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桥的“脊梁”—记中卫黄河公路大桥改扩建工程的建设者们

2015-01-08 202 0
核心提示:  如今,当人们跨越宁夏境内的叶盛、中宁、石嘴山、青铜峡、银川、吴忠、中卫等11座黄河公路大桥时,无不称赞修桥工人的丰功伟

  如今,当人们跨越宁夏境内的叶盛、中宁、石嘴山、青铜峡、银川、吴忠、中卫等11座黄河公路大桥时,无不称赞修桥工人的丰功伟绩。宁夏境内黄河有多少座大桥,就有多少座无私奉献的丰碑;有多少座大桥,就有多少个感动人的故事。
  姚爱军和他的项目部班子
  施工方案是大桥建设的灵魂。根据设计,中卫黄河公路大桥改扩建工程就是在已经建成的老桥旁边再并建一座新桥。2013年6月2日进入大桥建设工地,项目经理姚爱军、总工程师林金彪和项目其他成员先后制定了水中钢便桥、水中钻孔平台、钢套箱、水下混凝土切割桩基、大体积承台、挂篮悬臂浇筑等10个关键工序的施工方案。
  这座大桥的特点,一是大,要在旧桥旁边再新建一座全长1117米,宽24.5米的大桥;二是难,河道窄,水流急,河水深12米,修建老桥时遗留下的混凝土套箱和近千方铅丝笼片石,影响新桥基础施工,得全部清理掉;三是风险高,全部是水下和高空作业,稍不留神就会留下质量隐患或造成安全事故。从水下到水上,从搭建钢便桥到开始第一根钻孔灌注桩基,从挂篮悬臂浇筑第一个块件到大桥如期合成,谁也说不清姚爱军、林金彪和班子成员在施工现场跑了多少趟,只知道他们早出晚归,整天在工地奔忙,每人都磨破了数双鞋。
  新建大桥与老桥间距只有两米,在老桥旁边建新桥,首先遇到的一个难题就是要拆除掉当年修建该桥主桥墩时留下的3个混凝土套箱和近千方铅丝笼片石。为了保证旧桥安全,对三个旧混凝土套箱的拆除,既不能用炸药爆破,也不能用机械破除,怎么才能把这些旧套箱从10米深的水下打捞上来成为一个难题。
  夜已深了,项目部班子成员屋子里的灯都还亮着,他们睡不着啊!
  晨曦初露,一夜未合眼的姚爱军、林金彪经过查阅有关资料终于制定出了采用“金刚石绳锯切割法”方案。就是采用一种形如绳子的金刚石锯子把水下混凝土套箱切割成块再用吊车吊上来。然而,这种方法需要潜水员潜到12米深的河床先在被拆除物上钻孔,再将“绳锯”穿进被切割物里,最后才能进行切割。这种方法在黄河上游水流急、深水下能见度为零的黄河上施工属于首次,技术难度大,安全风险高,在宁夏大桥建设中也史无前例,有人提出了异议。
  “修建大桥本身就有风险,没有风险需要我们这些人干什么!再说,我们又不是没有科学依据地蛮干!”本来就很少言语的林金彪吼了起来!
潜水员下水安装金刚石绳锯的那一天,宁夏公路建设局和宁夏路桥公司有关专家前来观看,林金彪心里也是紧张,手心捏着一把汗。
  “成功了!”当他们看到潜水员从黄河里打捞出第一块切割物时,所有人脸上的表情都从紧张变为舒缓。历经一个月时间,他们终于将近千吨沉在河底的旧套箱和铅丝笼片石从黄河中拆除。采用“金刚石绳锯切割法”成功切割水下旧套箱成为宁夏建桥行业首创,也被同行业专家传为佳话。
  王德军和他的大学生徒弟
  建成一座公路大桥,培养一批技术人才,这是宁夏路桥走过50年的历史见证,也是宁夏路桥企业文化的光荣传承。
  今年46岁的王德军,已经参与修建过宁夏3座黄河公路大桥和多条公路。他具有丰富的施工经验,先后带过10多名大学生技术员。经他带过的徒弟,有的当上了项目部经理或总工程师,有的成为技术骨干,王德军为此感到骄傲。在这座大桥上,王德军仍然带着8名从重庆交通大学、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来的大学生。王德军知道他们有书本理论,但缺乏施工经验,他就先从最基础的吊线坠、钢筋绑扎、支模、混凝土浇筑教起,等他们稍微懂一些的时候再从钻孔灌桩、承台、墩身、现浇梁、桥面系等工序教他们掌握修建大桥的施工方法。
  王德军说:“光教施工方法还不行,还得给他们压担子,根据每个人所学专业让他们独立承担一个分项工程,在干中学,在学中干,尽快掌握大桥施工技术。”
  马巍,毕业于重庆交通大学道路桥梁专业,王德军让他负责大桥13号主墩和引桥的0号至12号墩桥梁的施工;丁永同,毕业于宁夏大学公路工程专业,王德军让他负责大桥14、15、16号主墩的施工;张学挺,毕业于重庆交通大学桥梁专业,王德军让他负责17、18、19号深水墩的施工。这3个大学生在王德军的传帮带下经过两年多的锻炼和实践,已经掌握了相当的施工技术,基本上能够独立施工。
