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40余条水泥生产线"领证"日期遥不可及

2013-07-24 106 0
核心提示:有国内媒体爆出,在水泥产能过剩的云南,依旧有40余条投入生产的水泥生产项目在等候审批,领取生产许可证。这40余条生产线,为20

       有国内媒体爆出,在水泥产能过剩的云南,依旧有40余条投入生产的水泥生产项目在等候审批,领取生产许可证。这40余条生产线,为2009年严格管控产能过剩的38号文件出台之后建成的。

  在38号文件中,有两句几乎没有回旋余地的话:一句是“严格控制新增水泥产能,执行等量淘汰落后产能的原则,对2009年9月30日前尚未开工水泥项目一律暂停建设并进行一次认真清理,对不符合上述原则的项目严禁开工建设”;另一句是像水泥这样“产能过剩行业确有必要建设的项目,需报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论证和核准”。

云南40余条水泥生产线"领证"日期遥不可及

  38号文件后,云南又上马项目60条水泥生产线,40余条没有生产许可证。

  近日,有国内媒体爆出,在水泥产能过剩的云南,依旧有40余条投入生产的水泥生产项目在等候审批,领取生产许可证。这40余条生产线,是2009年严格管控产能过剩的38号文件出台之后建成的。

  据消息人士透露,这些项目为云南省工业主管部门违规自行核准,没有上报国家发改委备案,至今没有领到生产许可证。

  对此,云南省工信委的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近年来,云南水泥需求量的增长率均为两位数。

  但是国发38号文件之后,国家重点关注水泥等产能过剩行业,将水泥项目的审批权由省级提升到国家层面。这也是云南40余条生产线还未拿到“准生证”的原因。

  没有“准生证”40余条线依旧生产

  7月18日,昆明的一水泥厂里没有机器声的喧嚣,也没有粉尘四下飘逸的身影。记者走进一间开着门的办公室,办公桌上已落满一层灰尘。

  “已经停产两个月。”该厂的一位副总经理王克远(化名)说,“原因是申请换发生产许可证受阻。”

  王克远所在的水泥厂已有40多年的历史,早在2007年,受国家产业政策调整,他们生产熟料的落后立窑,便遭淘汰。“由于厂小,资金量不足,便放弃了熟料生产,直接转向了粉磨。”他说。

  王克远所在的水泥厂从其他水泥厂买进熟料来进行粉磨,一年算下来,生产的水泥量在10多万吨。然而,近年来国家不断提高了对水泥等产能过剩行业技改的要求。王克远将停产原因归咎于此:“按照国家相关要求,水泥生产粉磨的磨机直径要求在3.2米以上,我们厂里的没有达到这个标准。”

  2013年,王克远所在的水泥厂生产许可证到期。就在申请换发的过程中,相关部门了解到磨机直径不达标,故而不给予换发。“没有了生产许可证就意味着不能继续生产,要是继续生产将会遭到相关部门的处罚。”据王克远讲述,在2008年由于在申请换生产许可证但没有拿到的期间进行生产,被相关部门累计处罚了50多万元。

  然而,并不是所有没有“准生证”的水泥厂都处于关停状态。对此,曲靖的会泽金塬水泥有限公司(下文简称“金塬”)总经理吴顺柏谈到:“要是停产了,那厂里五六百号人的生计问题谁来解决?此外,还要保证会泽建设的水泥供应吧!”

  2012年8月份,记者去金塬时,该公司经过三厂合一技改后,已经试运行1个多月,日产量在几百吨,而生产许可证没有领到。吴顺柏当时介绍:“等到9月份,我们的产能就会完全释放,日产量将达3000吨,年产量将在120万吨。”

  在会泽除了金塬而外,还有一条日产2000吨的水泥生产线。按照吴顺柏的说法,会泽每年会有150多万吨的水泥需求量,再加之,由于水泥算是区域性产品,长途运输利薄,通常在云南的销售半径为50至100公里,而在会泽100公里范围内再也没有水泥厂。因此,建现有的两条生产线方能保证本地的建设需求。

  近日,记者致电吴顺柏。问及领生产许可证时,他多次说到:“快了,快了。”记者一再追问具体的时间,他最后才说:“应该是9、10月份。环评、安评、水保等都得到云南省相关部门的验收,程序都已经到了北京层面,要是北京层面还不给发证的话,怎么也是说不过去的。”

  • 点赞(0
  • 反对(0
  • 举报(0
  • 收藏(0
  • 分享(8
评论(0)

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