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力推新材料产业标准化
以新材料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在成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各国高度重视新材料的开发应用。但是,我国的材料标准体系仍以传统材料标准为主,新材料产业标准体系尚未建立,关键标准前期研究、技术攻关相对不足,标准制定所需的工艺参数、材料性能等基础数据缺乏。
7月5日,工信部发布了《新材料产业标准化工作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提出到2015年,要完成200项重点标准制修订工作,立项并启动300项新材料标准研制,开展50项重点标准预研究,争取覆盖“十二五”规划提出的400个重点新材料产品,基本形成重点领域发展急需的、具有创新成果和国际水平的重要技术标准体系;新材料国际标准化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提出20项新材料国际标准提案,推进若干国际标准的立项和制定,在稀土新材料、稀贵金属材料等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新材料产业的标准协调性进一步增强,实现产品标准、方法标准、基础标准的相互配套、紧密衔接。力争通过3年的努力,建立起一个与新材料产业发展相适应,并具有一定前瞻性的新材料产业标准体系。
在重点任务方面,《计划》列出了六大领域,包括:
特种金属功能材料。积极推动高纯金属及靶材、稀贵金属、储能材料、新型半导体材料、新一代非晶材料、精细合金等重点标准制修订工作,成套、成体系制定并发布稀土永磁、发光等功能材料标准,抓紧研制材料性能测试、成分分析、标准样品等基础和方法标准。完成催化材料、靶材等40项重点新材料标准制修订工作,提出80项重点标准研制计划,开展5项重点标准预研究。
高端金属结构材料。重点研制高温合金及耐蚀合金、耐蚀钢、特种不锈钢、工模具钢、轴承钢、齿轮钢,轨道交通用铝合金、特种镁合金及钛合金等产品标准,进一步完善金属材料超声探伤、无损检测、力学试验等配套基础和方法标准。完成核电用钢、耐蚀合金、钛合金等30项重点新材料标准制修订工作,提出40项重点标准研制计划。
先进高分子材料。制定和发布丁基橡胶等特种橡胶及专用助剂、聚酰胺等工程塑料及制品、电池隔膜、光学功能薄膜、特种分离膜及组件、环境友好型涂料以及功能性化学品等一批重点产品标准,完成测定方法、通用技术条件、应用规范等配套标准制修订。完成功能薄膜、特种橡胶等领域65项重点新材料标准制修订工作,提出110项重点标准研制计划。
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重点研制电光陶瓷、压电陶瓷、碳化硅陶瓷等先进陶瓷,微晶玻璃、高纯石英玻璃及专用原料,闪烁晶体、激光晶体等产品标准,加快材料杂质检测、试验方法等配套标准制修订步伐,强化配套标准研制。完成特种玻璃、氮化硅陶瓷材料等领域50项重点新材料标准制修订工作,提出30项重点标准研制计划,开展5项重点标准预研究。
高性能复合材料。制定和完善碳纤维、玄武岩纤维等高性能纤维标准,加快制定发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相关标准,积极研制树脂基、陶瓷基复合材料制品标准,研究复合材料分类方法标准、性能测试标准、专用原料标准等配套标准。完成高端玻璃增强纤维等10项重点新材料标准制修订工作,提出30项重点标准研制计划,开展10项标准预研究。
前沿新材料。及时开展前沿领域标准预研究工作,协调、优化关键技术指标,重点围绕纳米粉体材料、石墨烯、超导材料及原料、生物材料及制品、智能材料等产品,完成5项重点新材料标准研制工作,提出10项重点标准研制计划,开展30项标准预研究,紧密跟踪国际新材料技术标准的发展趋势,提前做好标准布局。
另外,《计划》还提出,以高强钢筋、功能性膜材料、特种玻璃、稀有金属材料、稀土功能材料、复合材料等领域标准为枢纽,面向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等领域对新材料的需求,构建上下游联合、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标准制修订和实施机制,提高新材料标准适用性,充分发挥标准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选择重点新材料领域,在部分有条件的地区,开展重点新材料标准应用示范专项工程。依托部省合作机制,积极推动地方新材料标准化工作,以新材料标准为依据,探索开展新材料产品认定达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