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城镇应该如何建,才能减少地质灾害的影响?第二届山地城镇可持续发展专家论坛在渝召开,来自全国17个省市自治区,涵盖城乡规划、地质地理、生态环境、地震减灾等多个学科领域的近200位专家学者齐聚重庆,把脉山地城镇开发,支招防灾和减灾。
预防滑坡崩塌次生灾害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山地城镇生态与防灾减灾”,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重庆市科协、重庆大学共同承办,专家来自中科协、国土资源部、住建部、高校、规划建设领域等。
专家介绍,重庆南北贯穿4条山脉:中梁山、铜锣山、缙云山、明月山,地貌特点呈现出地形起伏大、沟谷分布广等特点。而且,重庆气候湿润,雨量充沛,加之河流的冲刷,为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山地自然灾害的发生,创造了天然条件。正因为重视防治和预警,才帮助重庆有效减少了损失。
重庆并没有位于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喜马拉雅地震带上,这是重庆的优势。但在重庆周边,有些城市是3级以上地震多发地区。专家称,因此,重庆主要应考虑预防周边地区地震引起的次生灾害,如山体滑坡、崩塌等。
3大地质灾害最为常见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规划师唐凯介绍,我国山地城镇分布广、生态条件脆弱敏感,山地灾害多发和快速城镇化相冲突。山地建设用什么办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
唐凯介绍,大地貌的过渡带、河流的切割地、原地震断裂带、暴雨多发地等,是地质灾害多发区。舟曲泥石流、汶川大地震等,都是如此。
总体来看,滑坡、崩塌、泥石流三类地质灾害最常见,据国土资源部统计,2005年至2011年,这3种地质灾害的发生量占总数的83%-99%,主要集中在山地区域。
我国目前已发现约23万处地质灾害隐患,其中需要治理的滑坡、泥石流有2.8万处,特大型地质灾害隐患点有1800个。主要位于我国的山地区域,特别是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因此,在城镇拓展建设之前,要着重进行前期的地质分析,不要看到一块平地、空地就建设,忽视了灾害带来的影响,忽视了灾害带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