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攀高峰的长征者:记中铁十八局杨长京

2013-08-27 925 0
核心提示:杨长京   杨长京,言语不多、爽朗干练,浓眉朗目透着洒脱。他虽然个子不高,只有一米六多的个头,却与高字结缘:他先后参与了

\
杨长京

  杨长京,言语不多、爽朗干练,浓眉朗目透着洒脱。他虽然个子不高,只有一米六多的个头,却与“高”字结缘:他先后参与了世界海拔最高的铁路——青藏铁路、我国高速客专——甬台温铁路、柳南铁路、重庆上界高速、渝黔高速公路等多项国家“高大难精尖”工程,最近,这位公司“先进党员”他又荣获2010年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最高奖——“火车头”奖章和和“天津市优秀外来建设者”。

  杨长京1979年1月出生于江西瑞金,从小就生活在这片革命圣地,“长征精神”培养了他刚毅、正直、不怕吃苦的秉性。他从1999年走出校门,投身到祖国大江南北日新月异的建设热潮,他有11年的时光是在重庆、浙江、河北、陕西、再到江西、广西的大山深处度过的,他扛着“长征精神”在一个又一个“高大难精尖”工程上进行着他的长征……

  1999年7月,杨长京华东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铁道工程专业毕业,本来,他是可以留在舒适的城市机关工作的,但他却要求到火热的一线工地生活,开始他新的人生。

  杨长京清楚,要想做一个对国家对企业有用的人,必须把自己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施工实践结合起来,必须做到技术精益求精。他像不知疲倦的“机器人”,短短两三年时间,他从渝黔高速公路、到河北沙蔚铁路工程、陕西韩二电厂、再到江西赣定高速公路等项目,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正是因为杨长京的顽强拼搏与不懈追求,他一步一个脚印,越飞越高,从技术员、助理工程师、技术科长、安质主任到施技主任,成为公路、铁路、电厂各项目、路基、桥梁、隧道各施工领域的“多面手”。

  杨长京,留给人印象特最深的,是他那口浓重的江西口音。好多人好奇地问他原因何在,他总会嘿嘿一笑“我这人性格有点倔,看来这辈子是不好改了。”

  杨凡成自己嘴里所说的“倔”劲儿,可不光是在口音上,他对施工技术的专注和痴迷,那才体现的淋漓尽致。

  2003年,世界海拔最高的铁路——青藏铁路进入施工关键时刻,杨长京却认为这条铁路科技含量高,正是学习技术的好机会,他主动向领导请战。

  海拔四千八百多米的青藏铁路“头二九”特大桥位于西藏唐古拉山越岭地段,全长3318米,是青藏铁路的重点控制性工程。由于大桥地处多年冻土区,施工难度大。为此,他作为安全质量的负责组织技术干部成立“QC”技术攻关小组,通过科技攻关,减少了对冻土层的扰动,确保了大桥的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青藏铁路工程”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青藏铁路混凝土施工“QC”技术获铁道部优秀“QC”小组,他也获得集团公司“青藏铁路建设科技尖兵”荣誉称号。

  火热的工地生活,让好学的杨长京逐渐成熟起来,也积累了丰富的施工经验,这位年轻人成了高大难精尖工程的“技术大拿”。哪里有技术难题,哪里就有杨长京的身影。

  “杨长京最大的特点就是责任心非常强,在我们的项目经理队伍中,他是经过市场检验的佼佼者”,中铁十八局集团四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闫广天在不同场合多次这样评价。

  2009年10月,我国内陆地区与东南亚地区的重要国际纽带——湘桂线柳南铁路上场。中铁十八局集团四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闫广天、党委书记李继业等领导经过慎重考虑,把这副重担压在杨长京肩上。

  杨长京发誓把柳南铁路建设成为百年不朽的工程。质量是工程的生命,可不能因为高温有半点马虎。就拿隧道衬砌所用钢筋来说,他层层把关,少一根都不行。因为劳累,他的嗓子总是沙哑着的,有时嗓子疼的说不话来,他就用手机短信用手势指挥。为了从源头上控制质量,他在原材料进场、材料的检测、高性能耐久性砼生产检测、隧道开挖、支护、二衬等环节严格落实规范,时时处处从建精品的角度推动工作。

  柳南项目上场以来,中铁十八局集团四公司项目部在杨长京带领下,在2010年第一次信誉评比五家施工企业中,局指下属三个项目部同时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在局指三个项目部二衬施工中,率先浇筑了第一板,先后荣获全线信誉评比第一、集团公司指挥部建家建线综合评比第一、工程施工综合评比第一,芭蕉岭隧道出口被业主评定为标准化文明工地,项目部还被业主柳南铁路公司评为“2010年优秀项目部”。他多次被评为公司、“先进工作者”、“先进党员”、“先进工作者”及中华铁路总工会“火车头”奖章等荣誉称号和“天津市优秀外来建设者”。

  柳南铁路像条钢铁巨龙在崛起,工地金戈铁马战尤酣,风枪在怒吼着,架桥机在挺进着,杨长京在正定自若地指挥着。他的嗓音还是那样沙哑,但是沙哑中却透露着一种自信,一种顽强,他自信地顽强地冲刺着他人生“长征”的又一高地……


  • 点赞(0
  • 反对(0
  • 举报(0
  • 收藏(0
  • 分享(12
评论(0)

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