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海拔的乌鞘岭修公路、打隧道,施工人员形象地把这里誉为“地质博物馆”。乌鞘岭隧道群作为永古高速的主要控制性工程,乌鞘岭隧道群由5座隧道组成,隧道群长度21.9公里,是连霍国家高速公路甘肃境内全线隧道最密集、建设难度最大的一段。
乌鞘岭隧道群地处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交汇地带,地质构造发育、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复杂。
乌鞘岭隧道群是海拔最高的隧道群,它的掘进最困难时2天仅打了0.5米,全线打通历时1420天,其中难度最大的高岭隧道历时1409天,约有3000人参与隧道施工……从设计技术到施工过程,都有着历史性突破,甚至部分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在中国首次应用。
乌鞘岭隧道群难度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地质灾害频发,施工中经常发生断裂破碎带涌水、挤压性断层大变形、煤系地层瓦斯突出、泥石流倾泻等地质灾害。二是地基处理工艺、工序复杂,该隧道群湿陷性黄土多,原有旧路基基底处理复杂。三是年有效施工工期短,乌鞘岭地区海拔高、昼夜温差大,降雨(雪)量较大,年有效施工时间仅有四五个月。
施工中,建设单位区别不同围岩地质情况,克服了施工地气候高寒阴湿、隧道内围岩情差等困难,历时4年,成功穿越了乌鞘岭。
由于所处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地质条件,乌鞘岭隧道群从设计开始就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因此这也成为连霍国道主干线全线最密集、设计难度最大的隧道群。针对这一难题,乌鞘岭隧道群设计过程中先后两次邀请国内外有关岩土、地质与隧道方面的院士、专家进行现场咨询,创下多个历史纪录,成功设计出了一条便捷流畅、包含5座隧道的隧道群。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桥隧设计处处长唐学军称,乌鞘岭隧道群穿越三处大型断裂带,最大的断裂带宽约500米,给设计及施工造成了很大困难,针对大型断裂带,他们创新采用了复合式衬砌结构穿越,而对活动性断裂带这一不利因素,设计采用了局部扩大断面,增设变形缝的方案通过。由于乌鞘岭隧道群处于高地震区,穿越活动性断层,需要进行高地震区隧道净空设计,震区隧道净空预留空间的大小是结合100年内地震的概率计算确定的。
乌鞘岭隧道群气候条件恶劣,复杂多变,冰冻期每年约7个月,最低气温达到-31℃,最大冰冻深度2米,昼夜温差显著。针对这些特点并考虑隧道进出口冬季融雪对洞内行车安全的不利影响,在施工过程中采用了电伴热融雪除冰技术。“以往,洞口外雪化了,里边化不了,容易出事故。”甘肃路桥公路投资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隧道专门设计了电加热线,将有效解决隧道内外积雪融化不一致的问题。据介绍,电伴热融雪除冰技术通过串联式电伴热管预埋于隧道洞口段路面以下,采用电热带贯穿预埋的镀锌铜管,电热带与洞口电热控制箱连接,可实时的调节控制洞口温度。由于该融雪装置预埋于洞口段混凝土路面以下,安全性好且不影响路容,能够有效保证隧道洞口段路面温度保持在0℃以上而不宜结冰积水,并可根据环境温度进行实时的调节控制,能耗低。据悉,这项技术填补了我国高海拔、高寒地区隧道洞口段路面防冻技术的空白,在我国还是首次应用。
乌鞘岭隧道群地质结构相当复杂,除了没有溶洞,其他如涌水、塌方、断层、火山灰等隧道地质灾害这里全有。在乌鞘岭隧道群施工中,最大的压力还是来自安全方面。由于围岩变化无常,施工人员要随时调整施工方案,以应对不同的情况。安远隧道是乌鞘岭隧道群中的第一特长隧道,全长6800多米,最大埋深470米,又属深埋石质特长隧道。由于围岩结构问题,在掘进中所支撑的钢架刚撑起来就受压变形,工字钢被压得如同麻花。地质土质多为砂砾、碎石岩层,洪水期夹带碎岩倾泻而下,工作面上随时会有泥石流出现,再加上海拔高、气候变化无常,6月也下雪,几个月只掘进了几十米。
乌鞘岭最高峰海拔4326米,年平均气温-2.2℃,有“盛夏飞雪,寒气砭骨”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