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截图 |
视频截图 |
视频截图 |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2004年起,我国思想理论建设的一项标志性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在神州大地广泛而深入地展开。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直接领导下,工程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精心组织,广大专家学者积极参与,社会各界大力支持,取得了巨大成就和显著成效。
成果显著 贴近现实
位于浙江义乌的国际小商品城,各类商品琳琅满目,义乌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改革开放30多年来,义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全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究竟是什么促成了这种跨越式的发展?
金华市委常委义乌市委书记黄志平告诉记者,这一切都得益于党的科学理论的指导,义乌的干部群众把很大的精力用在学习党的理论和国家政策上,工程组织推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读本》《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成了干部群众的“手边书”。义乌干部群众的这些“手边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累累硕果的一个缩影。
工程实施8年来,可以说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中宣部常务副部长雒树刚介绍说,一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编译和基本观点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就为人们准确的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提供了基本的依据;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研究和普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三是对重大现实问题和深层次的思想理论问题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回答了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四是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的建设,取得了显著丰硕的成果,推出了一批哲学社会科学的骨干教材;五是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基础工程,是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工程。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工程的根本任务,目的就是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理论只有回应现实、回答问题,才有强大的生命力。工程每年推出的通俗理论读物《理论热点面对面》,从物价、房价、看病难、就业难,到教育公平、分配不公等百姓关心的热点难点,说的是老百姓的身边事,讲的是老百姓的心里话,受到了普遍欢迎,2012年推出的《辩证看 务实办》发行量已超过500万册。
培养人才 蓬勃发展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整合了全国许多的理论研究机构,培养了一大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人才,出版了一大批理论研究书籍和教材,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高校研究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热情。过去学生们认为枯燥的理论课变得生动了,学习研究的劲头也更足了。
工程实施以来,始终坚持在出成果的同时出人才,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学贯中西、勇于创新、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从根本上扭转了一度出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青黄不接的局面。
中央有关部门联合举办的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8年来研修班共举办48期,培训5000多人,成为带动我国理论人才队伍建设的著名品牌项目。在中央研修班的带动下,各地普遍开展了地方研修工作,目前已培训7万多人。
为进一步深入实践、了解国情,工程每年都开展大规模的考察调研,目前已组织20多批1500多人次。专家们到经济建设第一线,到社会生活最基层,捕捉社会实践的深刻变化,获得了源源不断的鲜活素材和更为深刻的人生感悟。
作为一项重大理论创新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取得的成果是多方面的,既巩固了基础理论研究又加强了现实问题研究,既有学科建设成果又有教材建设成果,既出了大批学术精品又出了大批优秀人才,在社会各界产生了良好反响,得到了普遍认可和高度肯定。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以其成功的实践、丰硕的成果,展示了强大的影响力和凝聚力。我们有理由坚信,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深入推进,工程一定会在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