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红:重庆桩基行业老大哥

2014-09-09 1351 0
核心提示:老大哥,川渝地区人们口中的一种敬称,一般称呼年龄稍长于自己的人。但其实这个词的内涵远大于此,它包含着一种尊敬、亲切与权

       老大哥,川渝地区人们口中的一种敬称,一般称呼年龄稍长于自己的人。但其实这个词的内涵远大于此,它包含着一种尊敬、亲切与权威,似乎带着一种与生俱来的凝聚力。

       在重庆桩基基础行业,就有这样一位老大哥——李永红。


生活中的李永红也爱品茗

       初识李永红,交流不多,仅觉得他低调、温和却不善言语。而在行业采访过程中,诸多业界企业、个人对其不吝赞美,绝无微词,可谓口碑极佳。一人夸好容易,十人说好也不难,难在人人都对某一个人称赞信服。带着一种探究,一种好奇,笔者再次走近李永红。
 


李永红(前排在三)与协会成员在山河智能

       三十载行业积淀,九七创业谱新篇
       再见李永红,是约在他的办公室,因不识路而反复绕圈折腾。曾以为不善言词的李永红,此刻却语言丰富,他着急得一直电话不断,细心描述,唯恐我们再走错路。那一刻,老大哥的亲切与善良才生动起来。
       李永红出生于1955年的最后一天,众人玩笑说这是来赶年夜饭的孩子。1976年李永红参加工作在重庆市第一建筑工程公司。工作几年后,自感知识储备不够的他考入了重庆大学机械设备制造专业。通过几年刻苦认真的学习,于89年顺利毕业,并获学士学位。
       既有实践经验,又有理论支撑的李永红,毕业归来,就被公司提干重用,历经讲师、车间主管、机具队队长、钻桩队队长、分公司副经理等职务。1994年,更被评上了工程师。
       学习工作顺风顺水,业务生活也丰富多彩。多才多艺的李永红热爱工作,也热爱生活,闲暇之余爱摆弄乐器,擅吹单簧管。早在1976年参加工作时便加入公司乐队,并任宣传队队长,曾在重庆长江大桥竣工典礼等大型活动现场组织庆祝活动。
       1997年5月,在公司做得一帆风顺的李永红作出了一个令人吃惊的决定:辞职!这在当时,是很多人不可理解的行为,众人私下纷纷议论:李永红八成疯了吧?因为在那个年代,国有企业、特别是效益好的国有企业,一直被世人称为“铁饭碗”,想进入都难,谁会自毁前程,主动辞职?!
       然而,机会永远是留给有准备、有魄力、有远见的人。在一片质疑声中,李永红开始自己拉队伍单干!创业之初的资金瓶颈,很多企业都遭遇过,李永红亦然。当年的回旋钻机才十几万一台,可李永红拿不出来。当时困难到可谓举全家之力,东拼西凑,好不容易才凑出了这么一笔钱,拥有了自己生命中第一台回旋钻机。
       凭借在行业多年的技术与人脉积淀,李永红对自己的桩基技术有着绝对的自信,资金问题解决后,他的业务来源自然不愁。第一笔业务便是个产值近百万的大单,而当时他离职的公司,一个队的年产值也才20多万而已。项目是李嘉诚旗下公司在重庆洋河新村的一个楼盘,当时要求1个月完工,工期短、要求高。负责桩基总包的李永红,与当时同在场内施工的7、8个公司共同竞争优秀班组、流动红旗,因为工期快、质量好,流动红旗经常是插在李永红的工地上。
       第一期工程做下来,李永红在业界立马奠定了良好口碑,该项目的二期工程自然而然也继续由他负责。随后的重庆合川长松5号、17号楼也找到了李永红……
 

