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入地下28米 探秘哈市人防工程和兴路段回填工程

2013-07-31 120 0
核心提示:潜入地下28米,打开头灯,在淤泥中艰难行走,淤泥较深处可达膝盖,部分地面覆盖着薄薄冰层,到水深处还要划皮艇前进这不是探险电


“‘潜’入地下28米,打开头灯,在淤泥中艰难行走,淤泥较深处可达膝盖,部分地面覆盖着薄薄冰层,到水深处还要划皮艇前进……” 这不是探险电影的片段,而是记者跟随人防部门的工作人员,进入了早期人防工程和兴路段进行现场踏查的现场。随着时代变迁,人防工程淡出人们的视线,年久失修,有的甚至出现了地面塌陷等情况。从去年开始,哈市就针对可能出现安全隐患的早期人防工程进行了回填。

勘探主干道很坚实维修竖井存隐患

30日9时,记者来到了和兴路人防工程施工指挥部,哈市人防地下建筑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和兴路地下人防工程是哈市人防工程中规模最大的干道工程,主干道宽度和高度都接近8米,顶部是拱形,十分宽敞。

施工人员黄宝忠说,地道的主干防护性能坚实,经过三十多年,耗损较小,但是在修筑地道的过程中,用于进出工人和运输材料的猫耳洞和维修竖井年久失修,出现了渗水和塌陷等情况,从而形成了安全隐患。黄宝忠说“地道的主干道从目前探测来看损耗较小,防护性能还很坚实。目前,需要回填整治的就是维修竖井和猫耳洞。”黄宝忠说,和兴路人防回填工程被马家沟分成师大段和林大段两部分。目前林大段的踏查工程基本结束,找出了13个维修井,并开始组织回填,师大段地下积水严重,还需要进一步排水后才能确定回填地点。

体验

坐吊车穿水衩潜入地下28米

淤泥最浅没脚面较深没膝盖

为了更好了解人防工程的情况,记者决定跟随施工勘探人员一起踏查人防工程和兴路段。记者来到了位于师大院内的地道入口,眼前的维修井直径在4米左右。

记者一行5人,戴上安全帽、头灯,穿上水衩,坐吊车在绳索的牵引下,进入了维修竖井,从地面到井底约为28米,随着下降温度越变越低,腥臭味逐渐加重。在井底落地之后,脚下是湿润的软泥,从竖井进入主干道需要经过一个长约100多米的低矮通道,记者和工作人员低着腰前进,跨过一道半人高的砖墙,终于进入了地下工程的主干道。地道的主干道内非常宽敞,从射灯可以清晰看到地道的墙壁和拱顶,虽然能够看到之前被水浸的痕迹,但是依旧平整光滑。地道下积水情况严重,记者穿着水衩,每走一步都十分费力,淤泥较浅的地方可以没过脚面,较深处可达膝盖。

漏水点晴天小滴答雨天像瀑布

戴防毒面具划皮筏艇一路勘探

记者跟随工作人员向林大方向探寻到地道的一个端口,在靠近马家沟附近的地道终点,可以清晰听到水声,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记者看到了端口上方有几处不规则的漏点,一直持续在漏水。顺着漏出的水,在地道里的淤泥上流成小河,而且在一些地段还能看到薄薄的冰层。

工作人员丰云满说,“这段地道之前根本进不来人,里面全是水,从6月份开始,我们每天用三台大排量的水泵抽水,才有所改善。如今是晴天漏水少,下雨天跟小瀑布似的。”记者跟随工作人员往清滨路方向走,水越来越深,记者和工作人员登上了之前踏时准备的两个皮筏艇继续前行。丰云满说最初施工人员下到地下的时候感觉呼吸困难,头晕头疼等症状,工人要戴防毒面具下来勘探,现在经过放水通气,地下的空气情况已经好转,但为了保险起见,工作人员还是给记者戴上了防毒面具,通过这次踏查,工作人员又发现了一处新的漏水及漏沙点。

施工

图纸缺失回填需多方协调

哈市人防地下建筑公司的工作人介绍说,师大段地下人防工程的当务之急是解决排水问题,如果水不排干净,就无法确定维修竖井和猫耳洞的施工方案,也无法进行回填。人防施工的工作人员表示,他们正在积极寻找漏水处的原因,对其进行封堵,以保证回填工程的进行。

记者了解到,地下人防工程的回填工作十分复杂,由于年代久远,很多地段的人防工程地下图纸已经缺失,在已有资料上还需用经验进行摸索。并且有些维修井的正上方对施工也有相对要求,比如有些维修井上方种植了十分名贵珍惜的树种,有的维修井顶端处于地面路面交叉处,有的维修井上方是各种网络管线,在维修过程中都需要多方协调,制定更科学的施工方案才能保证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

  • 点赞(0
  • 反对(0
  • 举报(0
  • 收藏(0
  • 分享(5
评论(0)

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