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在兰建站 首创应用NPR锚索支护方案 破解世界级隧道工程难题

2020-10-26 515 0
核心提示:甘肃长达路业有限责任公司与我国岩土和地下结构工程领域顶尖专家孙钧、何满朝院士合作,于2018年3月建立了甘肃省交通运输行业首家院士专家工作站。两年来,针对隧道工程难题开展的课题研究与技术攻关取得了显著成效。

为早日攻克G75兰海高速公路渭源至武都段木寨岭特长隧道、岷县隧道和G8513平绵高速公路武都至九寨沟段高楼山特长隧道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工程难题,保障甘肃省重大建设项目如期交工,早日打通甘肃省中南部交通动脉并惠及公路沿线人民群众,甘肃长达路业有限责任公司与我国岩土和地下结构工程领域顶尖专家孙钧、何满朝院士合作,于2018年3月建立了甘肃省交通运输行业首家院士专家工作站。两年来,针对隧道工程难题开展的课题研究与技术攻关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攻克世界难题,加快工程进度。木寨岭特长隧道、岷县隧道和高楼山特长隧道的共同特点是地质水文条件复杂,极高地应力、极软岩、瓦斯、岩爆、地下水发育等各类风险叠加,工程技术难题超出了国内外业界认知水平和规范应用范围,为全国地下工程界所瞩目。以木寨岭隧道为例,其原支护体系施作后,拆换钢拱架频繁,且在拆换拱过程中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经院士专家团队技术攻关,在隧道工程中首创应用NPR锚索支护方案。该方案实施以来,木寨岭隧道2#斜井最大变形累计收敛由之前637~3145mm大幅降至60~214mm,彻底扭转了前期拆换拱频繁、返工浪费、进度停滞的被动局面,基本再未出现初期支护侵限现象,隧道围岩变形处于可控状态,有效保证了施工工效,加快了工程进度。

二是降低经济成本,填补行业空白。通过应用院士技术,减少了隧道围岩挤压大变形的发生,延长了钢拱架和二次衬砌使用寿命,降低了工程造价。以木寨岭隧道2#斜井为例,锚索施工前衬砌类型造价为14.1万元/m,锚索施工后该衬砌类型造价降至12.4万元/m,后续通过优化方案参数、改进工艺工法和机械设备应用,工程造价还有进一步降低的空间。通过不断探索与实践,院士专家工作站和长达公司走在了国内隧道高地应力软岩控制领域前沿。长达公司在成功应用新型锚索支护技术的基础上,会同国家交通运输部路网与应急中心、省交通运输厅、省交通质监局、渭武高速以及参研高校、参建单位,编制了《隧道工程NPR锚索预算补充定额》,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工程造价的空白。

三是增强科研实力,培育骨干人才。课题研究与技术攻关成果,为渭武和武九高速公路隧道质量安全和早日贯通奠定了坚实基础,最终将形成一套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围岩治理体系,并能为我国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如川藏铁路)中的类似工程提供有关技术依据与工程实例。申报的“渭武高速公路木寨岭隧道极高地应力极软岩控制技术”科研项目已被省科技厅列为2019年省级重大专项研究项目。牵头制定技术标准3项,取得专利3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篇。培养博士研究生3人、硕士研究生4人,2人晋升高级职称,7人晋升中级职称,6人晋升初级职称,同时为甘肃省公路建设关键领域培养和引进了一批德才兼备的专业技术与项目管理复合型人才。

  • 点赞(0
  • 反对(0
  • 举报(0
  • 收藏(0
  • 分享(14
评论(0)

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