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四个一万”工程 把改进工作作风抓到实处

2013-01-08 241 0
核心提示: 2012年5月,广东工会全面启动职工心灵驿站建设。图为异地务工人员在东莞市虎门镇总工会开设的幸福虎门心灵驿站职工活动中心里接

  2012年5月,广东工会全面启动职工“心灵驿站”建设。图为异地务工人员在东莞市虎门镇总工会开设的“幸福虎门·心灵驿站职工活动中心”里接受团体心理辅导。

  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邓维龙(前排左一)在潮州市创佳集团公司调研。

  广东省总工会常务副主席陈宗文。

  党的十八大为我国工会发展指明了方向:就是要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更加自觉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践行科学发展观,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

  近期,广东省各级工会组织积极学习和贯彻十八大报告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近期考察广东讲话精神。广东省总工会表示,各级工会组织要团结动员全省广大职工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中更好地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其中重要抓手便是深入实施“四个一万”工程,把改进工作作风抓到实处,努力将工会打造成为枢纽型组织。

  去年以来,广东省总工会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和全总的部署,深入实施“四个一万”工程(组织万名工会干部下基层进企业,组建万名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队伍指导工资集体协商,组织万名劳动争议调解员队伍参与调解劳资矛盾,建立万名网络宣传员队伍在互联网上服务职工宣传工会),开展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深入调研走访,切实掌握企业发展、基层工会工作和职工生产生活实情,推进“两个普遍”(依法推动企业普遍建立工会组织、依法推动企业工会普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加强维权帮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有力推动了全省工会工作开展,取得了较好效果。

  1.7万工会干部调研在一线

  在开展“四个一万”工程中,各级工会按照省总工会关于服务职工活动“关键在于解决问题”的要求,准备充分、行动迅速,不断拓展活动领域、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容,切实做到“面对面”,充分体现“心贴心”,努力确保“实打实”,推动活动深入开展。

  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全省有1.7万多名工会干部深入到5.1万家企业调研,投入资金2.23亿元(其中省总工会投入5940多万元),为企业排忧为职工解难。

  省总工会领导率先垂范,带头深入基层。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邓维龙和省总工会常务副主席陈宗文多次到广州、深圳等地深入企业、车间、班组调查研究,分别召开企业经营者、一线职工和工会干部座谈会,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倾听职工心声,指导基层工会开展工作。省总工会班子成员每人挂钩两个地级以上市总工会、联系一家企业和一户困难职工,省总工会机关每个部门挂钩一个市,每个副处以上干部联系一家企业,科以下干部跟随处级领导挂点联系,与当地市总工会干部一起进企业访职工,开展面对面调研和服务。

  地方各级工会亦积极推进“四个一万”工程。佛山市总工会组织全市各级工会干部特别是工会机关干部深入开展“服务企业、服务基层、服务职工”活动,市总机关选派9名年轻干部分4批到企业进行为期两个月的驻点工作锻炼;开展对全市村(居、社区)工联会基本情况的调研,积极探索村(居、社区)工联会“组织机制规范化、管理机制多元化、维权机制区域化”发展模式,加快推进村(居、社区)工联会的规范化建设。

  同时,各级工会通过在互联网上开通官方微博,加强工会网络宣传员队伍建设,充分利用网络媒体资源,及时了解职工诉求,收集职工心声,搭建工会与职工互动的网络平台,进而扩大工会影响,树立工会形象。

  目前,省总工会,广州、佛山、汕尾、东莞、湛江、肇庆、云浮等多地工会都开通了官方微博,并在联系职工方面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为职工排忧解难在一线

  开展“四个一万”工程,目的是为加强基层职工群众服务,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需。

  各级工会积极通过工会法律服务律师团为职工提供法律维权服务。自2010年成立工会法律服务律师团以来,目前全省已建立工会法律援助机构1168个,1000多个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和职工服务中心全部设立法律援助服务窗口,拥有以1100多名专职律师为主体的专兼职法律援助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队伍8000多人,覆盖全省的工会法律援助服务网络,初步形成以工会法律服务律师团为主体,为职工提供专业化、社会化、长效化法律服务的工作格局。

  据统计,律师团成立以来共为职工办理法律援助案件4858宗,涉及职工1.5万人,为职工挽回经济损失近3亿元。2012年全省工会多种渠道投入法律援助维权专项资金2388万元,其中,深圳市总工会投入法律援助资金达500多万元。

  在加强对职工的人文关怀方面,省总工会启动实施职工“心灵驿站”建设,大力推进全省近800家职工服务中心、职工帮扶中心和异地务工人员较多的社区、工业园区建设“心灵驿站”,给广大职工特别是新生代产业工人、异地务工人员提供温馨的心理服务,帮助职工减轻工作、生活中的各种心理压力。目前,各级工会举办各类心理援助培训班130多个,免费培训工会干部和企业职工1.5万人次。

