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技术控”王希浩死磕桥隧技术难题

2015-05-06 195 0
核心提示:  4月28日,作为全国劳模在北京接受表彰;4月29日,到济南参加省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大会。青岛国信蓝色硅谷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工程

  4月28日,作为全国劳模在北京接受表彰;4月29日,到济南参加省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大会。青岛国信蓝色硅谷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师王希浩,这位80后全国劳模,坦言“对于这份荣誉还不太适应”。
  今年32岁的王希浩2008年7月从天津大学桥隧专业研究生毕业后,应聘到青岛国信集团,前期参加了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的建设。现在,他最记挂的是青岛蓝色硅谷那五条道路。
  4月30日,记者随王希浩来查看道路发现,同样是修路,王希浩却“不走寻常路”。
  这里原来都是老乡的虾池子,很多地方淤泥厚度有10多米,地基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很差。”王希浩指着脚下说,2013年接到这一任务时,软土问题是当时面临的一个“拦路虎”。在工期紧张的情况下,他首次提出在区域内引入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处理软土地基技术,“就好比在一瓶饮料里插入一根吸管,将空气抽出瓶子内部成真空状态后,水也自然会挤出。”
  “这种技术毕竟以前在这个区域没有使用过,万一不成功怎么办?”为了打消疑虑,王希浩反复研究设计,先用50米的路段做实验,没想到一下子成功了,接着又扩展到100米、200米……最终这一技术在全部路段实现了成功应用。
  王希浩还带记者探访了道路下面世界的奥妙,这也是让他骄傲的一件“作品”——在管线配套设施的建设中,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在青岛市政道路建设中率先采用预制“综合管廊”这一新工艺,成功破解“马路拉链”问题。
  记者通过位于绿化带的出入口,进入地下管廊,发现了其中的“玄机”:管廊由众多2米×2.3米的箱体组成,即便是三、四个身高一米八的人并排走都没问题。供水、供电、供热、通信……这些市政管线敷设在箱体内,后期维护人员可以直接通过检查井进入箱体内进行操作。这一技术已成为青岛市政管线施工的技术标杆。
一个个技术难题,在王希浩眼中就是一个个“敌人”,而他工作7年来,遇到的最大的一场战斗当属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那时,他要和“整个太平洋的海水作斗争”。
  2008年7月,王希浩刚到公司报到第四天,他就作为建设方安全质量部驻施工现场人员和工程师,来到隧道建设工地一线,一干就是三年。“胶州湾海底隧道作为国内第一批建设的海底隧道,没有成熟的施工经验和技术规范可借鉴,因此很多技术难题的攻克就要依靠我们自己。最大的难题就是‘突涌水’,一旦施工中的裂隙岩体及断层破碎带造成海水涌入,后果是灾难性的。”王希浩说。
  解决这一问题理论上可采用超前预注浆堵水,但是在实践中具体操作只能靠自己摸索。“压力大得睡不着觉,手机24小时开机。”王希浩在隧道掌子面一待就是一天,最后选择最优的参数组合去指导施工,在施工中再根据实际情况加以改进和完善,最终保证了安全施工。目前,他参建的胶州湾隧道已获得国家工程界最高荣誉“詹天佑奖”,并通过了“鲁班奖”的专家评审。
  王希浩的QQ名是“穿山乙”。记者问这是什么意思,王希浩“嘿嘿”笑起来:“我是打洞的嘛!是穿山甲的兄弟啊!”

  • 点赞(0
  • 反对(0
  • 举报(0
  • 收藏(0
  • 分享(7
评论(0)

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