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城建“豪可敌国”拖整体改革后腿

2014-02-21 89 0
核心提示:  武汉市市长唐良智日前在接受英国媒体采访时称,武汉5年内的建设计划将花费2000亿英镑(约合人民币2万亿元)。该媒体则称,单


  武汉市市长唐良智日前在接受英国媒体采访时称,武汉5年内的建设计划将花费2000亿英镑(约合人民币2万亿元)。该媒体则称,单单武汉一座城市在基础设施上的支出,就与英国全国更新和改善基础结构的支出相同,其资金和实力会使伦敦市市长鲍里斯·约翰逊自惭形秽。另据记者统计,中国约有10个城市每年城建投资都在千亿规模,个个堪称“豪可敌国”。(2月19日《第一财经日报》)
 
  姑且不论时间、任务和经济总量,用“豪可敌国”来类比我国一些城市的基建投资,的确可以反映出背后的一些问题。一些地方领导为了政绩和GDP,恨不得在任上把所有工程都搞完,而不顾之后能否可持续发展,显然是不对的。当地百姓感叹,大规模同步建设影响到交通和空气质量,不顾当下的出行感受和长远的生态环境,其实还只是危害的表面,更深远的影响是会导致货币超发、改革受阻、既得利益优先获益的恶性循环。
 
  因为目前各城市的大规模基建投资,都不是基于财政收入基础上的量入为出,而是通过各平台融资,资金来源主要是银行信贷,这就必然导致信用膨胀,导致银行贷款规模急剧扩张,从而放大对金融体系货币流量的需求。加之我国经济总量的增长,资产货币化进程的加速,出于保证经济合理增长、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压力,央行也就不得不持续注入流通货币,从而导致货币继续超发、通货膨胀。
 
  城市的抵押资产都是土地,城市和银行就都会千方百计保持并抬高土地价格。地价是影响开发商投资规模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也就看到,一个城市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基本上都是高于基建投资的,如北京2013年基建投资是1785.7亿元,房地产开发投资则是3483.4亿元,上海分别为1043.31亿元和2819.59亿元,重庆分别为2962.10亿元和3012.78亿元,长沙分别为829.32亿元和1153.61亿元,郑州分别为973亿元和1445亿元。高地价必然导致高房价,房地产调控的效果不佳自然就在情理之中。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就必须进一步放开价格,让市场来定价。一方面是货币超发、通货膨胀,各种物价都已经有了不小的涨幅;另一方面却是高房价不仅引致了几代人即时消费能力的全面下降,而且还导致居民的未来消费能力也日渐萎缩,对扩大内需产生了严重的挤出效应。若在这种情况下,一旦放开价格,必然导致许多产品价格猛涨,将成为全社会不可承受之重。

  • 点赞(0
  • 反对(0
  • 举报(0
  • 收藏(0
  • 分享(4
评论(0)

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