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昌银:从乡村泥瓦匠到建筑企业家

2014-01-09 255 0
核心提示:编者按:   改革开放三十五年,沧桑巨变,命运浮沉。这是一个国家命运发生巨变的三十五年,是一个社会实现长足进步的三十五年

 编者按:

  改革开放三十五年,沧桑巨变,命运浮沉。这是一个国家命运发生巨变的三十五年,是一个社会实现长足进步的三十五年,亦是个体于时代洪流中寻找机会浮木的三十五年;而若将这三十五年的改革成果折射在南通华新建工集团董事长陶昌银身上,便是一个乡村瓦匠成长为建筑企业家的个体奋斗史。

  陶昌银是时代弄潮儿,他以敏锐的嗅觉,长远的眼光,果断的作风,怀抱一颗党员的赤子之心,响应改革号召,捕捉时机,和共和国同生共长。

  他资历深厚,拥有四十多年的施工企业高管经历;

  他长袖善舞,靠自己一手打造出了两个特级资质企业的辉煌;

  他勤学不怠,始终用现代化发展和管理理念助推企业全面发展,带领员工走向致富之路;

  他老当益壮,勇担责任,高度关注社会和行业发展问题;

  他就是南通华新建工集团董事长陶昌银。

  岁月如歌,征程似锦;风雨兼程,沧桑巨变。自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至今已有35周年,从简陋单一的土屋草棚,到雄伟壮观的摩天大厦,从村寨屋舍,到彰显现代风格的大型城市公建,陶昌银见证了时代巨大变迁,奏响了社会发展的乐章。勤劳、淳朴的陶昌银带领华新人用双手、汗水和智慧浇铸出的一幢幢雄伟的建筑物,描绘了南通华新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一幅幅精彩的发展画卷。它记录着陶昌银奋斗的足迹、企业成长的轨迹,也生动诠释了时代跨越发展的真谛。

  一路行进一路歌

  1958年10月,小小少年陶昌银进了房产公司,当了一名小瓦匠。盖楼少不了泥瓦匠,手中的瓦刀凝聚了少年陶昌银对未来的全部理想和期望。

  陶昌银在房产公司一干就是十一年。那年头房产公司不盖房,负责管理从有产阶层手里没收来的所谓“公房”,下属施工队的任务也就是修修补补拾拾漏,拆了东墙补西墙。房产公司给了陶昌银人生道路的启蒙,却不能帮助陶昌银实现人生理想。

  1969年,26岁的陶昌银血气方刚,怀里揣着借来的500元钱,邀集了60个匠人,在有关部门的扶持下,自立门户,办起了“海安城建站”。他带着几十个志同道合的伙伴,栉风沐雨,靠着瓦刀、泥桶、拖车,走东家、进西家、修民房、砌灶台,开始了自己的创业路。他们边干边琢磨,凭借着“三顾茅庐”的韧劲,拜师学艺,终于技能渐增,水平见长。

  就这样靠着苦干、耐性和一腔青春的热血,建筑队踏上了成长之路,逐渐步入正轨。1970年1月1日,陶昌银接下了海安县磷肥厂工程;1974年,为县农业局建四层的办公楼,这是城建站有生以来第一次建多层,他们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了施工任务。此后,陶昌银还承建了苏中苏北第一流县城电影院和百货大楼,其施工速度、工程质量受到一致赞扬。

  海安十年的艰苦奋斗,陶昌银从无到有,白手起家,打下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创下了属于自己的公司,积累了一定产业。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党的富民政策给全国人民带来了改革开放的讯息,改革的春风吹得人心花怒放,也给陶昌银吹来了希望。蛟龙岂是池中物,在家乡打拼多年后,羽翼渐丰的他,不再满足于家乡的小打小闹,他渴望离开家乡狭小的天空,飞向远方寻求发展,就像他自己说的:“蹲在家门口找饭吃,只能混个半饥不饱,有本事的要走出去,抢外面的市场。”

  1980年,城建站更名为“海安县第二建筑工程公司”,陶昌银拉起200余人的施工队伍离开家乡去了新疆,要到茫茫戈壁滩上去掘企业的“第一桶金”,正式吹响了进军全国建筑市场的号角。

  克拉玛依——大漠深处的不毛之地,是陶昌银走出家门的首战点。陶昌银从祖国最东部的小城来到祖国最西部的茫茫戈壁滩,对他来说,这是一个遥远而又陌生的地方,但这里环境的恶劣、创业的艰苦并不能让他们怯懦,他们要在这里打响企业“走出去闯天下”的第一枪,他们要在这片土地上为梦想而战。

  克拉玛依采油二厂基建工程,任务大、时间紧、要求高,众多的建筑行业向这里投来倾慕的目光。在陶昌银来之前,已有七八家建筑队伍来这里洽谈过、施工过,但最终都未能占领这块吸引人的阵地。对于这个“难攻难守”的堡垒,陶昌银不仅成功攻下了它,而且以惊人的速度和无可挑剔的质量,一举拿下了5个优良工程奖杯。

  戈壁滩的风沙与烈日,让人联想起太上老君的八卦炉,这个练就齐天大圣火眼金睛的地方,同样磨炼着陶昌银的钢铁意志,以及不断成熟的技能和强大的信心。也正是在建设石油城的战斗中,他带领的建筑大军获得了“铁军”的美名。

  • 点赞(0
  • 反对(0
  • 举报(0
  • 收藏(0
  • 分享(8
评论(0)

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