占比例要降到50%左右,余下的三大板块海洋工程、动力工程、机械工程也要达到50%,以对冲造船业的“周期性”的难题。而从2012年的年报可以看出,造船业务仍贡献了95%的应收,而海洋工程板块的收入为零,显然,这几年来,熔盛重工的“调结构”没有显着的成效。

  对熔盛重工而言,“调结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要的挑战是造船业的“去产能化”。产能过剩是中国经济面临的一大风险,也是一种全球现象,中国造船业面临着严重的产能过剩,熔盛重工更是如此,给员工“放假”也是迫不得已。目前熔盛重工手持订单仍为中国第一,尽管常被用以炫耀,但在当下并非企业之福,这占用了企业资金,分散了管理精力,加重了转型的难度。特别是熔盛重工目前手持大量的干散货船以及超大型矿砂船,前者市场凄风惨雨,后者因遭中国船东的抵制而难以入港,这都给订单的履行增添不确定性。

  第二大挑战是修复与中海油的关系。去年七八月份,在中海油151亿美元收购尼克森的最关键时刻,爆出了张志熔内幕交易案,这引起了中海油高层的震怒,尽管事后张志熔以认罚1400万美元选择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和解,但这极大损害了与中海油的关系。中海油是中国最大的海工设备需求方,也曾是熔盛重工的大客户,内幕交易案以来,中海油再未向熔盛重工下过海工设备的订单。熔盛重工目前的海工订单,船东均为海外客户,修复与中海油的关系,显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还有一大挑战是海工产业本身的不确定性。很多人认为造船业属于低毛利的传统产业,而海工是高技术含量、高毛利的朝阳产业,很多造船企业纷纷转型,可这并不意味着海工板块都是赚钱的。最明显的例子是中集集团(000039.SZ),2009年中集集团17亿美元全资收购烟台莱佛士,转战海工,尽管中集集团寄予厚望,但烟台莱佛士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从2010年起连续亏损三年,亏损总额达27亿元,严重拖累了公司业绩。况且海工产业是能源行业的关联产业,也有较强的周期性,如何抵抗海工产业的周期性,其难度也许不亚于现在对抗造船产业的周期性。

  • 点赞(0
  • 反对(0
  • 举报(0
  • 收藏(0
  • 分享(11
评论(0)

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