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建成:做“减法”的设计师

2014-06-03 133 0
核心提示:  他是空间设计界的标杆性人物,他先后在广州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任教,长期从事空间设计的教学、研究和实践,他在上世纪九


  他是空间设计界的标杆性人物,他先后在广州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任教,长期从事空间设计的教学、研究和实践,他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已经赫赫有名,曾先后两次主持中国馆的空间设计,包括2005年日本爱知世博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他,就是黄建成。
  社会实践与学院教育相结合
  黄建成拥有设计师和教授双重身份。他在广州美术学院任教16年,在中央美术学院任教9年。对于黄建成来说,设计专业背景再加上有设计教育的学院平台,这是一种最佳的组合方式,在他看来,把社会实践与学院式教育两种结合起来是最理想的状态。
  黄建成的团队有三四十个人,是一个复合型的结构。他认为对于职业设计师来说,他们解决问题的方式精准,而对于研究型的人才,他们能与项目保持一定的距离,能从内在学术的规律性考虑,这样研究团队和执行团队齐头并进,复合型的结构会有更好的创造力。他指出,他们不像有些纯执行团队只会进入设计机器的状态,进行批发式地设计,不断地复制。
  如果仅是一名设计师,可能主要考虑的是市场的接受度,消化程度等,而在学校教学则可以不考虑商业目的,鼓励学生做到极致,做到前瞻性。黄建成就希望把最前瞻的理念融入设计之中。他也希望能把最前沿的实践方法引入院校,同时站在设计文化、社会场域的大背景中研究和反思设计生态的种种问题,与设计界同仁和师生共同促进当代空间设计的发展。
  不过学院式的教育一方面要吸取知识,另一方面也要参与社会实践。黄建成认为,设计需要切身了解客户的需求,追求共性的东西,所以学生要走出校园与社会对接,并且及时把教学案例用到社会实践之中。
  将空间整合设计一体化
  在黄建成看来,中国内地真正有现代意义的空间设计只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不仅基础薄弱,而且专业性、系统性都有所欠缺。不过近几年,空间设计也有快速的发展和积累,进步也是非常明显的。
  中国超大规模、超快速度的建造浪潮和城市化给设计师提供了海量的设计机会,但是设计师在政府意志和资本力量面前似乎也显得脆弱不堪,似乎都是听令而行的“化妆师”,因此出现了很多程式化的设计。
  对此黄建成强调,设计师自身应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尊重艺术创作自身的规律,放慢节奏进行斟酌、调研、积累,做一个与历史、文化相对应的视觉形态的生成,这是最好的模式。
  在这种浮躁的局面下,黄建成说:“自己现在宁愿少参与一些项目,少设计一些,也希望对设计本体进行更多的研究,同时探索新的设计实现路径。”比如正在与日本建筑设计大师矶崎新合作的湖南省博物馆的改造计划中,他的空间设计团队与矶崎新的建筑改造团队在前期就进行紧密合作,避免了日后常规的内部空间的整体设计要同既有建筑衔接的难题。
  “空间设计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真正的空间整合设计要做成一体化设计,即从大的建筑景观规划到最后一根牙签的设计都要由这个团队完成。”黄建成补充道。
  设计师应放下包袱
  上海世博会的时候,黄建成曾与荷兰设计师考斯曼(Herman Kossmann)合作设计“城市人”主题馆,最近又与日本建筑师矶崎新合作湖南省美术馆的改造和空间一体化设计。
  与国外不同风格的设计师相比,在设计理念、工作状态及工作习惯上,他认为最大的区别就是,相比于中国设计师而言,外国设计师考虑设计之外的因素很少。对此,黄建成表示:“我们中国设计师可能会有很多包袱,比如业主的意见和视野对于设计的指向性意见强,还有来自于中国悠久的文化,当然文化是好事,但深厚的文化可能会造成我们的思维定式,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做起来不轻松,同等情况下,外国设计师会更回归到设计的本体来做设计。”
  最近一年,黄建成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筹备了一次艺术展。他说:“展览用装置化的视觉形态来转化团队对设计、艺术及文化的思考,是一次对十年来自己和团队的回顾和总结的契机,是对设计与社会、艺术、市场资本等诸多关系的一个思考,同时希望将接地气更好地融入到作品中来。”
  “现在社会中的设计师容易进入工业化的程序化和批发式设计的漩涡,导致没有个性和特点,但是设计师要有个性,虽然被社会的漩涡裹挟着,但也要把握自己,也要有所追求。”黄建成最后强调。
 

  • 点赞(0
  • 反对(0
  • 举报(0
  • 收藏(0
  • 分享(12
评论(0)

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