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凶幕后无人提及 陈永洲案留下教训

2013-10-31 247 0
核心提示:如果要评2013年10大新闻事件,陈永洲案可以入围,此案对于企业、媒体、记者的影响将会很深远。陈永洲案留给中联重科的,不仅仅

      如果要评2013年10大新闻事件,陈永洲案可以入围,此案对于企业、媒体、记者的影响将会很深远。陈永洲案留给中联重科的,不仅仅是企业遭受恶意诽谤和中伤那么简单,更多的应当是企业应当如何制定发展战略与策略,也就是在规模、数量扩张和质量、效益提升方面,到底哪个更加重要的问题。

QQ截图20131029151642
陈永洲

  高盛:陈永洲事件难改中联重科基本面

  陷入“记者门”的中联重科,昨天开盘即结束上周的颓势,大涨9.72%,逼近涨停,随后震荡整理,收盘涨幅为6.24%,领先于板块,报收于5.79元。H股高开8.21%,收盘涨幅为4.93%,报收于7.02元。中联股价此番上演“过山车”与之前牵涉记者被刑拘案最新结果有关。

  对此,高盛研报认为,上述消息有助消除市场对于中联重科存心“造假帐”的疑虑,但其基本因素并无改变,维持“中性”评级,目标价7.3港元不变。

  高盛还称,中联重科帐目出现陈永洲报道中所指的畸型销售,相信是因为公司之前采取宽松的信贷策略,以助催销售,但其后却要取消部分订单,结果出现涉嫌造假账的假象。

买凶者引关注无报道,央视难逃“媒介审判”之嫌

  26号央视的《朝闻天下》节目,报道了陈永洲向警方坦诚,为了显示自己有能耐,获取更多的名利,受人指使连续发表针对中联重科的大量失实报道,那么致其声誉严重受损。央视称,这个陈永洲对自己的犯罪事实有做了供认,并且深刻的悔罪。

  如今《新快报》该报承认记者已经查明是有这样的犯罪事实,而且向社会各界道歉。但是随之而来人们也产生了一个问题,第一,谁出钱给陈永洲,收买他让他发表不利于中联重科的不实的报道,但是无论是长沙的警方还是央视,对此都毫不提及,好像这个幕后的人就不存在一样,这个不能不引起海内外人们的关注,因为收买者是谁,这实际上是事件的关键,买凶杀人,这个买凶者是谁?

  那么第二,这个问题当然也反映出了。另外就是作为一个犯罪嫌疑人,还没有被法律定罪的情况下,为什么可以在全国性的媒体上做这样的供认,并且深刻的悔罪。如果类似的情况在中国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我觉得这里面实际上是对法律很不严肃的态度,只有定了罪,即使按照中国的法律,那么才能够让他在媒体上亮相。另外这件事情也确实暴露了像陈永洲,像他自己供述的那样,这种情况在中国据说也不是个别的,可能是一种潜规则。有不少记者要不然就收人的钱去诋毁、去摸黑某一方,要不然就收了钱不去暴露某一方的这些负面的新闻。那么从这里可以看得出来,新闻媒体确实有必要整顿这个风气。那么从海外的角度来看,也让人们对于中国媒体的现状有了一些新的认识。陈永洲留给中联一记狠狠的教训

  据媒体报道,日前,身处湖南长沙第一看守所的犯罪嫌疑人、新快报记者陈永洲向办案民警坦承,为显示自己有能耐、获取更多名利,其受人指使,在未经核实的情况下连续发表针对中联重科的大量失实报道,致使中联重科声誉严重受损,导致广大股民损失惨重。陈永洲对自己的涉嫌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并深刻悔罪,向中联重科、广大股民和自己的家人道歉,告诫同行“要以我为诫”。

  与此同时,陈永洲所在媒体——《新快报》也在第一时间刊发了道歉信,对发布不实报道以及其他行为向社会各界致歉。

  如此一来,陈永洲案算是告一段落了。围绕陈永洲被抓的议论,也将结束。但是,由此引发的问题,却未必会随着陈永洲的做法而迅速解决。特别是中联重科,由此造成的各种损失以及在投资者、消费者以上中的形象等如何挽回、如何修复,仍然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事实上,陈永洲能够诽谤、恶意中伤得逞,并迫使中联方面不得不采取动用警方力量的措施,并不是偶然的。俗话说,苍蝇不盯无缝的蛋。如果中联重科在以往的生产经营中,能够比较好地遵守市场准则,能够一切按照经济规律办事,能够不与三一重工发生严重的恶性竞争乃至相互中伤,陈永洲可能就无法找到诽谤、中伤中联的借口。即便出现,也可立即采取措施,将其绳之以法。

