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网格化管理”将从“地上”穿越到“地下”。来自市民防办的最新数据显示,本市已建成地下工程3.1万个,总建筑面积约5699万平方米,差不多是200座金茂大厦的面积。为了“管”住这“200座金茂大厦”,明年,一个市级的地下空间网格化管理平台将搭建完成,密切监控申城地下每个角落。
目前,长宁、普陀、徐汇、宝山、浦东新区的地下空间网格化管理系统已基本建成,同时,信息化、属地化等一系列管理举措的推出,将成为城市管理“创新点”。这是记者从昨天召开的上海市加强地下空间管理工作会议获悉的。
地下世界复杂化
唤起忧患意识
从人民广场、徐家汇,到上海南站、虹桥枢纽,申城地下,规模化、复合化的综合体越来越多。调查显示,在已建成的本市地下工程中,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占85.9%,轨道交通及附属设施占9.4%,公共基础设施占4.7%。有些地下工程开发建设面积达几十万平方米,深度达地下三、四层,除停车库外,还有商场、餐饮、娱乐等人员密集场所,安全隐患增多,灾害风险增大。
经市政府研究决定,2006年本市建立起地下空间管理联席会议制度,由市民防办牵头负责全市地下空间管理,取得了明显成效。
网格化+安全卫士消除“盲点”
“长宁路820号小马路车库北侧会议室:空气异常、环境异常,请加强该处巡查!”昨天上午9:07,记者跟随副市长沈骏一行在中山公园地区地下空间巡查,记者手机中收到这样一条短信。发出这条“警示”的是安装在地下室的一个白色小盒子——“安全卫士”,不同于一般报警器,它能对特定区域的易燃气体、有害气体、温度、供电、通讯等各种情况实时侦测,并回传数据到“云数据中心”,再通过短信等形式,向特定人群报警。在长宁区的84处地下工程中,已有303个“安全卫士”站岗放哨。这种“无人值守”的全天候监控,和日常“网格化管理”一起,将为上海地下空间消除安全管理的“盲点”。
所谓地下空间“网格化管理”,就是借鉴地上网格化管理的经验,把地下空间划分成若干单元,根据所管辖设施和管理事件的属性,通过网格化管理人员和监管信息平台,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处置,形成地下空间“检查-反馈-处置-督查”的“闭路”系统。根据《上海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和保护“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本市将全面完成地下空间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竣工验收门槛抬高
“铆牢”源头
作为特大型城市,上海的地上资源建设使用已相对饱和,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对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意义重大。据市民防办主任沈晓苏透露,上海的地下工程建设,将进一步完善竣工验收标准,探索将视频监控系统、“安全卫士”系统、设备设施使用管理手册、三维空间数据等纳入竣工验收条件,这样,就从源头上控制了安全风险。同时,防水、防火、防电、防踩踏等都将作为“硬指标”,列入地下空间安全使用风险评估。
明年,市与区县政府将签订地下空间安全工作责任书,实现“属地化”管理;地下空间综合责任保险,也将有所突破,在浦东、黄浦、静安区试点基础上,逐步推广;对地下空间的经营单位、物业单位,将建立信用制度,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在相应资质管理中,采取一票否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