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发改委:加快上海市域(郊)铁路规划建设

2020-12-31 503 0
核心提示:发展市域(郊)铁路是推动长三角率先形成新发展格局的先手棋,是优化特大型城市市域空间新格局的突破口,也是上海全面深化“五个中心”建设、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重要支撑。

  发展市域(郊)铁路是推动长三角率先形成新发展格局的先手棋,是优化特大型城市市域空间新格局的突破口,也是上海全面深化“五个中心”建设、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重要支撑。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专题会议,全面部署三大区域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建设,整体推进三大区域轨道上的城市群、都市圈发展。

一、加快市域(郊)铁路规划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上海市正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和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市域(郊)铁路发展规划编制研究,加强路地对接、不断巩固形成合作共识,扎实有序推进重大城际、市域(郊)铁路项目建设。

截止2019年底,上海已有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17条,里程705公里,车站415座,工作日日均客流超过1200万乘次,成为市民公交出行的首选方式,2021年运营里程将超过800公里,第三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内项目建成后规模将进一步超过1000公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任务基本完成,重点任务将转向保障运营安全和均衡客流、补齐短板、提质增效等方面。同时,随着新的国家战略的落地实施,以地铁、轻轨为主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将越来越难以适应新时代城市发展要求,迫切需要加快市域(郊)铁路规划建设,为上海推进新一轮城市发展和引领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提供支撑。

1、加快市域(郊)铁路规划建设是贯彻落实国家战略、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支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建设“轨道上的长三角”。国家发改委已出台加快发展市域(郊)铁路的指导意见。上海加快推进市域(郊)铁路规划建设,有利于充分发挥交通先导作用,增强省际交通通道的能力和功能,为促进区域资源要素高效流通、引导都市圈融合发展、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2、加快市域(郊)铁路规划建设是缓解当前城市发展主要问题瓶颈的现实举措。当前,上海城市发展面临着人口老龄化、产业转型压力、环境资源约束等瓶颈,市域(郊)铁路能够密切中心城与新城、毗邻城市等相互之间的联系,有利于优化市域及都市圈范围内长距离交通出行结构,缓解拥堵、促进节能减排;有利于提升中心城区经济密度和能级,在都市圈和城市群范围内形成梯度发展的产业布局和产业链;有利于围绕交通通道合理布局养老安老、医疗保健等社会事业基础设施,改善服务品质,提升服务水平。

3、加快市域(郊)铁路规划建设是优化特大型城市功能布局、完善多层次交通出行体系的有效途径。2017年底,国务院批复上海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提出构建“一主、两轴、四翼;多廊、多核、多圈”的市域总体空间规划结构。市域(郊)铁路属于全市“一网多模式”轨道交通网络中的市域(郊)网络,可以通过快速交通走廊改变城市蔓延发展模式,支撑全市域多核空间布局的形成和自贸区新片区等重点地区的发展,通过与国铁互联互通,并在国铁系统与城市轨道交通(地铁)系统之间形成衔接网络,可以填补市域交通空白,完善城市交通系统功能层次。

二、市域(郊)铁路发展面临部分挑战

今后一段时期,是上海深入贯彻国家战略要求,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和自贸区新片区建设,加快卓越的全球城市和社会主义国际大都市建设的重要时期。上海市域(郊)铁路发展应以城市总体规划为基础,充分借鉴国内外城市的发展经验,努力提升市域线网的服务辐射功能和网络化程度,形成与城市发展目标相匹配的轨道交通网络。但目前市域(郊)铁路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在项目推进和对接的过程中需要深化一些内容:

1、推动市域铁路独立成网。目前的市域线网络中,利用国铁线路和轨道快线占据了大部分骨干通道。其中,国铁线路功能复合但总体能力不足,在实践中,由于国铁本身的客流需要,可用于开行市域列车的能力十分有限。而上海普速铁路多采用朝发夕至的运输组织方式,与城市早晩高峰的通勤客流也存在需求冲突。轨道快线不能与市域(郊)铁路互联互通,市域(郊)铁路本身的网络功能和对外功能仍待提升,需要具备独立成网的条件。

2、加快市域(郊)铁路线网落地。目前的市域线网络为城市总规层面的规划,大部分线路为示意性的规划通道,部分线路仅明确了大致走向,对外衔接线路因涉及跨省对接,目前仅表述了对接的意向,需要加快推动相关项目的方案落地,为长三角区域轨道交通线路的规划对接、项目对接提供条件。

3、加快市域铁路网络化研究。互联互通是城市铁路网络的重要特点之一,目前的市域(郊)铁路网络重在线路布局,尚未涉及控制中心、票务清分、车辆检修基地、主变电所等全网共享设施的考虑。由于线路间互联互通的主客流方向、网络层面运输组织的合理性、调度控制中心对全网线路的管理方式等,与互通节点规模、车辆基地数量区位、控制中心规模等都有密切关系,机场联络线、嘉闵线等近期建设项目已在可行性研究中考虑近期项目的网络共享需求,并对车辆基地等占地较大的网络性设施加强用地控制。在此基础上,需要对全网相关设施的总体规模和布局深化研究。

三、加快市域(郊)铁路规划建设需要继续做好以下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上海要以排头兵的姿态和先行者的担当,勇挑最重的担子、敢啃最硬的骨头,奋力创造新时代新奇迹。上海是我国最早提出并建设市域(郊)铁路的城市之一,并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中率先布局了市域(郊)铁路网络,上海有基础、有优势、也有责任在推进我国市域(郊)铁路发展方面积极探索、率先突破。

1、理顺体制机制。良好的体制机制是促进市域(郊)铁路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一是加强与国铁的联系合作。推动市域(郊)铁路发展既要规划好新线路,也要用好既有铁路。上海在路地合作方面已有金山铁路成功案例,要在此基础上继续深化合作,用好国铁线路、站场、车辆维修、运营服务等资源,联通票务系统,合力推动既有铁路提供公交化运营服务,以及国铁网络与市域(郊)铁路网的互联互通。二是深化与相邻省市一体化合作。在共同开展规划编制的基础上,围绕跨省运营,推进项目建设、互通运营等方面的研究。三是完善本市推进机制。健全多层次协调机制和常态化的工作调度机制,在投融资机制、运营考核和补贴、站场周边综合开发等方面加强研究,完善机制体制,保障市域(郊)铁路发展。

2、完善规划方案。科学的规划是指导和引领市域(郊)铁路发展的重要依据。一是准确把握市域(郊)铁路的功能定位,厘清城市轨道交通(地铁)、市域(郊)铁路、国铁的适用范围。二是健全技术标准体系,明确市域(郊)铁路的建设标准和运营服务标准。三是加强对重点地区的服务和与周边地区的对接,围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自贸区新片区等重点区域以及江浙两省交通对接需求,形成服务上海市和长三角城市群的市域(郊)铁路网络。

3、加快启动建设。尽快启动建设一批项目,锚固重要的网络节点:一是机场联络线已开工建设,并正在加紧推进嘉闵线的前期工作,形成“一纵一横”的市域(郊)铁路骨架,并推动机场联络线南站支线规划建设,实现与国铁网络互联互通。二是结合近期浦东枢纽、新杨行站、松江南站等国铁车站的建设,同步实施相关规划市域(郊)铁路线路的预留设施。三是根据规划要求和发展需要,研究启动浦东铁路一期复线化、南何支线等既有铁路改造工程,利用好既有国铁线路和场站设施,完善轨道交通网络功能布局。

 

  • 点赞(0
  • 反对(0
  • 举报(0
  • 收藏(0
  • 分享(12
评论(0)

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