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8日晚起,四川遭受暴雨袭击。暴雨造成江油青莲镇盘江大桥被冲垮。截至目前,总计失踪车辆六辆,报告失踪人员12人。据了解,该桥重新加固后,启用5天就垮塌。
按理说,这则新闻本身没什么特别,一座大桥遭遇自然灾害破坏,很正常,原因很多:也许是大桥建得时间太长,已到寿命了;也许是自然灾害是几十年或者百年都不一遇,大桥挡不住洪水而垮,等等。可笑的是,四川油青莲镇盘江大桥被冲垮根本不是这么回事。这座盘江大桥在“5•12地震”后进行了维修加固,今年6月中旬又完成了加固。为此,绵阳市交通运输局局长还检查了工程质量,并说,盘江大桥加固维修,具备了更加安全的通行条件。但该局长话音未落,该桥仅启用5天就发生了垮塌。
于是,一系列问号不禁向人扑面而来:先后两次加固,大桥为何还弱不禁风?对大桥进行维修加固,为何不是工程质检人员来鉴定结论,而是交通运输局长来断言说“更加安全”? 局长又是根据什么说这样的话?特别是这座大桥是在“5•12地震”后进行过维修加固,连暴雨都抗不住,又如何抵挡得了地震?在“5•12地震”后又进行加固维修,怎么还是不行?到底维修了哪儿?等等,实在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先后两次对大桥进行维修加固都不顶用,使人想起了当今城市基础建设领域的一些怪事:有的城市绿化,明明树长得很好,几年却偏要换一茬,而且越换越好,据媒体披露有些城市每棵树价竟达到百万元;有的道板没损坏却也要大批更换,各种市政设备也是如此,人们弄不清究竟为何;还有办公大楼不是若干年一拆盖,就是三两年就进行一次维修。诸如这种现象,当事人有很多“改善、完善和发展”之类堂而皇之的理由向大众解释,然而群众从内心里却多是不买账。
为什么?就是因为一次行,可反复多次就只定不信了。群众不是弱智,设施挺新还没到期你总修,东西好好的没坏你老换,还不是因为每弄一次都有油水可捞?这样反复的修换,原因在于上级财政年年有拨款,不换不修似乎不知钱该怎么花。修也行换也罢,但每做一次就应当做到位,为何做不好?就象四川江油青莲镇盘江大桥,修两次的钱也够新建一座了,为何不想法彻底新建?其实,个中奥秘人人心知肚明。
因而,末了想给一些地方官们进一言:要把钱花在群众最需要的生活改善上,用在老百姓最希望的民生安全上。做一件事就彻底做好,就如盘江大桥被冲垮,当初若是彻底新建,岂能发生让群众生命财产蒙受巨大损失的惨剧?
责任编辑:吴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