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罗马尼亚总理蓬塔邀请,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将于25日至27日赴罗马尼亚出席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并对罗马尼亚进行正式访问。而据了解,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市中心的议会大厦外,会有中国高铁的展览,已经吸引了不少当地民众。10月份总理访问泰国时中国高铁成为双方谈论焦点。按照各国高铁发展规划,预计到2020年,世界高速铁路总里程将超过5万公里,未来7年由此带来的高铁直接投资将超过1.1万亿美元(近七万亿人民币),涉外高铁基建类上市公司未来发展空间明显,如中国中铁、中国铁建、晋亿实业、晋西车轴等。
未来七年全球高铁投资达七万亿
面对高铁的众多优势,近一两年以来,美国、俄罗斯、巴西等国纷纷制订了规模空前的高速铁路发展计划,即便是法国等“老牌高铁国家”也相继表示,将延长高铁里程、提升高铁品质。预计未来10年,全球高铁里程将至少增加一倍,全球正步入高速铁路发展的黄金年代。
按照各国高铁发展规划,预计到2020年,世界高速铁路总里程将超过5万公里,未来7年内的新增里程将达到3万公里以上,由此带来的高铁直接投资将超过1.1万亿美元。如果按全产业链的增加值计算,高铁发展对世界经济的带动作用则更为巨大。
近两年间,有100多个国家元首、政要和代表团曾考察了中国高速铁路。目前,中国铁路建设在利比亚、尼日利亚、阿联酋、阿曼、伊朗、亚美尼亚、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澳大利亚、委内瑞拉……几乎都有普通铁路建设、电气化改造建设、高铁建设项目。目前,美国、俄罗斯、巴西、沙特、土耳其、波兰、委内瑞拉、印度、缅甸、柬埔寨、老挝、泰国等几十个国家都希望我国参与他们国家铁路项目的合作,有些项目已经开始实施。按照目前各国公布的规划,预计到2024年,全球高铁总里程可达4.2万公里,这意味着在2010至2024年期间,海外高铁修建计划将达1.9万公里左右。据估计,2020年前,海外高铁投资将超过8000亿美元,其中欧美发达国家的投资额为1650亿美元,带动其他产业创造的市场规模达7万亿美元,这一数字同时也意味着,中国高铁已经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出口机遇。
中国制造业以及劳动力成本长期在国际市场具有优势,这一点在高铁领域也不例外,同样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大的竞争力。从2008年8月1日中国京津城际高铁开通至今,中国高铁在时速和里程上已跃居世界第一,中国高铁凭借出色的成果和劳动力技术优势,很快就打开了海外市场。
中国高铁出口优势明显
据媒体报道,截至2010年底,中国已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高速铁路合作关系,总合同额达260亿美元。
北京交通大学运输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李红昌称,中国高铁经过这些年的发展,至少已实现了70%的国产化率,相关的专利问题也得以解决,任何技术的国产化率都是个过程,高铁的生产和出口已具备实力。
中国高铁外交有优势成本一直是中国的巨大优势。有数据显示,国外建设高铁每公里成本为0.5亿美元,而中国只有0.33亿美元,相差三分之一。综合土建和车辆两个方面的成本,中国高铁造价只有国外造价的1/3-1/2。比如,国内高铁的造价一般是1.5亿元/公里,德国法兰克福-科隆线约合3亿元/公里,韩国2004年通车的高铁路基部分造价为2.5亿元/公里。
中国高铁技术是从欧洲引进,在吸收、消化基础上成长起来的,且结合了中国自己的创新。更重要的是,中国高铁运营里程数差不多是其他所有国家里程数的总和,运营发展规模和积累的经验难以被别国超越。同时,在寒冷条件下的高铁建设方面,中国也累积了经验。从整体形势来看,中国高铁出口积极向好,颇受国际市场欢迎。
当然,在高铁出口具体的操作中,也面临着不少问题。比如,可能遭遇来自于技术领域的冲击,尤其是在目前国际环境下,我国高铁的自主知识产权能否获得广泛认可;再比如,中国高铁制造一旦离开本土,就会面临劳动力成本方面的问题,价格竞争优势因此相对下降;另外,国外过快的施工速度往往引起怀疑,同样会增加成本。
泛亚高铁开建 高铁出口成常态
昆明到新加坡高速铁路已于2011年4月25日开工建设,将于2020年建成通车。这条高速铁路北起中国昆明,途经中老边境磨憨、著名旅游城市万荣等城市,终抵老挝首都万象。作为泛亚铁路东南亚网络中线的一部分,这条高铁还将延伸到泰国曼谷,然后经马来西亚吉隆坡,终至新加坡,全长3900公里。届时从昆明到新加坡,坐火车只要10多个小时。
泛亚高铁建成后,中南半岛东边的越柬可和西边的泰缅连成一气,中国大陆与湄公河流域3亿人口的政经关系将更为紧密,同时可为日韩两国服务,运送其所需能源及货物,使之成为具“全球意义的通道”。泛亚铁路为物资与人员流动所带来的方便,势将提高经济活动效益,也能营造更加和平稳定的地缘政治环境。
不久前,李克强总理出访泰国期间,向泰国总理英拉“推销”了我国高铁技术,中泰两国已签署《关于深化铁路合作的谅解备忘录》。这一历史性突破标志着我国铁路技术出口进入了全新阶段,中国高铁已经从满足国民日常出行需要的常态化功能向国际化、世界化转变。
另外,近期在上海访问的克罗地亚前总统斯捷潘·梅西奇,盛赞中国高铁先进,希望能与中国合作,又一次向中国高铁抛出了“橄榄枝”。
种种迹象充分表明,中国高铁正在走向世界舞台。特别是,当前中国铁路正在步入改革深水区,中国高铁在海外市场的强势拓展无疑将成为其最好的助推剂。
高铁走出国门,涉外的铁路基建承包商将首先受益。中国中铁(601390)、中国铁建(601186)这类大型高铁建设企业将成为总理推销的最大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