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华中探路化解水泥产能过剩矛盾

2013-12-20 128 0
核心提示:[核心提示]昔年浙江现象引起行业广泛关注,当前产能过剩已经不仅仅是浙江水泥行业的问题,已经成为华东乃至全国大部分地区水泥行

[核心提示]昔年“浙江现象”引起行业广泛关注,当前产能过剩已经不仅仅是浙江水泥行业的问题,已经成为华东乃至全国大部分地区水泥行业面临的共同问题。如今,尽管浙江等省水泥产能过剩的矛盾并没有根本化解,还继续存在着危机,但其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确实有效缓解了水泥行业的过剩问题,还是引起了各地区水泥行业的共鸣,值得各地区反思、借鉴。

  曾几何时,“浙江现象”成为产能过剩的代名词。在2003年至2005年三年间,浙江省率先发展新型干法水泥迅速发展,众多投资者介入浙江水泥行业,产能年增长率非常高,在2006年浙江省水泥行业已经出现产能严重过剩现象。随之而来的是业内低价恶性竞争不断,据浙江省水泥协会会长李辛龙介绍,在浙江省水泥产量达到1亿吨左右的时候,最差的一年全行业利润仅有1亿,绝大部分企业处于亏损状态,企业运行很困难。

  面对产能过剩的严峻形势,在当地政府、协会、企业共同努力下,近几年通过大量工作,到目前产能过剩的矛盾有所缓和,取得了一定效果。根据最新统计数据,2013年前10月,浙江省水泥产量完成9900万吨(同比增长6.6%),利润完成22.2亿(同比增长23.5%),效益较去年有所好转。

  为遏制水泥违规新增产能,宣传贯彻落实国务院【2013】41号文件精神,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中国水泥协会、中国水泥网共同发起了“遏制水泥新增产能,加快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技术装备研发万里行”活动。万里行活动走过东北站、中原站、新疆站、西北站,日前华东、华中站在浙江杭州举行,昔年“浙江现象”引起行业广泛关注,此次活动选择在此召开意义非凡。当前,产能过剩已经不仅仅是浙江水泥行业的问题,已经成为华东乃至全国大部分地区水泥行业面临的共同问题。

  如今,尽管浙江等省水泥产能过剩的矛盾并没有根本化解,还继续存在着危机,但其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确实有效缓解了水泥行业的过剩问题,还是引起了各地区水泥行业的共鸣,值得各地区反思、借鉴。

  措施一:严控新增产能

  严控新增产能,可以说是国家治理产能过剩的一个杀手锏。在国发〔2009〕38号文中,水泥建设项目进行了严格控制,要文件求“严格控制新增水泥产能,执行等量淘汰落后产能的原则。对2009年9月30日尚未开工的建设项目一律暂停建设,并进行一次性的认真清理。与上述规定不相符合的项目严禁开工建设……”。

  然而,尽管38号文对新增水泥建设项目进行了严格限制,但新增产能并没有因此受到抑制。事实上,一纸禁令反而引发了扩张热潮。为赶上“最后一班车”,突击建生产线的情况比比皆是。据中国水泥协会数据,发文后至2012年底全国共新建623条生产线,新增熟料产能7.07亿吨,比38号文出台时核定的418条在建生产线多建了205条,多增熟料产能近3亿吨。

  到2013年6月,在建和拟建水泥生产线为220条,熟料产能2.8亿吨,折合成水泥产能为4.5亿吨。如果这些生产线全部建成投产加上以前的生产线,其总产能将会达到35亿吨,而十二五规划中水泥总需求量的产能为22亿吨。届时将有13亿吨的过剩量,产能利用率仅为63%。

  水泥行业产能进入全面过剩,这已经成为水泥行业普遍共识。日前,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3〕41号),41号文再次水泥行业新增产能控制提出了要求,并将具体目标和责任细化到各级政府。

