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走出去” 缘何又抓企业对外投资审查?
2017-09-27
212
0
核心提示: 最近,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改委、商务部、人民银行、外交部《关于进一步引导和规范境外投资方向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
最近,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改委、商务部、人民银行、外交部《关于进一步引导和规范境外投资方向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无疑,这是政府部门未来针对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加强监管的一个重要政策信号。下一步,相信商务部将会重点做好中国企业境外投资认真并严格的审查,从而对我国各类企业对外投资加上一道把关的锁头。
应当看到,近年来,我国企业顺应国内外形势和企业自身发展的需求,积极“走出去”开展境外投资,在不断提高自身国际化水平的同时,带动了相关产品、技术的出口,推动了国内经济转型升级,有力推进了“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深化了我国与相关国家的互利合作。那么,面对外向发展取得的喜人成绩,政府为何又要严格对外投资的审查?回首这些年特别近年来“走出去”的过程,我们就会发现:
境外投资也引发严重担忧,无论就交易量、成交价、购置资产类型还是海外扩张速度而言,一些投资者的举动都过于强势、激进,缺乏系统规划和科学论证,盲目决策,导致后续经营困难,造成较大损失;一些企业将境外投资重点放在房地产等非实体经济领域,不仅未能带动国内经济发展,反而导致资金跨境流出大幅增加,冲击我国金融安全;一些企业忽视投资目的国环保、能耗、安全等标准和要求,引发矛盾和纠纷,既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也对我国的对外形象产生负面作用。
针对这种状况,2016年底以来,商务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在推动对外投资便利化的同时,加强了对外投资的真实性、合规性审查,非理性的对外投资得到有效遏制,对外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涉及房地产、酒店、影城、娱乐业、体育俱乐部等领域的对外投资大幅下降。由于及时加强监管,今年上半年,我国针对非理性对外投资调控的效果逐渐显现,据商务部统计,2017年上半年,中国对外投资额累计481.9亿美元,同比下降45.8%。其中,房地产和文体娱乐行业的对外投资,在今年上半年锐减:房地产业对外投资同比下降82.1%,占同期对外投资总额2%;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对外投资同比下降82.5%,占同期对外投资总额1%,这充分表明了加强调控监管的重要性。
就投资企业来说,非理性投资对企业本身影响很大;就投资对象所在国而言,受国际政治、军事和外交、投资国环境及政府信誉、以及社会条件等因素变动带来的风险也很大。就像这回中印洞朗两个多月的对峙,印方竟然放出一旦战事开启,就要缴没在印度的中方企业的资产,真是无赖到令人可笑。可见,非理性对外投资的快速增长,不仅对投资者敲响了警钟,对我国的金融安全、国有资产安全等方面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和隐患。
为此,《指导意见》明确了鼓励、限制、禁止三类境外投资活动。这就是:在基础设施、产能和装备、高新技术和先进制造、能源资源、农业、服务业等方面提出六类鼓励开展的境外投资,就是为了进一步支持国内有能力、有条件的企业按照商业原则、国际惯例,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主动融入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为经济全球化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对使用落后生产设备以及不符合投资目的国环保、能耗、安全标准的境外投资做出了明确限制,表明了中国政府倡导国内企业通过境外投资实现与投资目的国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坚定立场和良好意愿。关于禁止类境外投资。当前我国面临复杂多变的安全和发展环境,境外投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任务日益艰巨。《指导意见》提出禁止企业参与危害或可能危害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的五类境外投资活动,旨在为我国企业“走出去”划清“红线”、明确“禁区”,更好地维护我国国家利益和安全。
由上观之,国家几个部门共同出台的《指导意见》,不仅与积极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不矛盾,反而是更好地为“走出去”保驾护航,更加安全有力地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据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透露,之后,商务部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深入推进境外投资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坚持三个“不动摇”,也就是坚持对外开放的战略方向不动摇,坚持推进“走出去”战略不动摇,坚持防范境外投资风险的原则不动摇。商务部将努力做到三个“确保”:确保企业境外投资行稳致远,确保“一带一路”建设顺利推进,确保国家金融安全和经济安全。
所以,《指导意见》是优化境外投资发展方向、完善境外投资管理和服务的重要文件。特别是在当前全球市场中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投资风险因素也明显增多,在这个过程中对外投资必须要高度防范风险,规范发展,因此,及时地对境外投资进行宏观指导,引导和规范境外投资方向非常必要,这也是推动境外投资持续合理有序健康发展的基石。随着这一文件的出台并实施,我国的对外投资将步入一个发展的新阶段。
本文系基础工程网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