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菱星马董事长刘汉如:唯有自主创新才是出路

2013-05-29 196 0
核心提示:完全依赖与国外合资并不是中国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只能是死路一条,唯有自主创新才是正途。这样的事实在韩国已经得到了验证。

受国内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国内重卡市场由前几年的热得发烫转瞬变成了近两年的冷得出奇。于是,国内不少重卡企业想尽各种办法来降低运营成本、提升生产效率、开拓新兴领域,以有效减缓这种不景气的市场形势对自身的负面影响。同时,这些企业也在寻求多种方式的技术、资金和产品的积累,为适应更高的政策法规及市场需求做好准备。
  在这种积累过程中,每家企业的战略规划着眼点不同,选择的发展方式也就不尽相同,与国外企业合资这种被认为是最有效,也是最便捷的方式曾得到不少企业的认可;所以在短短的几年间,国内多家重卡企业相继成立了合资企业,“西风东进”之势在国内重卡领域开始盛行。
  然而,也有一些企业另辟蹊径,选择了相对较为艰难的自主创新之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与实践来开辟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符合国内重卡及专用汽车企业自身发展规律的特色之路。华菱星马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简称华菱星马)便是其中最具特点的企业之一。
  从10年前引进三菱扶桑重型卡车技术之后,无论是在重型卡车领域,还是在专用汽车领域,华菱星马一直都奉行着在消化吸收先进技术基础上,坚持自主创新、打造自主品牌的前进之路,并逐步在这2大领域树立了自身地位。在成功完成华菱重卡产品技术由日系向欧系的升级之后,华菱星马又将注意力放在了重卡的核心总成上,并于2012年底,通过利用全球汽车零部件资源,自主研制开发出了重型发动机和变速器,为华菱星马的自主创新之路添上了更加厚重的一笔。
  那么,究竟是怎样的源动力驱使华菱星马毫不迟疑地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呢?为此,本刊记者专程采访了华菱星马董事长刘汉如,请这位国内重卡行业中的个性人物谈谈他的想法与思路。  
“完全依赖进口合资只能是死路一条,唯有自主创新才是出路”
  在目前国内汽车产业,甚至国内整个实体产业中都过分追求产值、效益的大环境下,想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进行短时间很难获益的自主创新研发,对于很多企业而言并非易事。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现状呢?刘汉如从重卡产品的价格作为切入点为本刊记者分析了实体经济的不易。
在2012年央视报道“物流最后一公里”的节目中,业界人士充分地认识到中国的物流成本是何等之高,“琳琅满目”的各种费用让几乎所有从事物流运输的客户都有一本难念的经,而虚高的运营成本使得他们对于车辆的价格格外敏感,这样的诉求造就了目前国产卡车价格偏低的现实。
  纵观全球市场,国产卡车的价格仅有欧美卡车的1/3,即便是相比于近邻日本也只有人家的1/2。低价带来的最直接结果则是国产卡车的利润率极低,刘汉如毫不客气地告诉记者,1辆国产卡车的利润甚至还不如1部苹果手机,这样低下的产品利润率也就直接导致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太弱,制约了所有企业在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不敢冒险投入研发费用也就无法带来产品的技术进步,没有技术进步也就不具备市场竞争的核心实力,没有核心实力也就只能通过低价进行市场竞争,从而形成了恶性循环。“一个没有技术进步的企业也就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这无疑对国内卡车行业的整体发展极为不利。”刘汉如如是说。
  为了能够生存、占领市场、寻找技术,与国外先进企业的合资这种最有效,也是最便捷的方式似乎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这些企业的救命法宝,然而事实真是如此吗?刘汉如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他告诉本刊记者,可以看看当下的国内乘用车市场,当年“用市场换技术”的指导方针打开了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合资的大门,同时也打开了国外企业进入中国汽车市场的大门。然而当大门真正被打开之后,国人在幸福地开上小汽车之后,却惊奇地发现除了让国外企业在中国市场赚的盆体满钵和满大街行驶的国外品牌汽车之外,自己却依然没有掌握那些真正能够主宰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核心技术。所以,完全依赖与国外合资并不是中国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只能是死路一条,唯有自主创新才是正途。这样的事实在韩国已经得到了验证。刘汉如直接指出,韩国并不算大的市场却能够培养出现代这样的世界知名汽车企业,其2012年的产销量位居世界第四,其发展的根本就在于自主创新。相比之下,中国这样庞大的市场却无法孕育一个能在世界范围叫得响的自主汽车品牌,这无疑是中国汽车产业的悲哀。

 

  • 点赞(0
  • 反对(0
  • 举报(0
  • 收藏(0
  • 分享(5
评论(0)

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