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5年攻克世界难题

2014-07-28 134 0
核心提示:湍河渡槽工程作为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第一个大型控制性工程,是世界上目前最大的U形渡槽工程。又因其极具观赏价值,被誉为千里干渠

湍河渡槽工程作为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第一个大型控制性工程,是世界上目前最大的“U”形渡槽工程。又因其极具观赏价值,被誉为“千里干渠第一跨”。
  清澈的丹江水一路向北,经过漫长的旅行,流入寻常百姓家,这期间,最需要征服的就是工程中的一道道技术难关。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主体工程全线贯通,通水时间日益临近,记者实地探访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现场,看施工人员如何攻克一个个世界难题,确保南水入津门。
  5年攻克世界难题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河南淅川县的陶岔渠首出发,一路前行,但膨胀土的存在却放缓了南水前行的速度。从渠首到天津,全长1000多公里的中线干线工程,有近400公里的渠道要穿越膨胀土地区。膨胀土是世界性的技术难题。在膨胀土上修渠,这种土会反复地遇水膨胀,失水收缩,造成渠道垮塌。为了攻克这个难关,专家组进行了10多年的研究,单是现场试验就长达5年。直到2011年8月,施工方案才最终确定下来——把膨胀土换填成水泥改性土,在膨胀土中加入水泥,改变了膨胀土“遇水膨胀,失水收缩”的性质。
  10月通水进入“倒计时”
  南水继续前行,要经过方城县,方城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是南阳盆地的“北大门”,方城段是整个中线地质条件最复杂的地段,这也是方城段6标工程的所在地。方城段6标渠道全长7.55公里,跨渠建筑物10座,其中有3座倒虹吸工程。记者在现场看到,白河倒虹吸工程采用河床下埋管、两管一联式设计,共4道管涵,单孔管涵内两辆大货车可并排轻松通过。据了解,倒虹吸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比较大的控制性工程,工程利用渠道里水流自身的压力,从进口进入河底,然后再从出口出来,这样既保证了河流的正常的输水、灌溉、泄洪要求,又保证了水质的要求。目前,主体工程已经完工,基本已能保证10月份通水的要求。

  • 点赞(0
  • 反对(0
  • 举报(0
  • 收藏(0
  • 分享(4
评论(0)

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