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雾霾含危险物 倒逼经济社会转型

2013-02-19 149 0
核心提示:  近日,中科院公布了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专项组的最新研究结果。研究称,京津冀雾霾中检测出大量烃类及含氮有机颗粒物,与洛杉

  近日,中科院公布了“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专项组的最新研究结果。研究称,京津冀雾霾中检测出大量烃类及含氮有机颗粒物,与洛杉矶上世纪造成800余人丧生的光化学烟雾事件主要成分相同,而机动车排放和燃煤是污染主要原因。
  如果说十几年前,面对越发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我们还能找出各种各样的理由,拖一拖、等一等、看一看的话,那么如今,随着一个又一个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已然找不到任何可以开脱的理由了。

  这一轮席卷中国中东部地区的强霾污染物,能够集1952年英国伦敦的烟雾事件和上世纪40-50年代开始的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的污染物于一体,其对所在地区居民健康的危害有多大,不必多说。

  而汽车尾气排放成为了最主要的污染源,达到了所有污染物排放的1/4。汽车尾气排放,无疑散发着现代文明的气息。但恰恰是这些散发着社会进步气息的汽车,又成为了制约社会进步的工具。越来越多的尾气排放,让生活在城市的居民们开始用身体乃至生命的代价来接受这样的文明与进步。

  显然,这不是汽车的错,更不是社会文明的错。发明者是人,生产者是人,使用者也是人,而其排放出来的种种污染气体的制造者也是人。也就是说,是人在左右汽车属于文明还是丑陋的钥匙。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汽车拥有量并不比中国低,但是,对居民健康的危害、对环境的破坏却要比中国小得多。原因在于,他们现在的油品质量要比中国高得多,各种污染排放也要比中国少得多。因此,在同样的条件下,中国会发生雾霾事件,他们却不会。加之这些国家在燃煤使用过程中,对脱硫技术的运用和要求也高得多,污染排放自然而然也就大大减少了。

  虽然按照目前的污染防治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我们尚不能将污染彻底消灭,但是,如果相关部门足够重视治污工作,是可以减少污染物排放的,从而减轻污染物对人体的伤害和对环境的破坏。譬如油品质量,西方国家早就普遍执行含硫量在10ppm以下的欧Ⅴ标准;而我国除北京之外,都仍在执行含硫量在150ppm的欧Ⅲ。

  不执行欧Ⅴ标准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需要投入相当数量的资金对设备进行改造。按照中石化的测算是,每年新增加的成本开支在300亿元左右。

  300亿,看起来是一个不小的数目,但是,与数亿人的身体健康相比,可能就没有比较的意义了。更何况,这笔开支的承担者也不仅仅是成品油生产企业,还有消费者。关键在于,相关部门有没有提高油品质量的意识。

  换个角度来看,雾霾事件正在倒逼中国经济社会的转型与升级。从经济角度分析,速度与规模将逐步退居到次要位置,而质量与效益,特别是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将逐步上升到主要位置。如果继续按照粗放的发展模式,那么,在环境问题上付出的代价将可能抵销掉发展的成果。这也可以看作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保本点”、“集合点”,向前是经济发展第一、环境保护第二,向后是环境保护第一、经济发展第二。

  而从社会角度分析,虽然汽车生产与销售仍然十分重要,但是,与环境保护相比,位次也将后移。排放的标准必须提高,这也是社会转型必须达到的目标。不然,所有的一切,都有可能被环境污染的负面效应所冲抵。而如何在交通工具配备、车辆运行等方面进行适度调控与管理,也是减少污染排放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让雾霾不对人的健康和生命产生威胁,唯一的办法,就是控制污染物的排放。而控制污染物排放的最有效手段,就是经济和社会的转型与升级。

  • 点赞(0
  • 反对(0
  • 举报(0
  • 收藏(0
  • 分享(4
评论(0)

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