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2012年,商品混凝土产量89461万立方米,同比增长11.0%,同比2011年大幅减缓16.2个百分点,增速明显放缓。其中:天津、河北、山西、上海、浙江、广东、海南7省市累计减产分别为:-13.4、-16.7%、-20.7%、-4.1%、-7.6%、-12.2%、-11.0%。而相对混凝土行业的增速整体下滑,水泥企业发展混凝土的势头却相对强劲。
水泥企业发展混凝土规模进一步扩大
2009-2012年,水泥企业发展混凝土产业的步伐逐年加快,从2009年的仅有华润水泥、金隅集团名列混凝土产量十强,到2012年占具6大席位,发展可谓迅速。据统计,2012年混凝土产量10强中的水泥企业产量达7693万立方米,占十强产量的67.61%,成为名副其实的混凝土业的主力军。
表1:2009-2012国内混凝土业务排名(按产量)
近年来,水泥企业通过并购、新建等方式迅速扩容混凝土产业。中国建材通过在现有水泥业务核心利润区整合下游产业,混凝土产能迅速扩大,跃居全国第一;较早进入混凝土产业的冀东水泥计划“十二五”产能达到1.5亿立方米;华润水泥在做大的同时,混凝土利润也相当可观,平均利润率高于水泥业务……海螺水泥在2012年年报中也明确表示,将实施上下游产业链的延伸,扩大骨料项目投资,并且适时进入商品混凝土市场。在水泥行业产能过剩、竞争激烈、利润下滑的形势下,企业通过延伸产业链、多元化发展来实现自身的做大做强和价值体现无疑是重要方式之一。
博弈:混凝土市场多方“势力”显现
面对水泥企业的强势进入,混凝土企业也在积极抢占市场。以西部建设为例,2012年 6月,西部建设发布重组方案,公司通过定向增发购买中国建筑及其下属工程局等8名法人所持有的5家混凝土生产企业股权。2013年的3月份,此次重组完成资产注入。至此,西部建设由一个区域性的公司迅速扩张成全国性的混凝土生产企业,业务布局遍布全国14个省市,成为了中国建筑旗下唯一的混凝土公司。西部建设依托中国建筑的市场,产业的上下游联动,为实现其2015年完成销量4800万方,实现营业收入150亿,净利润7.6亿的目标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纵观2012年混凝土产量十强企业,两类企业的身影明显,向下游延伸的水泥企业、向上游延伸的建工企业。不断进入的水泥企业加之不断做强主业的混凝土企业,混凝土行业的新老企业体量都在加速扩张,均希望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首先从规模上抢占先机。各具优势的各方“势力”市场博弈已经开始露出端倪,可以预见的是,未来混凝土行业的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不见得会比当前的水泥行业弱。
发展:多元化是机遇也是挑战
对于水泥企业来说,向下游产业延伸具有原料供应稳定、成本控制好、资金雄厚等先天优势,凭借这些近年来在混凝土领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水泥是规模效益明显的产业,延伸产业链有利于规模效益的进一步发挥。同时,多元化的发展也可以通过充分利用企业的技术、市场、管理等资源优势,合理配置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尽管混凝土行业集中度较过去有所提升,但是小、散、乱的问题仍在,区域发展不平衡,应收账款多等顽疾也亟待解决。在此情况下未来混凝土行业势必将经历一个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从分散化向集团化发展,从重数量向重品牌发展到注重质量效益,质量和环保要求都将提高,市场逐步规范的过程。在这个洗牌的过程中,水泥企业发展混凝土还面临诸多挑战。
此外,“多元化”也是柄“双刃剑”,成功需要多方条件的配合和更多的努力。“多元化”成败的关键在于企业所处外部环境及所具备的内部条件是否符合多元化经营的要求,实施的时机是否恰当。那么,延伸产业链,水泥企业多元化发展需要做哪些准备,怎样的时机更好?在7月25日由中国水泥网主办、中联重科特别主办的“2013中国水泥发展论坛”上,众多专家、学者、企业家将对此进行深入讨论。目前上下游产业的发展情况如何,面临怎样的机遇与挑战?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论坛将通过深入的解读、剖析,以此帮助中国水泥企业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和产业布局,促进实现中国水泥工业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