正在施工中的南车40钻机

       有担当敢于突破,讲良心成就大哥
       当年,在做回旋工艺的个体中,李永红的设备应该是最好的——西安华山机械厂的全新120设备2台。然而,从2台设备到各类型大小设备35台,年产值达1100万,李永红只用了13年时间。
       到2003年的时候,李永红手上的设备就已经达22台,在重庆业内大家已经亲切的称其为“老大”。 “老大”李永红还曾应中国冶金勘查院的邀请,参与中国援非项目——尼日利亚水泥厂的建设。
       2010年3、4月份开始,重庆业内已经开始意识到,必须搞旋挖。然而,当时的阻力相当大,市相关主管、监管部门不认可,认为沉渣、垮孔等问题的存在,旋挖在重庆的质量是不达标的。而国内几大设备厂家也都持观望态度。
       面对行业瓶颈,敢于突破且具有远见卓识的李永红于2010年3月9日购买了第一台旋挖钻机。设备4月9日运到重庆,此举对于重庆旋挖行业的发展可谓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至此,重庆整个基础工程行业进入了全新的发展时期,也是历史上发展最迅猛的时期。到同年7月份,重庆就有了30多台旋挖机。而此后,跟风式的购进速度更是惊人,目前,重庆旋挖机数量已高达800台。
       旋挖钻机购买后,李永红牵头成功施工的重庆万州万达广场项目,为旋挖机在重庆的使用发挥了突破性的作用。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这里值得同时提及的还有一件事情。在推进重庆乃至西南地区基础工程行业里程碑式发展的关键时期,李永红还办了一件“大事”。2010年5月份,李永红、刘长文、杨剑等行业有远见者,作为发起人,开始筹备成立重庆建筑协会基础工程分会。而上述万州万达广场的项目时间,正好处于协会成立之中,有大局观的李永红没有将项目攮入私下,当机决定作为牵头人,与协会发起各成员一起定价、集体参与。
       筹备过程中的协会在当时便已经开始发挥作用,通过四方游说、八方做工作,向相关部门去解释旋挖设备是先进的、技术是成熟的,在国外也已经有百年成熟工艺史。随后,又通过和相关部门的座谈、特别是通过万州万达广场项目的合格验收来证明了旋挖于重庆是适宜的。
       旋挖钻机在重庆的突破,意义并不仅限于重庆,而是全国范围内的大面积突破。重庆的地质结构特殊,土层、回填层、卵石层皆有,旋挖钻机如在重庆可以使用,就可以在西南乃至全国使用。而各大设备厂商此时也不再持观望态度,而是积极配合重庆市场的需求,对旋挖钻机进行了可以打岩层的入岩改造。可以这样评价,重庆这个市场的突破与发展,直接推动旋挖行业在设备制造方面有了一个质的新飞跃。
       如果说万州万达广场项目的成功奠定了旋挖钻机在重庆举足轻重的地位,那么,重庆悦来会展中心项目则奠定了重庆只有李永红可以做大桩的地位,也推动了重庆向大旋挖钻机的发展。
       悦来会展中心,作为重庆重点工程项目,桩深45米,直径2.5米,强度高达4、50兆帕。在别人看来难做的工程,李永红接了下来,且干得漂亮。随后,重庆大剧院(深53米,基为全沙岩)、重庆双凤桥轻轨工程(直径达3米)、贵州东山(深约60米,强度达50——70兆帕)等难做的项目,基本都找上了李永红。以至于到现在,在重庆凡是行业难啃的“硬骨头”,都是李永红去做,行业内甚至传言:如果李总都做不下来的项目,其他人就不用去做了!
       面对业内人士的诸多推崇,李永红只是淡淡一笑,因为个中甘苦只有他自己知道。李永红性格使然,只要是答应了别人的工程,不管难度有多大,哪怕是亏了也会坚持做完。其实在当今社会中,利益至上的趋动下,遇到困难,做不下去就退场的事情也是常有。而李永红从未如此,他觉得人,还是要讲良心的,“诚信、正义、道德”于他而言,是极为看重的,是高于利益的。所以,在遇到困难时,他只会追求工艺和管理上的突破,从未半途而废;所以,他的事业越做越广,他的口碑越做越好,他在行业中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李永红正在介绍项目施工情况
上海中联重科桩工机械有限公司营销公司总经理毛岳良(右一)正与李永红(图中)亲切交流

