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保国寺在修缮中保持古建筑“纯度”

2013-05-31 115 0
核心提示:事实上,在上一次保国寺的“全身体检”中,专家们还关心着另一个问题:历经千年,保国寺大殿从婴儿一直成长到现在的“老人”,在这期间,它又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重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六年的保国寺大殿,是长江以南古老、保存完好的北宋木结构建筑。

  “保国寺大殿应该修了!”日前,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十庆在南京市图书馆“天一讲堂”作了题为《保国寺大殿与古建筑研究》的讲座,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如是表示。

  对保国寺的一次“全身检查”

  张十庆与保国寺的情缘,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我对保国寺大殿的接触,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86年,我还是学生,老师让我来做古建筑考察。这之后又陆陆续续来过许多次。”张十庆屈指一算:“应该二十次都不止了。”

  但最重要的一次,“还是三年前。”这一次,专家们对保国寺大殿这个“千岁老人”做了一次全面的“核磁共振”。

  除了传统手工测绘外,这次“还运用了激光三维扫描等高科技手段,以往如构件的具体空间尺寸、梁架跨度等,是很难用手测的,但通过激光三维扫描,我们取得了最基础、最深入的基础资料”。

  “保国寺大殿到了该大修的时候了!”张十庆表示:“由于受各种外力的影响,保国寺倾斜得厉害,有的室内拼合柱都已经散了,部分构件也出现腐朽虫蛀现象。”

  据张十庆透露,保国寺大殿第一轮修缮方案已经报国家文物局审批,“一旦获批,保国寺大殿就应该能够进入维修阶段了”。

  复原只是一种学术研究

  事实上,在上一次保国寺的“全身体检”中,专家们还关心着另一个问题:历经千年,保国寺大殿从婴儿一直成长到现在的“老人”,在这期间,它又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张十庆说:“对于古建筑来说,修缮、替换其实是一个常态。”但是修缮、替换也必然带来古建筑纯度的降低、形式的改变。“而这也是东方建筑遗产留存下来必然会遇到的一个问题。”

  张十庆表示:“现在大家看到的保国寺大殿,其实叠加了多个朝代的古建筑信息。因为以前的古代工匠可没有现代的遗产保护的概念,坏了就换,甚至连其中的三间宋构建筑也是随着岁月的流逝不停改变的。”

  其实专家们也试图去复原“婴儿”时期的保国寺。张十庆如此解释“古建筑复原”这个名词:“说白了,就是侦探工作,你要去看构件上所有的痕迹。因为木构建筑只要改变它,就肯定会留下痕迹,你通过这些痕迹再去推测它的原形是什么样的。”

  但是,张十庆也坦言,复原只是一种学术研究。“我们的修缮不会做复原,因为保国寺其实是一千年历史的叠加,所有的历史信息都是文物。就像一个人五十岁、六十岁以后,他是一个不断成长的过程。因此,保国寺现在的修缮复原都会严格按现状的形式保存。”

 

  • 点赞(0
  • 反对(0
  • 举报(0
  • 收藏(0
  • 分享(4
评论(0)

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