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此前一季度的PMI(采购经理人指数)走势和经济指标数据不及预期时,各路专家和分析机构几乎齐刷刷预期“二季度情况会比一季度好”。可是,二季度过半,除了依然华丽却更受质疑的进出口数据和再刷纪录新高的社会融资规模外,似乎并没有太多的好消息。
昨日,带动着沪深两市遭遇“黑色星期四”的除了日经指数重挫,还有5月份汇丰中国制造业PMI初值:49.6%。汇丰制造业PMI数据自今年1月份有过52.3%的强势表现后便一路掉头向下,5月份的初值创7个月来新低,远不及普遍预测的50.4%,也低于50.4%的4月份终值,这是自去年12月以来首次跌穿“荣枯线”,显示制造业支撑了半年后重现萎缩。
中国国家统计局和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5月份制造业PMI数据尚未公布,但已公布的4月份数据自3月份的50.9%降至50.6%。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特约分析师张立群称,4月份PMI指数小幅回落,表明经济回稳的基础还不巩固,预计未来经济增速有小幅下行的可能。
是什么让二季度的PMI又回到去年下半年的不成气候?细看汇丰昨日报告的单项数据,新订单、新出口订单、就业、积压工作、采购库存和数量等指标全部位于“荣枯线”下方,新订单、生产和从业人员指数下降,出口订单指数高于上月但依然疲软,出厂价格也继续下降。
中国制造业PMI数据被看做是探测实体经济冷暖的温度计,上述分项数据也显示实体经济下行继续、消费拉动疲弱、出口依然低迷。让情况变得更为复杂的是,美国4月份制造业PMI降至半年最低的52%,欧元区5月份PMI初值为47.7%,虽比上月终值46.9%回升,但仍处于萎靡。西半球同样不妙的数据预示了“出口”这驾马车未来仍将跑不快。
今年以来的PMI数据隐隐暗示了“三驾马车”里的“消费”和“出口”无法一下子快速启动,可问题偏偏是:经济增长的重负光靠“投资”这“一驾马车”拉动,又难免绕回投资过度扩张而导致产能过剩等关联问题的老路。从这个层面上来讲,学界和业界观点基本认为,目前再次出现去年4月开始的经济下行种种现象,已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一种艰难抉择:让依靠产能扩张推动经济高速增长的模式终结,重新开辟新的增长模式。
在这个有阵痛的过渡期,社会融资的增长被各方关注,今年一季度6.16万亿的社会融资规模曾被期望是企业融资需求回升、经济快速复苏的信号,但没有稳步跟上的经济数据让房地产持续吸金和巨额存量债务循环现象浮出水面。顺着这条逻辑,把社会资金真正引入实体经济显得更加重要。
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日前在一场论坛上表示,M2余额已经超过100万亿元,如何使银行资金更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发展,亟须进一步破题。他称:“应让银行资金运作更加有效,让金融作为国民经济的血脉,更加突出其支持实体经济的政策效益。”
另一方面,从财政政策方面入手改善实体经济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汇丰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兼经济研究亚太区联席主管屈宏斌评论中国制造业PMI初值时表示:“内需走弱、外需疲弱拖累PMI数据进一步放缓,政策层面,尤其是财政政策层面仍有充裕空间稳增长、促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