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政府近日对委员提案作出回复,明确表示从经济发展顶层设计入手,积极协调各职能部门,大力推广绿色建筑,推进宜人成都建设。
成都市正以天府新区建设、北部旧城改造为重点,实施兴市战略。罗霞等委员在调研中了解到,天府新区是以现代制造业为主、高端服务业集聚、宜业宜居的国际化现代新城区;北城片区改造目标是优化提升中心城区,推动市域经济的圈层融合和成都经济区的联动发展。委员们认为“大手笔”,更需要“大智慧”,提出了《关于在建设“宜人成都”过程中大力推广绿色建筑的建议》。委员们建议,新区建设中的绿色建筑推广要在节地、节能、节水和节材方面落实到具体项目,在规划实施过程中统筹考虑建筑生命周期内节地、节能、节水、节材与满足建筑功能之间的辩证关系,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下,体现更经济、更社会化的效益。同时,结合天府新区实际情况,构建绿色建筑节地、节能、节水、节材相关内容的评价和反馈体系。
蕴含浓厚川西文化历史的天回镇,富有浓厚禅文化和茶文化渊源的昭觉寺,典故丰富的三洞桥……罗霞等对新城旧区设计提出了具体构想,就是应着重注意绿色建筑与传统川西文化的融合,将反映川西传统文化和民俗特征的元素与绿色建筑结合起来,在实现生态、绿色城市的同时,形成具有川西特色的文化地标。
“绿色建筑应分普通老百姓式和适用技术式,各具特点,各有功能。”为达这一目标,罗霞委员等提出推动“绿色建筑”这一新兴产业,应结合天府新区发展和北城改造规划,在相应新型产业发展片区积极引进新能源装备制造、非传统水源利用、可再利用材料、可再循环利用材料等相关技术和企业,实现“产城一体”的良性发展。
成都一小区街道办事处对已建以三国文化为主题的街心花园随意拆分,既破坏雕塑和花木的有机组合,又引发设计者的产权诉讼。罗委员调研中发现建管往往分离。“三分建,七分管。”罗霞强调,应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加强监管体系和平台建设,区分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手段,达到精细、有效、准确的管理目标,让绿色建筑持续有效地发挥绿色功能。
日前,成都市建委专门回复,出台措施落实提案:从经济发展顶层设计入手,积极协调各职能部门,大力推广绿色建筑,带动绿色产业;在天府新区建设和北城片区改造中,积极加强与相关国际机构的合作交流,汲取国内外“绿色建筑”成功经验和先进技术,寻求国际领先的资源节约型项目,力争将新的城区建设打造成“低碳发展”示范项目;坚持从企业、园区和社会三个层面协调构建循环经济格局,推动各功能区土地节约利用和基础设施共享,企业间副产物交换利用和废物、废水再生利用,提升循环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