       因专业赢得尊重,贵坚持方能成功
       李永红永远有这样一种魅力,不管是接触还是合作过的人,都还想跟他第二次打交道。他不仅在重庆业内被大家敬为“老大哥”,在全国各大主机厂也深受认可。有次会议中,中国某知名厂家,曾这样说道:“只要是李永红开口,先不付钱,就可以将旋挖钻机给他拖来,使用后再付款。”
       能做到这样的口碑,不仅因为李永红“老大哥”的忠厚善良,更因为他的专业。在做旋挖这个行业,设备购买后,因为这样那样的问题,退回的、返修的、换零部件的,比比皆是。而以总价值500万的280旋挖机为例,当年,某厂家生产的此机型在桅杆上有些许小问题,当时,各购买单位与个人纷纷更换了新的桅杆,而一个新的桅杆的更换成本高达几十万元。只有李永红,硬是到现在都没有找设备厂家更新此部件。问到李永红原因,他平淡的一句带过:“使用过程中,也不是没有发现这个问题,这个问题介于可换可不换之间。我觉得,机器就像人一样,你要使用它,就要爱护它,更要懂它。像有些小问题,遇到真正懂机器的人,还是可以规避的。”好一个“懂”字,体现了李永红的专业,难怪他的机器返修率与维护成本更低,也难怪全国各大设备厂家对其如此尊重与信任。
       专业,可以赢得同行与厂家的尊敬,也可以在低迷时期赢得市场与利润。近几年来,重庆乃至全国的基础工程行业行势走低,各地恶性竞争造成价格下降,甚至有脱离成本的报价出现。
       相比前几年的旋挖市场,李永红坦言像他们这类实干派目前压力较大,做起来更加操心。既然宏观上大形式如此,那么只能从微观(管理)上出效益了。整个行业单价下降,李永红便从钻头、工人调配、旋挖钻机的保护等方面着手,降低本成。同行做不出来的单价,李永红接手后居然变成了略有利润!所以,在全国旋挖行业低迷时期,李永红依然每天忙碌如初。
       这两年,旋挖行业处于洗牌与重新整合阶段,市场淘汰了一部分实力弱小的,还有一部分较有实力的正四处找寻机会,另谋出路。面对这种形式,李永红的言行只传递出来两个字的信息:坚定!
       他并不是没有实力转向,而是在于内心的坚守。说到这些,李永红眼神很真诚:“我几十年立足于这个行业,我也非常热爱这个行业。我每天都琢磨设备怎样用得最长,如何能长久的下去,虽然忙累,但我内心充实快乐。所以,就算目前行业不景气,但我相信如果我们综合能力、包括市场抗击能力更强,就算在非常规状态下,我们依然可以保证不翻船!”
       不论是谈到人生的第一桶金,还是事业中几个华丽转身,李永红都低调谦和。少有几次捕捉到李永红脸上的自豪满溢,却是他回忆起过往不同项目中的各种荣誉。的确,那个年代的人,对工作对事业,有着一种我们难以理解的敬畏。在现代这个浮华社会,优秀班组、流动红旗、职业道德、业界良心……这些只有精神追求,没有物质奖励的形式,恐早已被世人唾弃。而李永红,提及这些,眼神中真挚而热烈的情感流露却令笔者十分动容。确实,贯穿着整理个采访始终的,一直有一种不可言传的精神与道德层面上的感染力,它温暖而富有张力,或许,这才是李永红事业成功的真正原因。(文/王莉莎)

  • 点赞(0
  • 反对(0
  • 举报(0
  • 收藏(0
  • 分享(19
评论(0)

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