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夏季,699万的高校学生即将毕业走出校园,等待他们的,是40度的高温,还有那“最难就业年”的洗礼。与此同时,有人期待中国工程机械长久以来的“用工荒”得以解决,但事实上,尽管当前许多企业都存在着“用工荒”现象,但他们的求才若渴、礼贤下士,从来不是为应届毕业生而准备的。因为这些人根本解不了工程机械“用工荒”的饥渴。
目前,工程机械企业的人才缺口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车间工人,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技能熟练。二就是研发人才,要求具备高端研发知识和能力。前者应届毕业生不屑为之,后者大多数人又难以胜任。“高不成,低不就”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过程中,有关部门和专家号召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先就业再择业。然而大学生不愿意做基层工人也无可厚非。第一,如果把教育当做一种投资,考虑到投入产出比,大学生下车间做普通工人从经济回报上来说并不划算;第二,无论是长久以来人们的观念,还是现实的社会环境,普通的车间工人远比不上办公室文员体面,大多数情况下晋升渠道也不通畅。
简单来说,一般的大学毕业生并不是全部是机械专业的毕业生,即使放下身段进入车间,那也是抱着骑驴找马的心思。这样的大学生即使进入到行业中去,恐怕发挥出的作用也十分有限。而更何况,多数大学生根本不会考虑这项工作。
据统计,目前中国的整个劳动力队伍中有大学学历者的比例仍不到5%,而在德国,70%的青少年在中学毕业后会接受双轨制职业教育,每周有三至四天在企业中接受实践教育,一到两天在职业学校进行专业理论学习,培训时间一般为两年到三年半。这种双轨制职业教育为德国培养了大量技术娴熟的工人,这也成为德国制造长盛不衰的重要保障。
而在我国,很大一部分大学生根本不是工程机械的菜,成不了技术娴熟的工人,也不是高级研发人才,很遗憾,虽然理想丰满但现实骨感,699万毕业生满足不了工程机械“用工荒”的需求,而工程机械行业也解不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大学生就业难牵扯到教育体制、户籍制度等诸多问题,而工程机械行业在触底反弹的过程中也面临诸多挑战,对于行业来说,困境同时也是机遇,改变正在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