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召开的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四届六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苗治民就加强行业管理、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促进钢铁工业转型升级同与会者进行了交流。
粗放式发展不可行
苗治民说,就钢铁工业的发展历程来看,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其投资和生产受建筑业、装备制造业和消费品工业等下游产业需求变化所左右。目前,钢铁行业存在5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产能无序扩张;二是产业集中度低;三是资源保障力弱;四是市场恶性竞争;五是环保压力大。从行业管理的角度讲,突出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现行管理方法不适应行业发展要求。10多年来,钢铁工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控制产能过快增长。但在巨大市场需求拉动下,在有产量就有效益的大环境中,企业更多地注重规模扩张,致使我国钢铁产能逐年攀升,2012年粗钢产能规模高达10亿吨左右,产能利用率只有72%。
二是钢铁工业成为各地投资的重点。钢铁工业属于典型的资金密集、人员密集型产业,关联带动性强。钢铁企业都是当地的利税大户、支柱产业,对地方经济发展、财政收入、吸引就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成为地方重点支持的行业。某些市县几乎全部依靠钢铁企业来维持地区发展。
三是公平竞争市场环境不完善,催生了行业乱象。不同地区、不同企业在环保、质量、财税等方面执行标准不统一,缺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苗治民表示,过去十几年,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带动下,钢铁工业处于靠量取胜的粗放式发展阶段,行业管理工作不能满足钢铁行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要求。
钢铁管理总体思路出台
苗治民说,工业和信息化部组建5年以来,通过加强宏观引导,确保钢铁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减少微观事务管理,更多地依靠市场手段,引导钢铁工业健康发展。今年,新一届政府机构组建,政府机构改革重点是把职能转变作为核心,把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作为突破口。把政府工作重点转到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上来。既要把该放的权力放开放到位,又要把该管的事务管住管好。为此,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了加强钢铁行业管理的总体思路:加强多部门合作,加强地方工业主管部门执行体系建设,完善以社会组织(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小冶金企业商会等)为依托的咨询体系,营造公平市场竞争环境。健全铁矿石资源保障体系,加强钢铁工业与下游用钢行业合作。特别是建筑业、装备制造业、交通运输业以及能源产业,以科技创新、兼并重组和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为抓手,化解产能过剩矛盾,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钢铁工业转型升级。
近期5项重点工作
根据中央和国务院的要求,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联合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研究制定了化解钢铁产能过剩的措施。苗治民希望钢铁行业重点做好以下5项工作:
第一,落实《钢铁行业规范条件》,营造行业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2012年10月1日《钢铁行业规范条件》实施。规范条件主要从产品质量、环境保护、能源消耗和资源综合利用、工艺与装备、生产规模、安全卫生和社会责任6个方面对钢铁企业提出了要求。这6个方面与现有钢铁企业的生产息息相关,也与我国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紧密联系,既是影响我国钢铁行业结构调整、综合实力提升的主要因素,也是影响社会协调发展的关键环节。
第二,加强钢铁工业与下游用钢产业合作,促进钢铁产品升级。目前,建筑用钢占钢材消费的50%左右,钢制部件占汽车等交通工具重量的70%,占能源生产装备重量的90%。因此,工业转型升级在一定程度上也依赖于钢铁材料的升级换代,基本思路为:一是要推动钢铁工业与建筑、装备制造、交通、能源等行业建立高性能钢铁材料生产应用合作机制。二是要建设高性能钢铁材料应用示范平台。三是要促进钢铁企业开发高性能钢铁材料。四是加强钢铁产品标准和下游用钢设计规范的升级。五是探索建设钢铁材料加工配送中心。
第三,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提高行业综合竞争力。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3年6月底,涉及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的企业有10905家。国内外竞争力较强的钢铁企业的发展历史证明,只有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钢铁企业,才能够在资源配置、原燃料采购、技术创新、下游市场等领域有一定的话语权。发达国家的钢铁产业在组织格局上均是少数大型钢铁企业与若干个中小型钢铁企业并存,大企业保持着技术优势、设备优势、规模优势,并具有较高的行业控制力。
第四,强化铁矿石保障体系建设,保障钢铁工业健康发展。我国对进口铁矿石的依存度长期居于高位,其中2009年一度高达近70%。2011年,工信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和有关单位,成立了铁矿石保障协调机制工作组,为建立健全我国铁矿石资源战略保障体系,探索新形势下铁矿石战略保障机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五,加强科技创新对钢铁工业转型升级的支撑,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世界钢铁动态(WSD)发布最新一期世界级钢铁企业竞争力排名,前5位中没有一家中国企业。从整体上看,我国钢铁企业竞争力还比较弱。“十二五”是钢铁工业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钢铁工业要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活动深入开展。一是要通过科技创新努力提高钢铁工业的质量和效益;二是要通过科技创新努力掌握最先进的技术;三是要通过科技创新深入推进钢铁工业节能减排;四是打造钢铁行业关键共性技术、前沿技术研发应用平台;五是通过专项行动促进钢铁工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