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城市梦近年突然加速。
2012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2.6%,已经达到或接近世界平均水平。但速度快、质量低、不协调的中国式城镇化现实,迫切需要以科学发展为指引。
“科技创新已经成为驱动我国城市快速发展、提高城市品质的动力,也成为中科院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近日,中国科学院党组副书记方新在第七届科技创新与城市管理论坛上如是说。
科学城镇化
以开发区为重要支撑的区域经济增长,主要建立在土地扩张的基础上,一方面是开发区面积不断扩张,另一方面是开发区数量不断增加,仅江西省的省级开发区就有80个。当前,很多地方将城镇化理解为城镇数量、城区面积、城镇居民人口的增加。这可能成为新一轮土地扩张的契机。
“城镇化不能以牺牲农村和农业为代价,城市和乡村应实现差异化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魏后凯说。
中国城镇化可总结为五重五轻:重速度,轻质量;重建设,轻管理;重生产,轻生活;重经济,轻社会;重开发,轻保护。这种中国式城镇化,也被一些学者称为半城镇化。
对此,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所长穆荣平表示,新型城市化不再是简单的人口比例增加和城市面积的扩张,更重要的是实现产业结构、就业方式、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特别是公众服务体系建设由乡到城的重要转变。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蔡洪滨日前撰文指出,应大力推进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城镇化发展方面的基础作用,实现经济产业结构和经济活动空间结构的成功转型,推动我国经济未来20年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精细化管理
城镇化有城镇化的误区,城市建设亦有城市建设的烦恼。
在北京,每天有91.5万辆的机动车涌向二环以内,给交通带来巨大压力。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段霞说,最近的研究表明,北京中心城区,包括其功能拓展区、生态涵养区的基础建设都在进行中,而且投入的力量和分布越来越均衡。
公共服务趋于正态分布,理论上交通压力应该得到缓解,但事实并非如此,城市安全风险也并未减少。
2010年,北京大兴法院对前三季度轻微交通事故引发的25件暴力犯罪案件调研,发现车辆拥堵引起的心情烦躁成为此类案件主要因素。
过去30多年,中国的发展以创造GDP为第一目标,但不能解决城市发展的问题。段霞认为,城市发展问题落脚点应放在城市管理理念的转变上,“从百姓幸福出发,对城市进行综合性的治理”。
目前,在各种信息化、数字化手段的技术保障下,对城市进行精细化管理、人性化管理,已成为共识。
以区域持续发展为目标
珠三角、长三角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是以牺牲耕地、农业为代价的,粮食生产呈现萎缩状态。广东、浙江等地已由过去的粮食主产区转变为粮食主销区,而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转移到了东北和中西部地区。
“假如中西部地区学习珠三角、长三角经验,都不去种粮食,把耕地耗掉搞开发、工业、城市化,粮食安全就会成为大问题。”魏后凯说。
专家认为,我国的重化工业阶段还要持续10年时间,新一轮城市化正在加速。
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中科院政策所副所长王毅说:“未来十年将是环保最艰难的僵持时期。”
能否实现绿色发展被打了个问号。一方面,城镇化发展不能忽视农业现代化建设;另一方面,生态文明建设也不能与工业文明对立起来。
王毅建议构建区域环境综合管理体系:“在一个区域层面上,通过行政区域的协调管理,综合利用经济发展,保护区域的生态环境,充分利用区域经济环境的承载力,实现区域污染物减排,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