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东濠涌拟建造14座“有故事的桥”

2013-07-02 152 0
核心提示:28日下午,记者从广州市越秀区建设和水务局了解到,东濠涌二期景观设计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根据东濠涌整体治水工程的建设范围和


       28日下午,记者从广州市越秀区建设和水务局了解到,东濠涌二期景观设计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根据东濠涌整体治水工程的建设范围和资金安排,在涉水工程完成设计的基础上,景观设计方案经多轮深化调整和专家论证后,现已基本稳定。

  范围从麓湖至东风路

  28日下午召开的东濠涌公咨委第三次会议,专门就方案听取了意见。记者了解到,方案注重恢复城市记忆,在吸取、提炼东濠涌沿线深厚历史文化的基础上,采用岭南园林手法,通过营造河涌沿线水清岸美的城市景观休闲空间,构造贯穿中心城区的生态绿轴,重现“六脉皆通海、青山半入城”的山水格局。

  设计范围从麓湖至东风路,总面积4.5万平方米,初步估算投资1亿元,设计内容包括立面整饰、围墙改造、水体景观、园道平台铺装、绿化种植、桥梁及栏杆及其配套设施等。主要分为麓景路、小北路、越秀北等3个标准段及麓湖源头、北园酒家、朱紫寮后街、东风路等4大节点。

  一桥一景一故事

  从现场介绍的效果图中,可以看到“设计注重交通的便利性,全段设置14座桥梁供人通行,一桥一景一故事”成为亮点。

  依据历史,设计方画出了陆公桥、文溪桥、麓景桥、下塘桥、得胜桥、小北桥、月溪桥、月洞桥、状元桥、苏公桥、铜关桥、朱紫桥、普济桥、黄华桥等10座交通桥和4座景观人行桥。其中,铜关桥的名称源于《广州城坊志》记载:“文溪由东北来到旧北园,转折东南流……穿过黄华塘人工开凿小峡谷,流出法政路口铜关。”而普济桥于康熙六十年(1722年)由广州知府郭志道详议创建,以当时主要供养女性老人的福利组织普济院而命名。据了解,普济院旧址位于现在黄华路43号广州南洋电器厂内,这也是越秀区内新发现有关清代公办救济机构的文物建筑。

  融入岭南建筑元素

  与此同时,充分挖掘与提炼东濠涌历史文化元素,以人物、桥梁、地名等为主题,用雕塑、碑刻、瓷画、景墙、沙盘等手法展现东濠涌的历史文化,成为设计的另一亮点。

  据介绍,东濠涌二期的主要历史建筑主要集中在北园酒家至东风路路段,沿线一带有一些重要史迹、实物和代表性建筑。在历史遗址方面,比较主要的有瓮城城墙遗址、湛家园、天关精舍与海印石等。而干栏式陶屋、楼阁式陶屋、陶望楼以及曲尺式陶屋都是有特色的古代建筑。广东造币厂遗址、东平大押、永利威酒厂遗址则是沿线主要的行业建筑。

  而在植物配植方面,多采用乡土树种,注重展现岭南园林特色。依据二期工程段分为不同节点,各节点乔木、灌木、地被、水生植物等苗木配置上,也不尽相同。但总体原则为:在园林小品建筑材料运用上,多采用自然山石,同时在建筑风格上巧妙地融入岭南建筑元素,力图再现岭南水乡的生活场景。

  • 点赞(0
  • 反对(0
  • 举报(0
  • 收藏(0
  • 分享(7
评论(0)

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