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前所述,中国钢铁行业是否存在产能过剩,和如果存在过剩现象,过剩的程度究竟如何,由于本身缺乏权威的可靠产能数据,仅仅依靠所谓的“产能利用率”来进行评判,难以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中国以投资为主要动力的经济增长模式,以及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仍然较低的特殊国情,使钢材生产和消费结构均有别于美日欧等钢铁大国;而中国钢铁行业布局分散、集中度低的特征,也使得国外钢铁行业产能评判标准在中国并不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因此,笔者以为,判断国内钢铁行业是否存在产能过剩,不妨跳出“产能利用率”这一本身就存在争议的话题,以行业盈利水平作为突破点,来分析钢铁行业产能过剩与否的真相。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影响商品价格的最重要因素,往往并不是成本,而是供求关系。当供大于求时,即使商品自身的成本很高,往往也会由于缺乏需求,迫使商家只能选择降价销售甚至亏本销售;当供小于求时,即使商品自身的成本很低,往往也可以售出超过成本数倍乃至数十倍的“天价”。就商品生产者而言,当其提供的商品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时,企业将可能面临利润下滑乃至亏损的局面,而当其提供的商品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时,企业利润则可能大幅增长。以此类推,一个产能过剩、产量过剩、产品供过于求的行业,在市场交易中必然难以掌握主动权,缺乏议价能力,难以保障其盈利,甚至不排除陷入亏损状态的可能。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低利润乃至亏损的行业未必就是产能过剩的行业,但产能过剩的行业,却基本难以摆脱利润下滑乃至亏损的结局。
回顾中国钢铁工业近年来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伴随着中国钢铁产量的快速增长、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产品种类的日益齐全,钢铁行业的盈利水平却是每况愈下。2003年以来随着粗钢产量的持续增长,钢铁行业销售利润率却不断下滑,尤其是2008年以后下跌速度加快,至2012年已经跌落至1.73%。2013年前十月,钢铁行业利润率虽有所回升,但也仅为1.95%。而2008年以后钢材价格指数也呈波动下滑的态势,至2013年10月基本跌回到1994年水平。产量越多,价格越低,利润越薄,似乎已经成为2008年以来困扰整个钢铁行业却始终无法解决的难题。
不仅如此,钢铁行业还存在一种奇特的现象,即处于行业领先位置、本应当最具有竞争力的重点大中型企业,其盈利能力反而还低于整个钢铁行业的平均水平。重点大中型企业的粗钢产量明显高于非重点中小企业,但是高产量却并未保障其高利润,从2008年起,钢铁行业内重点大中型企业的销售利润率就低于行业平均水平,2012年更跌至0.04%的历史最低位,吨钢利润仅为2.6元(中钢协数据),而2013年前十月,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的吨钢利润甚至跌至0.84元,不及一瓶矿泉水。
与行业内其他中小型企业相比,重点大中型企业在资金实力、产能规模、装备技术水平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部分企业依靠发展非钢产业获得了新的利润增长点(如广钢旗下会展服务、餐饮服务等非钢产业占业务总量比例已经超过50%,武钢计划 “十二五”期间投资390亿元发展养猪等非钢产业),且多为地方纳税大户,能够获得政府在土地、资源、财税乃至销售渠道等方面的支持(如2012年7月河南省安阳市政府专门为安钢集团组织产需对接洽谈会,协助该企业与32家客户签订购销合同),部分企业还从地方政府直接获得巨额财政补贴,按理说应当是带动行业盈利水平提高的主要力量,但事实却并非如此,重点大中型企业反而成为拉低钢铁行业整体盈利水平的推手。
综上所述,近年来钢铁行业整体盈利能力显著下滑,尤其是重点大中型企业利润水平每况愈下,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如果说少数几家或十几家企业盈利能力减弱,还可能是由于自身经营不善、成本控制不力、产品缺乏竞争力等各种个别因素所致,那么整个行业盈利能力下滑,甚至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近百家大中型企业盈利能力下滑最快,那只能说明整个行业出现了普遍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