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的形式很多,按桩的受力状态分类有端承桩和摩擦桩。端承桩是将上部建筑物的荷载通过桩传给埋藏较深的坚硬土层。在我国的广州、深圳、香港等地,高层建筑一般采用端承桩,桩端支承在基岩上。端承桩的沉降量极小,桩侧摩擦力可略去不计。摩擦桩是通过桩身周围的摩擦力将上部建筑物的荷载传给地基。在我国的上海、天津等沿海地区,地基土常为淤泥质、粘土质或砂质上层,一般采用摩擦桩。为了控制建筑物的沉降量,摩擦桩的桩端应坐落在相对较好的土层(称为桩端持力层)上,摩擦桩的承载力由桩侧摩擦力和桩端阻力两部分所组成,纯摩擦桩一般不能用于高层建筑中。
按桩的材料分类,有木桩、灰土桩、碎石桩、混凝土桩和钢桩等。木桩、灰土桩、碎五桩常用于多层建筑的地基处理,在高层建筑结构中较少采用。混凝土桩由于取材方便、价格适中,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混凝土桩按照制作或施工方式的不同,可分为预制桩和灌注桩两大类。预制桩有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等;灌注桩则有钻孔灌注桩、冲孔灌注桩、沉管灌注桩、挖孔灌注桩和大直径扩底灌注桩等。钢桩的形式常为钢管桩,有时也采用宽翼缘工字形截面。钢桩承载力大,挤上量小,起吊、运输、锤打方便,但钢桩材料供应紧张、价格昂贵,故极少采用,一般仅用于重要的或超高层的建筑中。
应选择较硬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桩径为d的桩端全截面进入持力层的深度,对于粘性土、粉土不宜小于 2d;砂土不宜小于 1.5d;碎石类土不宜小于 1d。抗震设计时,桩进入碎石土、砾砂、粗砂、中砂、密实粉土、坚硬粘性土的深度尚不应小于O.5m,对其他非岩石类土不应小于1.5m。当桩基以下存在软弱下卧层时,桩尖以下硬持力层厚度不宜小于4d,并要进行软弱下卧层地基承载力的验算。
高层建筑桩的形式的选用应考虑地质情况、上部结构的型式、荷载大小及设计单桩承载力、施工条件及沉桩设备、建筑场地环境等因素,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综合分析后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