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移民外迁、减少耕地淹没面积,对水利枢纽工程而言无异于经济学上的“哥德巴赫猜想”,但江西省峡江水利枢纽工程通过实施“抬田”工程,正在破解这一“世界性难题”。据悉,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实施的“抬田”工程,把原先处于淹没区的耕地普遍抬高2~3米,“造”出了原本要被淹没的耕地3.75万亩,此“抬田”工程面积为全国最大,可减少移民外迁约3万人。
耕地普遍抬高2~3米
据介绍,在推进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建设过程中,我省明确要实现“三减少一保障”,即减少移民数量、减少外迁安置、减少耕地淹没、保障移民的合法权益。
就此,省水利厅创新性地开展“抬田”试验,并于“抬田”试验成功后在库区全面推广实施,抬田面积达3.7万亩,居全国最大。
“抬田”就是将浅淹没区的耕地高程抬升,高出水库正常蓄水位0.5米至1米,把原先处于淹没区的耕地普遍抬高2~3米,再辅以配套完善的灌溉、排水设施,建成“旱能灌、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
“抬田”凸显四大成效
我省从2010年开始,在吉水县水田乡富口村开展“抬田”试验。
据峡江水利枢纽抬田工程常务副总指挥姚毅臣介绍,经过连续3年的试验发现,“抬田”后第一年粮食产量略有下降,到今年(第三年)趋于正常(接近未“抬田”水平),由于“抬田”工程保持了土壤水肥、改善和提高了田间灌排条件,有望成为稳产、高产农田。富口村206亩抬田试验的结果表明,早晚两季水稻产量可达每亩750公斤以上,“抬田”工程完成后,这些农田产量可达1790万公斤,可解决3.5万人一年的口粮。
据介绍,实施“抬田”工程有四大成效:减少了耕地淹没面积,可降低库区浸没影响,实现耕地资源的永续利用;减少外迁移民约3万人,减少房屋搬迁面积153万平方米,减少222万平方米的新增征地面积;减少了库区淹没处理投资,直接节省征地补偿、移民搬迁和移民安置征地投资共20.61亿元;有利于建设高标准农田,为现代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提供有力的水利支撑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