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不是一场“空壳”大戏

2013-09-13 114 0
核心提示: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曾经预言:中国的城镇化和以美国为首的新技术革命将成为21世纪影响人类的两件大事。如今,预言成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曾经预言:中国的城镇化和以美国为首的新技术革命将成为21世纪影响人类的两件大事。如今,预言成真。“中国的城镇化,其规模之大为人类历史所未有,不仅对中国的发展很重要,而且会影响世界。”李克强在当选国务院总理之后的首场记者会上如此表示。

  然而一些地方却有意无意地误解了新型城镇化,认为新型城镇化就是“县改市”“县改区”“乡改镇”“农转非”,就是圈地卖钱,将大量的农业用地划为建设用地,多盖楼、快修路;就是“造城运动”,建大城市、特大城市、城市群;就是用行政手段引(逼)农民进城,以急功近利的方式推进城建“一年大变,N年巨变”工程,期待一夜建成罗马城。其结果,一些雨后春笋般矗立的住宅区只是形成了城镇的空壳,没有产业支撑。鄂尔多斯的“空城计”如同一场传染病,在全国各地蔓延,连一些小县城的新区新城都或多或少“赢得”了“空城”“鬼城”的名头。而不少进城农民因无业可就被迫“非转农”,一些农民在失去土地的同时,也失去了工作,失去了保障,失去了希望。

  导致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一些地方没有正确理解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及其发展目标,没有正确处理城镇建设和产业发展的关系。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内涵是产业结构、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的转换。新型城镇化战略的目标是通过增强城镇的经济力量,完善城镇的功能,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改善农村社会经济结构,推动城乡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依赖坚实的经济基础,而产业正是经济基础最根本的体现。如果没有产业支撑,片面追求规模和气派,势必抬高农民进入城镇的门槛和成本。这是一种舍本逐末的行为。

  有“市”才有“城”。一个城市(城镇)的形成,有两个关键因素:一个是生活质量,另一个是就业与发展机会。离开了这两条,城市“门槛”降得再低,要想集聚人口仍是白费心思。城镇作为一个永续发展的地域空间,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产物,其中人是主体,环境是条件,经济是支柱。城镇的发展,最终必须依赖于产业的支撑。只有产业形成一定规模,经济发展进入良性循环,才能积累财源,支撑城镇建设投入;才能创造一定的就业机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才能集聚人口,促进市场发展。一个没有产业支撑的城镇,必然是经济基础脆弱、功能不健全的城镇,必然是缺乏造血功能、没有发展动力的城镇,甚至是渐趋衰落的城镇。而衡量城镇建设发展水平,应该也只能以产业是否发达、吸纳了多少人就业、增加了居民多少收入、城乡居民权利是否得到更有效的保障为标准。

  新型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简单地“摊大饼”,而是要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那些街道整洁却无人问津的“空城”,那些光鲜照人却毫无人气的“空房”,正在警醒人们,有速度无质量、有规模无内涵的城镇化,可能陷入市民变游民、新城变空城的“拉美陷阱”而难以自拔,这与城镇化的本义南辕北辙、背道而驰。当下,各地最应该做的,或许不是急于抛出一个个庞大的造城计划,而是停下来想想这些年的新型城镇化中,有没有“以人为本”的欠账,有哪些制度的樊篱需要拆除,又有哪些城乡居民权利的短板需要补上。

  • 点赞(0
  • 反对(0
  • 举报(0
  • 收藏(0
  • 分享(8
评论(0)

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