  丁永同说:“在大桥施工中,开始我们什么都不懂,王师傅言传身教,传授施工经验,让我们学到了修建大桥的施工技术,这是我们3个人大学毕业后最大的收获。”
  景文学和他的大桥安全员
  “景书记,因我没有听你的话及时把防护网架设起来,一个农民工不慎从两米高的甲板上摔下来,但只是受了点伤。我现在已经把防护栏架设好了,请你去检查。”一个农民工领工员面带愧疚地向负责安全的景文学承认错误。
  “农民工出来挣点钱都不容易,要是出了人身事故你怎么给人家家里交代啊!我花钱买防护网,你连搭设的时间都没有?”景文学真的生气了。
  新建中卫黄河公路大桥采用的挂篮施工是新工艺,也是宁夏已建黄河公路大桥中最大的挂篮。挂篮施工就是在连接桥墩已浇筑端悬空伸出一个3—5米的菱形架,利用吊杆吊住306吨重的模板和混凝土进行施工,整个施工过程处于悬空状态,犹如举重运动员将两只胳膊平行前伸悬空再在两只手背上各悬挂100公斤举重物一样。因此,挂篮施工存在着更高的安全风险和安全隐患。
  夜已深,滔滔黄河翻卷着浪花向前奔流,周围的村庄已万籁俱寂。大桥建设工地挂篮悬臂浇筑施工现场仍然是灯火通明,7组挂篮机声轰鸣昼夜不停。每组挂篮浇筑好一组混凝土块件后,还要拆除,前移。如果违反操作规程,就会导致挂篮倾覆和人身事故。为确保挂篮施工安全,实行“一岗双责”,人人都是安全员。景文学、安全员李宗耀和技术员马巍、张学挺、丁永同可没少操心。他们根据挂篮施工容易出现的50项安全风险点,制定出了具体的施工方案和控制措施。每天在工地上来来回回走上几十遍,眼睛盯住挂篮施工、桥面作业这些高风险点,看看谁没有戴安全帽,谁没有系安全带。在挂篮移动前、移动中、移动后的每一道工序中,先是技术员检查,再是专职安全员检查,最后是质检部负责人检查。通过“三检”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对那些不听话,违反安全操作规范的农民工,景文学上前责令停工,甚至责骂。那些操作工见了景文学和李宗耀都很怕,但很尊重他们。他们也知道,不论是景文学、李宗耀,还是那些技术员,都是为他们好,都是他们生命的保护神!
  “景文学就是一个保护神!”这是一个神圣而崇高的美誉。景文学在黄河上勇救两个男子的英雄事迹受到当地村民的赞誉,一直在中卫大地相传,成为人们的美谈。
  2013年3月15日早晨,正在大桥建设工地忙碌的工区队长王德军和景文学突然听到黄河上游传来一阵急切的呼救声和警笛声。顺着呼救声音望去,离钢便桥施工现场500米左右河中漂浮着一个身影。景文学开着快艇立即取来两个救生圈和一根5米多长的钢筋递给落水者。但由于落水者在冰冷的河水中浸泡时间过长身体已经冻僵,且意识模糊,没有抓住救生圈。景文学、王德军、李宗耀和另外两名施工人员又将半个身体倾斜到水中才将落水青年救起。在岸边等候的120将落水青年送到医院救治,该青年终于获救。一天傍晚,忙碌了一天的景文学刚回到项目部,准备吃饭,突然,当地公安部门给景文学打来求救电话,说一位63岁的男子不慎落入黄河,请求景文学救人。景文学二话没说开着快艇将该落水男子救起。
  就是由于有了这些保护神,从大桥开工建设到大桥合龙,没有发生一起一般以上安全事故。8月22日大桥合龙那一天,建设者们簇拥着来到大桥上,当最后一块混凝土块件安放到桥墩上时,他们放起了鞭炮。鼓掌声、欢笑声此起彼伏,掩不住兴奋的心情。景文学站在大桥上,望着滔滔远去的黄河水,思绪万千。
  在黄河大桥建设工地,工区主任王德军说出了所有路桥人的心声。他说:“选择了路桥就已经做好了长期吃苦的心理准备。是宁夏路桥养育了我,我又养活了我的家人,我要感恩路桥,尽我的一份责任,踏踏实实地干好工作才不愧疚!”
  的确,一座桥梁从开工建设的那天起,几乎不能离开工地,尤其是一线技术人员和工人。
  “因施工忙回不了家,妻子就常来工地看我。这都是正常事儿。”材料部主任王虹说。
  “我儿子今年11岁了,上五年级,一直都是我接送。有一次儿子发高烧住院,我一人在医院陪护了7天7夜。”一位员工的妻子有些抱怨地说。
  节假日期间,妻子带着孩子到工地和丈夫团聚,给丈夫洗衣服,洗床单,便是一家人最幸福的时刻。有个叫马巍的小伙,因施工忙连回家拍婚纱照的时间都没有,女友来了几次工地后,从埋怨到支持,最后在工地拍了婚纱照。
  没有豪言壮语,只有无声的行动。这就是新一代的路桥人。

  • 点赞(0
  • 反对(0
  • 举报(0
  • 收藏(0
  • 分享(5
评论(0)

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