  现在的问题是,由于这些年来中联与同门兄弟三一始终在较劲,始终没有能够心平气和叶子坐下来考虑一下如何避免恶性竞争,避免恶语相向。结果,不仅出现了两败俱伤的现象,而且给了诸如陈永洲这样的无良记者和中间人恶意诽谤与中伤的漏洞,也给了陈永洲等人牟取私利的机会。

  说实话,对中联出现今天这样的结果,既让人感到同情,也让人感到痛心,更让人感到不满。因为,作为国内数一数二的工程机械企业,而且是一个被寄予厚望、寄予重托的企业,虽然在工程机械领域,一直以创新为企业发展的最大驱动力,且通过创新,使中联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不断增强,且具备了向世界一流工程机械企业进军的条件。如在10月15日举行的2013第十二届北京国际工程机械展上,中联重科开发的明星产品ZLJ5540THBB67-6RZ泵车,再一次让多位工程机械领域专家、工程机械行业协会领导和国内百余名工程机械产品终端客户无不为之惊叹。


  因为,据了解,该款产品是目前全球五桥底盘最长的碳纤维臂架泵车,它的泵送能力相比其他厂家的同类产品提高了20%,同比油耗则降低了近7%,在满足客户工程作业的同时,还能为客户带来巨大的增值。

  遗憾的是,这些创新举动和举措,并没有使中联的发展步入真正的良性循环。相反,却因为发展战略和策略方面频频出现问题,使创新带来的效率大大降低了,使创新成果给企业发展的驱动力严重削弱了。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联在发展过程中,过度在乎规模和数量的扩张,而没有立足质量和效益的提升。特别是近两年当工程机械领域出现产能相对过剩、竞争加剧的情况下,中联没有象华为、中兴等企业一样,继续苦练内功,而也象某些小企业一样,拼命抢市场、争所谓的行业“龙头老大”。结果,出现了与三一频频发生恶性竞争的现象,使企业负面新闻不断。而陈永洲及其其他不法分子,也正是抓住了中联的这一弱点,做出了严重违反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和法律的行为。

  相反,与中联一样也处于竞争十分激烈行业的华为、中兴等企业,却没有出现中联和三一这样的恶性竞争现象。特别是华为,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始终没有刻意去抢占市场、争做什么行业“龙头老大”,而是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人力和物力用于了技术研发、新品开发和质量提升,从而实现,每一项技术和产品的开发,不需要进行强力的市场拓展,就受到用户的广泛接受和认可。

  不仅如此,原本一直以为永远占领该领域技术和产品制高点的欧美发达国家及其企业,也因为华为的迅速崛起而惊恐不安,不得不采取一系列的预防和制约措施,试图将华为阻挡在欧美发达国家的市场大门。而最终的结果则是,英国财政大臣乔治·奥斯先生率先作出“支持华为”的表态。而这一表态也意味着,困扰华为向欧美发达国家市场进军的“军方背景”、“国家安全”等封锁大门,将打开一道十分有利的突破口。

  如果中联等企业也能象华为一样,高度重视内涵的提升,产品技术和质量的提高,用技术和质量拓展市场,赢得消费者的认可,还需要过度考虑规模和数量的扩张吗?还会面临如此众多的非市场因素的困扰和压力吗?

  不仅是华为,世界上最知名的企业,如微软等,在发展过程中,也都尽力避免与同行进行恶性竞争。不久前,微软收购诺基亚,就是良性竞争的结果。所谓良性竞争,就是如何补长企业的短板,如何通过补长短板提升竞争力,并有效占领市场。

  也正因为如此,陈永洲案留给中联的,不仅仅是企业遭受恶意诽谤和中伤那么简单,更多的应当是企业应当如何制定发展战略与策略,也就是在规模、数量扩张和质量、效益提升方面,到底哪个更加重要的问题。

  我们说,市场经济下,竞争无处不在,甚至十分残酷与惨烈。但是,竞争决不代表只是数量和规模的扩张,更不是只有通过恶性竞争才能让企业获得发展。相反,华为和中兴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和平共处、互助共赢,才是最重要的。尤其要想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更需要企业具有宽阔的胸怀和合作的气度,要能够减少内耗、一致对外。一个资深企业公关人看陈永洲事件