  但是,38号文发布之后,在各地区或多或少都存在新增产能的情况下,作为全国第一个深陷产能过剩泥潭的省份,浙江省在严控新增产能上的表现显得尤其出色。

  据浙江省水泥协会数据,自2009年国家发改委颁布的38号文件,浙江省政府依据文件精神,到现在为止没有批过新的生产线。

  与浙江相同,湖北省严格执行产业政策,自38号至今也没有未经审批的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全省水泥熟料产量增长略低于市场容量的增长。

  从万里行活动东北站、中原站、新疆站、西北站一路走来,笔者深切感受到各地对于遏制水泥违规新增产能的呼声,在经历前一轮盲目投资后,面临当前严峻的产能过剩压力,必须严控新增产能,已然成为业界共识,但是真正能严格落实的地区并不多。

  可以说,完全市场化竞争的这一经历,让行业和企业都深刻认识到产能过剩的危害,也让抑制新增产能、严控产能过剩问题在当地市场内的企业较为容易地达成了共识。尤其是浙江等地区,在经历过此前一轮残酷的市场竞争,产能过剩之伤已经在当地行业、企业心中留下深刻的烙印,不管是企业还是市场都已经很难再接受新增产能的压力,政府、企业都对新增产能增加带来的后果有清醒的认识,控制新增产能得以较好执行。

  措施二:推动联合重组

  近几年,华东、华中各省在基本完成新型干法水泥技术升级后,强者愈强,大企业兼并重组步伐加快,产能布局进一步调整,产能集中度日益提高。

  以浙江为核心的东南经济区域内,早在2007年之前,水泥生产技术的升级已经基本完成,新型干法水泥的比例达到100%;但是,虽然水泥企业众多,却没有影响力大的领军企业,异常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水泥价格极低,整个行业基本处于亏损状态。自南方水泥2007年成立,经过几年的迅速发展,区域内部联合重组工作推进,产能集中度不断提高,市场竞争趋于理性。

  以浙江为例,2006年,全行业1亿吨水泥产能,仅获得1亿元的行业利润,吨水泥1元的行业平均利润让浙江水泥行业陷入最低谷。然而,2007年开始,浙江省政府大力推进以南方水泥为龙头的大规模联合重组活动,将以浙江为中心的华东水泥市场推上自救之路。到2010年底,浙江前4家企业熟料产能集中度在80%,水泥产能集中度在50%。

  2012年浙江水泥行业全年产量1.15亿吨,实现利润总额34.6亿元。而2013年前10月浙江省全行业利润实现22.2亿元,增幅是23.7%,全年有望突破上年水平。

  显而易见,通过行业联合重组,提高产能集中度,继而提升全行业盈利能力是较为有效手段之一,华东华中多个省市也相继在推进集中度提升工作。在华中地区,2011年4月,湖北省人民政府颁发了“关于扶持全省水泥行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支持华新、葛洲坝水泥等龙头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实施联合重组。目前,华新、葛洲坝、亚东三家企业独资或控股全省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39条,共有水泥熟料产能4254.75万吨,约占全省新型干法水泥熟料产能的70%。

  在湖南,已投产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65条,尚有3条待投产,根据目前的情况,湖南省68条干法线,熟料产能890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产能接近1.2亿吨。而其中,外来投资企业(南方水泥、中材水泥、海螺水泥、华新水泥、冀东水泥、红狮水泥)新型干法水泥产能6800万吨,其中南方就占了320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的产业集中度非常高。

  2013年1月,工信部、财政部、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针对水泥行业,《意见》明确,到2015年,前10家水泥企业产业集中度达到35%,形成3-4家熟料产能1亿吨以上,矿山、骨料、商品混凝土、水泥基材料制品等产业链完整,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强的建材企业集团。

  水泥行业作为具有规模效益的行业,通过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延伸完善产业链,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形成一批在行业中发挥引领作用的大企业大集团,有利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 点赞(0
  • 反对(0
  • 举报(0
  • 收藏(0
  • 分享(9
评论(0)

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