  在维护职工精神文化权益方面,目前全省已建成工会职工书屋5000多家,各级工会充分利用职工书屋这个文化平台开展各类职工读书活动。如佛山市总工会开展“职工阅读·提升素质超越自我”主题活动,与市图书馆联合主办读书讲座下基层、“流动图书馆”进企业、外来工读书沙龙等活动;组织电影放映队送电影进园区、进企业,全年放映电影约400场。

  化解劳资矛盾在一线

  近年来,广东省劳资矛盾纠纷频发,如何化解?工会当仁不让地挺身而出。

  省总工会通过加强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队伍建设,积极推进“两个普遍”。以党建带工建,党工共建为抓手,进一步落实我省工会组建三年规划,召开了广东省工会组建暨农民工劳务派遣工入会工作现场会,着重抓好非公企业组建工会和异地务工人员、劳务派遣工的入会工作。制定《广东省工会加强镇村工会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广东省总工会关于“工会组织亮牌子、工会主席亮身份”工程,加强企业工会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激发基层工会的活力。按照“社会化招聘、合同化管理、职业化运作”的工作思路,继续加大力度聘请热爱社会工作、熟悉政策法规的工会干部充实到行业性、区域性工联会,切实解决企业工会干部受制于企业、不敢挺身而出为职工维权的问题。

  按照推进工资集体协商三年规划的部署,省总工会积极推动《工资集体协商条例》出台,大力推进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加强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队伍的培训。比如,广州以市总工会名义统一聘任建立起一支千人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队伍,通过分区集中培训、送课上门等多种形式开展轮训,定期督导、检查和考核,对工作业绩突出者颁发“年度广州市工会优秀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荣誉证书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此外,全省各级工会通过加强劳动争议调解员队伍建设,积极化解劳资矛盾,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到目前为止,全省已经成立了7.2万个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建立了超过10万人的劳动争议调解员队伍,仅2012年预防和化解劳资矛盾达5.5万件。

  努力拓展职工服务新平台

  此外,全省各级工会在开展“四个一万”工程过程中,结合地方特点,突出特色服务,不断拓展工会服务新领域,千方百计把服务职工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具体举措有:

  一是拓展联系职工群众新平台。广州市总工会采取改版和完善网络平台服务、开设劳工大讲堂、推行“广州工会会员卡”、开办工会会员超市、建立社区工会工作站等措施积极开拓面向基层的服务项目,建立干部挂职制度,定期选派机关干部到社区工会工作站锻炼。

  二是拓展提高职工素质新平台。深圳市总工会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从去年开始加大力度,每年投入工会经费6500多万元,以“大培训、大提升”培养“新工人、新市民”,帮助职工提升自身的劳动技能和素质。珠海市总工会充分发挥职工思想政治讲师团、心理疏导讲师团和工会法律顾问团作用,为职工举办100多场讲座。

  三是拓展义工、社工服务新平台。省总工会牵头成立广东省职工服务类社会组织联合会,服务、团结、支持、联系职工服务类社会组织、机构以及专业人士开展面向职工的各种公益性服务和活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推动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中山市总工会着力打造工会义工服务品牌,进一步壮大工会义工队伍,拓宽义工服务领域。东莞市总工会建立“工会社工站”,借助社工服务,传递工会温暖,关心职工身心健康,将矛盾、压力化解在无形之中。

  四是拓展职工(会员)代表常态化履职新平台。云浮市总工会设立五级“一中心一室”,把工会各项业务集中在职工服务中心和职工(会员)代表工作室,全天候全方位为职工群众和会员服务。

  数说

  3亿元

  到目前为止,全省工会法律服务律师团已为职工办理法律援助案件4858宗,涉及职工1.5万人,为职工挽回经济损失近3亿元。

  2.23亿元

  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全省有1.7万多名工会干部深入到5.1万家企业调研,投入资金2.23亿元(其中省总工会投入5940多万元),为企业排忧为职工解难。

  2656.38万人

  目前,全省已有基层工会委员会23.23万个,其中企业工会委员会19.68万个,占84%;全省工会会员2656.38万人,其中企业工会会员2333.99万人,占87%。

  11000人

  各地工会大力培训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队伍,到目前为止,全省已聘请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11000多人;全省已组建工会的企业有70.5%建立了工资集体协商制度,86.8%的世界500强在粤企业建立了工资集体协商制度。

  3000家

  以非公有制企业为工作重点,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在广州、深圳、佛山推进企业工会主席民主选举工作。目前实行直接选举工会主席的基层工会委员会有3000多家。

  ■访谈

  广东省总工会常务副主席陈宗文:

  “四个一万”让工会更贴近职工

  近日,广东省总工会常务副主席陈宗文接受南方日报专访,畅谈了广东省工会系统所推行的“四个一万”工程情况。他表示,省总工会将认真总结经验、巩固已有成果,抓实在、办实事、得实效,把“四个一万”工程、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推向深入,努力构建服务职工的长效机制,努力构建枢纽型组织。

  目的 改作风解决职工实际问题

  南方日报:我省工会系统开展“四个一万”工程的目的是什么?

