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亮:时刻以劳模标准为标尺

2013-09-26 347 0
核心提示:  有人说他是个拼命三郎,一忙起工作就什么都顾不上;有人说他是个好老师,耐心的教导使学生们快速成长;还有人说他是个大家

 \

  有人说他是个拼命三郎,一忙起工作就什么都顾不上;有人说他是个好老师,耐心的教导使学生们快速成长;还有人说他是个大家长,始终以宽容理解的心对待每个亲人。他就是北京住总集团市政工程公司副总经理吴亮。

工作狂  狂工作

2003年,随着市政公司的发展壮大,公司开始投身到地铁建设领域,开拓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2005年,公司成功中标了第一个地铁项目——北京地铁10号线11标段。该项目包括地下两层和80米的反向隧道,难度大,风险点多。正常的工期应该是半年,而轨道公司却提出了100天的工期要求,如果不能按期完工,不但有损集团声誉,还会影响集团在地铁建设市场的发展。困难和挑战就在眼前,时任项目副经理的吴亮面对的不仅是行业间的激烈竞争,更是对自己信念的一次挑战,对自我意志的一种磨练。时间紧、任务重,他咬紧牙关,带领6名刚毕业的大学生深入班组,吃住都在现场,以保证棘手问题可以第一时间得到解决。

地铁工程从施工到运行是一个极为繁杂的过程,涉及面广:线路穿越城市的东西方向,在施工过程中涉及到道路导改,辐射到周边人民的居住和市政环境;各地区的地质条件复杂多样,施工几乎涵盖了建筑专业的各项技术。因此,要想安全、保质、保量的完成施工任务,就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风险意识。在躲避南小街8号楼的建筑时,其中一段盾构施工需要绕行,正常施工操作范围是6米,而当时两个隧道的间距仅有1.7米。操作空间如此狭小,怎么办?为了在穿越时不对旁边的隧道产生挤压而造成变形,吴亮与技术人员反复商讨方案,根据技术数据进行可行性研究,最终决定在盾构穿越两个隧道间采用十字支撑,这一方法在国内地铁施工中还是首次应用,在世界上也算是顶尖技术。

最后该项目仅用90天就圆满完成了施工任务,受到了业主和公司的广泛赞许,同时在公司内创造了多项第一。该工程获得了2007年度北京市政基础设施结构长城杯银质奖和群体金质奖,北京地铁小区间、长距离盾构隧道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研究和混合底层小半径连续正反向曲线段土压平衡盾构综合施工技术与研究两项技术均被评为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重细节  赢赞誉


  2006年,为了扩大公司施工规模,落实走出北京的企业发展战略,在兼顾11标段工程收尾工作的同时,吴亮再次挑起了进一步拓展外埠地铁市场的重任,首战便选在了有着千年悠久历史的古都——西安。

  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从项目信息跟踪到招投标工作,从组织策划到具体实施,每个细节问题吴亮都亲自跟踪落实。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众多“中”字头同行企业的层层围攻下,吴亮带领项目工作人员在最后的投标工作中,以综合评标2个标段第一名、1个标段第二名的成绩成功中标西安地铁2号线13标段,合同额1.69亿元,为“京”字头企业进驻外埠地铁建设市场拔得头筹,实现了公司地铁项目“一分二”的初期发展战略。

  西安地铁2号线13标工程的整个标段都处于西安市繁华的商业中心,交通繁忙,尤其是标段隧道上方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群,隧道要从正下方穿过护城河、城墙、钟楼等国家重点保护文物。而且西北特殊的地质条件,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及盾构掘进出土情况,盾构下穿南城墙门洞期间,土层基本处于老黄土及粉质粘土层中,地下水位埋深位于隧道上方7米,同时盾构仍位于(曲线半径)R=350米、坡度为-15‰的小半径、大坡度线路上,土压力大,地层复杂,荷载又为集中荷载,对盾构掘进姿态和沉降控制有着很高的技术要求。

  根据设计图纸,结合盾构掘进面地层情况,盾构在下穿南城墙门洞前,项目部组织领导班子会议集中讨论了盾构下穿工作的各项参数以及应急预案的建立,由技术部根据隧道埋深、城墙自重及工程水文地质等情况,提出盾构穿越门洞各项参数提交会议讨论后决定采取的措施为:一、过门洞前,成立应急盾构推进、技术支持、测量监控、地面巡查、设备保障、后勤保障小组,明确分工。二、对盾构机、电瓶车、龙门吊等设备进行彻底的保养、检查,确保盾构机无故障匀速推进,快速通过。三、地面应急物资及设备运到现场备用,如发电机、注浆泵,水泥提前吊放在机车上,随手可用。警示灯、警示隔离带、红帽子全部配齐,随时可对门洞进行交通封闭。四、切实保证不超挖,确保同步注浆饱满,增加监测频率,信息化施工,加强二次补浆,有力控制沉降。

  为了严格控制沉降,吴亮将整个项目组分成黑白班,初期每天测量4次沉降,中期每天测量6次,到了穿过古建筑群的那几天,改为每隔两小时就测量一次沉降。为了时刻掌握沉降数据,吴亮和几个主要技术负责人全天24小时紧盯在现场,困了就在长凳上眯一会,到穿越顺利完成,整个人都瘦了一圈。就是这种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的劲,最后取得了护城河沉降1.5毫米,永宁门城墙沉降2.7毫米,钟楼沉降1.4毫米的优异成绩,远远低于国家文物保护单位5毫米的要求。

  当盾构机掘进500多环时出现了渗水现象。吴亮在得知情况后就钻进了隧道,当他正和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勘查时,右线的涌水量突然扩大,这样不仅会造成更大的沉降,当水没过盾构机时还会造成短路,这个庞然大物将彻底瘫痪,损失难以估计。“快!拿沙袋把水给我堵住!”在这紧急时刻,吴亮第一个抱起沙袋跳入水中,这时候水已经齐腰深了,大家伙哪经历过这阵势,都愣住了,但看到此景也都纷纷跳下水,有的在上面递沙袋,有的在水中堵涌水口,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涌水得到了暂时的缓解,而此刻已经浑身湿透的吴亮却顾不上换衣服,抬手抹了一把脸上的泥水,又继续在现场指挥工作。他立刻召集专家研究涌水原因,通过技术勘查得知是由于盾构机的盾尾刷被水砂侵蚀造成磨损进而发生涌水。吴亮当机立断,突破先例,首次在井下更换了盾尾刷,保证了工程如期进行,这一待就是十几个小时。事后大伙说:“吴哥就是咱公司的王进喜。作为劳模,他们的事迹或许不尽相同,但他们在工作中永远冲在困难危险最前面那种勇于担当的精神却是一样的令人钦佩。”

  • 点赞(0
  • 反对(0
  • 举报(0
  • 收藏(0
  • 分享(17
评论(0)

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