  10月26日早,央视报道《新快报》记者陈永洲供认收受了“黑钱”,刻意在报道中打压中联重科。我相信,那时那刻,涉事的各方内心都是五味杂陈。一位媒体朋友在微信上说,“中国的很多事情,到最后都是双输。”我想在他这句话下面留点评论,但写了删,删了写,实在不知道说点什么好。最后只好点了个“赞”。

  用“五味杂陈”来形容企业公关圈和媒体圈对这个事件的感受,似乎是比较恰当的。因为这个事件似乎每一方都有自己的道理,似乎每一方都有自己的问题,你站在哪边说都是片面的。这的确就是这个特殊的生态环境的现实。我不想去过多探究法制建设和思想道德的问题,但《新快报》事件发生后,我看到听到的多是媒体的口诛笔伐和公众对《新快报》一边倒的支持,而甚少听到来自企业圈的声音。

  一点也不奇怪,因为没有哪个企业敢和媒体做对,除非被挤兑到农夫山泉和中联重工的窘境。我相信,农夫山泉和中联重科的管理层、公关部不会是一帮庸才(否则企业不会做到如此规模),但它们最终选择走向公开与媒体的对抗,只能说是已无其他路径可循。

  在企业与媒体的关系中,媒体毫无疑问是具有先天的优势地位的,毕竟媒体拥有稀缺的话语权、解释权,从而可以引导公众对企业和事件的判断。所以一般情况下,在企业的公关危机中,媒体会发挥主导作用。这就使企业面临一个巨大的问题:如果这个媒体就跟你干上了,你怎么办?!有没有翻身的机会?

  一些经营思路比较扭曲的媒体、或人品比较奇葩的记者,打压企业的行为方式很像早些年衙门里专门打人板子的衙役,会琢磨出很多折磨企业的门道,对企业的负面报道也会有各种不同的目地。

  最常见的就是为了广告,特别是近一两年,媒体生存环境压力越来越大,一些媒体的采编人员甚至都背上了经营的压力;其次是被企业的竞争对手买通和怂恿,陈永洲貌似就是属于这种情况;还有就是为了配合某个公关事件,媒体被事件的幕后推手买通和操作,为虎作伥;再有就是记者完全为了谋取私利,用公权力敲诈企业;当然,还有出于个人恩怨的、或为了扬名立万的——再强调一下,这里面不包括那些书写正义、秉笔直书的真正的记者和媒体。

  我们在处理企业危机的时候遇到过一些无良媒体形形色色的各种玩法。我们曾经遇到过在参与项目招标中,某记者对业主方施加压力,称业主方的技术标准有问题。而业主方不想卷入媒体报道,索性改变了招标决定。这位记者的计划得逞,而也就在不久前,也是这位记者用同样的方式改变了类似项目的招标结果。

  我们也遇到过某个无良媒体,连我们企业是做什么的都没有搞清楚,从网上找了些毫不相关的投诉信息,生生地扣在我们脑袋上。还有一些无良“专家”和这些媒体勾搭在一起,只要是某个行业内的企业负面报道,就一定能看到这两三位“专家”的评论,屡试不爽,而其实这几位“专家”在这个行业内的口碑臭不可闻。但不论这些媒体敲打企业的手法如何,不论事实如何,对企业来说,其实都是一个“死局”。

  其一,企业没有证据表明媒体是恶意报道,即便事实的确有出入,但媒体可以说是在行使言论监督,退一万步说,媒体大不了发个更正或道歉;

  其二,即便媒体道歉,但企业宁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愿过多纠缠,也不愿意此事再一次出现在媒体报道中;

  其三,企业不愿意和媒体在公开场合打口水仗,一来企业不愿意“屈尊”与这些无良媒体为伍,二来话语权始终在媒体那一边,这是场注定打不赢的战争;

  其四,企业不想给其他媒体留下不佳印象,和一个媒体斗法,会让其他媒体同仇敌忾;

  其五,还有些媒体就是为了“打造影响力”,逮谁咬谁,就盼着企业和他们争个短长,借此增强媒体的知名度,比如(嘿嘿,我就不说)。遇到这样的媒体,企业更不想去把事情搞大,以负面新闻去成全这类媒体。

  所以,最后的局面就是如此可笑和可悲。所以,当很多人在《新快报》事件一开始同情支持陈永洲的时候,我知道,中联重科实在是走投无路,被迫走上一条双输的路。这条企业与媒体对决的路,几乎每一个企业都遇到过,只是从来没有走到这么远而已。

  • 点赞(0
  • 反对(0
  • 举报(0
  • 收藏(0
  • 分享(17
评论(0)

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