  陈宗文:推进“四个一万”工程,主要目的是为职工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推动解决实际问题。各级工会将对活动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门别类,能够马上解决的问题,不等不靠不拖,及时推动解决并进行跟踪;需要长远考虑的问题,积极进行沟通协调,推动研究制定相关措施,并把问题解决得如何作为衡量活动是否收到成效以及成效大小的重要标准。做到活动开展到哪里,问题就解决到哪里,哪里开展活动,哪里就有新变化,以实际行动取信于职工。

  省总工会要求各级工会紧紧围绕党和政府关注的重点、职工群众面临的难点、社会发展进步的热点安排和部署工作,把帮助困难职工、异地务工人员和劳务派遣工解决生产生活困难放在突出位置,推动就业、收入、社保、住房、医疗、教育等涉及职工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解决,真正让职工群众得到实惠。不断下移工作重心,把人力、财力、物力向基层倾斜,夯实基层工作,增强基层活力,努力使工会基层组织网络覆盖全体职工,使工会各项工作惠及全体职工。

  机制服务职工将制度化

  南方日报:开展“四个一万”工程是短期内的举措吗?如何建立长效机制?

  陈宗文:开展“四个一万”工程、服务职工活动不是一时之举、短期之策,而是一项长期性任务、经常性工作,其重点是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做到坚持不懈。

  一是推动联系点工作制度化、常态化。通过开设微博、电子信箱,建立领导干部接待日、联系点等方式,定期走访企业和职工,进一步密切同职工群众的联系。按照“工会组织亮牌子、工会主席亮身份”的要求,促进工会组织与职工群众“零距离”接触。

  二是强化调查研究制度。对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工会干部赴基层调研作出规划安排,每年确保有一定时间深入基层,围绕党政大局、工会工作重点难点问题和职工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深入开展调研,掌握第一手材料,全面真实反映职工群众的呼声,促进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的解决。

  三是实现服务职工工作网络化。推动全省帮扶中心(站、点)转型升级为职工服务中心,完成县级以上工会帮扶中心的规范化建设,构建以地级市职工服务中心为骨干,县(区)级服务中心为支撑,乡镇(街道)、村(社区)和企业服务站、点为基础的五级职工服务工作网络。

  四是健全协调劳资矛盾预警机制。加大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和特殊职工群体不稳定因素的调研排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防患于未然;积极协助党政妥善处理职工集体劳动争议事件;继续深化落实“接触、引导、利用、改造”的工作方针,完善地方工会与有关部门的信息沟通协调机制。

  五是加强维权机制建设。努力把工会法律服务律师团作为工会为职工服务的品牌做实叫响,进一步加大法律援助、法律咨询等工作的力度。牢牢抓住劳动合同、集体合同、职代会这三个关键环节,推动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

  目标加快建设枢纽型组织

  南方日报:省第十一次党代会要求:要深化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培育发展和规范管理社会组织,创新人民团体的活动方式,构建枢纽型社会组织体系。这对工会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陈宗文:这要求工会系统在加快建设枢纽型组织上下功夫。发挥广东省职工服务类社会组织联合会的枢纽作用,积极参与创新社会管理。

  一方面,按照法律和章程要求,履行好社会服务职能,着力在组织、引导、服务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上下功夫;另一方面,找准枢纽型组织的新定位,不断增强对职工服务类社会组织的凝聚力和带动力,着力构建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体系。以服务职工群众为出发点,以培育发展、规范引导职工服务类社会组织发挥作用为着力点,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主线,立足工会组织特点和优势,坚持凝聚职工群众与引导社会组织并重,生产企业与生活场所并重,经济诉求与社会诉求并重,户籍职工与异地务工人员并重,充分发挥工会在联系社会组织、提供社会服务、协调社会利益、化解社会矛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针对社会组织快速发育和我省开展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改革试点的新情况,主动与政府有关部门联系沟通,对登记成立的涉及职工维权的社会组织严格把关。

  • 点赞(0
  • 反对(0
  • 举报(0
  • 收藏(0
  • 分享(11
评论(0)

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