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更好的设计更好的乡村

2014-05-30 129 0
核心提示:城市化背景下的小城镇建设具有高度复杂性,既不能脱离城市自成体系,又不能照搬城市开发的逻辑。新型的城镇规划设计越来越需要与

城市化背景下的小城镇建设具有高度复杂性,既不能脱离城市自成体系,又不能照搬城市开发的逻辑。新型的城镇规划设计越来越需要与城市互动,农民的角色和生存方式也已然发生改变。
  华高莱斯国际地产顾问(北京)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李忠认为,国家的政策动向,国外的先进理念,中国农村空间开发的实际情况等综合因素正在影响着小城镇建设的解决思路,这也是诸多城市开发和策划运营者最为关注且亟须解决的问题。“设计因素在小城镇发展中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力。”李忠说。
  千城一面蔓延至“千村一面”
  近20年的大拆大建使一些城市丧失了文化个性,被改造成千城一面。而伴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和旧村改造的广泛流行,千城一面的思维和做法正在向农村蔓延。一些地方把建城市一样的房屋,过城里人一样的生活当成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一味地强调大干快上,推倒重来。有些地方的新农村建设一味地模仿城市,将城市规划建设中并不科学合理的方式简单套用到乡村规划建设中来,建成的新村被规划得整齐划一,完全感受不到乡村气息。在大拆大建的推土机下,很多蕴含着丰富农耕文化元素的文物古迹顷刻崩溃,原本风土人情味浓郁的乡村瞬间变得城不像城,村不像村。
  “旧村改造,提高农民生活和居住质量是好事,但如何防止重蹈城市大拆大建之覆辙,出现‘万村一貌’的境况,值得警惕和深思。”李忠说,“中国有特色的农村很多,所以我们要解决的不是‘特’的问题,而是‘知’的问题。《舌尖上的中国》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借助新媒体手段来引导大家去完成‘知’,从而促进当地城镇发展。”
  人的创造性活动
  是塑造“一村一貌”的关键
  一项数据显示,过去10年间,中国自然村以每天250个的速度消失。这似乎是符合逻辑的,因为更多的人愿意住在大城市之中。
  李忠认为,这也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经阶段。“19世纪的英国及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日本都出现过城市过密和乡村衰退的问题,我们的今天只是在重复发达国家的昨天。以中国台湾为例,中国台湾农村非常有魅力,但是人口流失十分严重。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参考发达地区的解决方式。”
  不难发现,重塑乡村风貌,找回乡村活力,保持地区经济活力是他们解决这一问题的共同路径。“这里的‘貌’是将人的创造性活动叠加于自然景观之上的综合体,既包括聚落布局和形态这种主要的物质人文景观,也包括社会、经济和精神的内在相互作用。往往表现为一定地域人群所创造出的村落文化的空间形象,在村落中形成较强的可识别性和可印象性。”李忠将塑造和延续乡村风貌的关键归结于人,“如何把人留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而将知识回归农村是重塑农村风貌的核心问题。”
  李忠介绍了位于中国台湾南投县的桃米里这样一个传统农业村落的探索发展过程。1999年的“9·21”地震中,桃米里成为重灾区,其长久以来的传统农村产业没落,人口外流等尴尬暴露出来。在NGO组织“新故乡文教基金会”的带领下,桃米里开展了灾后自救及重建工作:通过搭建“纸教堂”构建社区居民的精神原点;建设护溪工程,重塑村民家园意识;挖掘乡村有利因素,重塑产业基础。“这个案例呈现了以农业为依托,发展第四级产业,保持乡村风貌,从而发展社区组织,统一村民的共同意愿,最终留住了村民,发展了特色产业,让乡村重新焕发出活力。”李忠说。
  借助艺术为乡村重注活力的日本濑户内也是一个很好的案例。濑户内曾有着发达的渔业,但是近年来面临着严重的人口老化和产业不济的问题。当地通过植入濑户内国际艺术节树立了鲜明的特色,现代美术家、建筑师和当地居民相互协力,创造了一个地区与世界沟通的好机会,最终让乡村回归了原始的活力。
  独特设计成就“一村一品”
  “一村一品”运动起源于日本大分县,其创始人平松守彦提出将一个村子或一个地区值得骄傲的东西,如已有的土特产品和旅游资源,哪怕是一首民谣都行,开发成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能叫得响的产品。
  在“一村一品”运动中,每个乡村都能发掘出自己的特色,有以草莓为特色的乡村,有以茶文化为特色的乡村,甚至有以看星星为特色的乡村。“这些‘品’是一个村的特色资源的体现,如今已深入演变为一种文化,一项旅游。通过深入研究,提升产品品质,靠质量打造产品知名度。”李忠认为,“一村一品”并不是简单的开发产品的运动,对村落独特街区的建设也很有成效。
  以日本长野县南木曾町的妻笼驿站为例,这里古时曾经是官道上的驿站之一,车水马龙,繁华一时。但自从铁路交通发达之后就一蹶不振,人口大量外移。然而近年来,每年都有超过60万的观光客涌入妻笼,带来为数可观的观光收入。原因就在于妻笼居民致力于维护旧有驿站景观,成功地把妻笼变成充满历史风情的观光据点。这种妻笼模式的造町(村、里)方法,已成为日本全国各地争相仿效的对象。此外,“越后妻有艺术祭”(亚洲地区最成功的公共艺术节庆典范)也邀请国际艺术家结合当地空间设计作品,所有的艺术作品必须雇佣当地农民参与,从而增加当地的就业。
  “我们的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李忠认为,与景点打造相比景点宣传更加重要,这就需要去设计营销的策略。“只有将设计真正融入乡村,才能获得独特的体验魅力。”

  • 点赞(0
  • 反对(0
  • 举报(0
  • 收藏(0
  • 分享(8
评论(0)

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