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及适用范围

2015-01-15 124 0
核心提示:  我国目前是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阶段,公路建设的等级不断提高,以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由于高等级公路设计速度的提高,相关线

  我国目前是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阶段,公路建设的等级不断提高,以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由于高等级公路设计速度的提高,相关线型指标也要随之提高。当公路路基穿过地理形态复杂的软土地区时,必须运用高超的技术方法和手段,以满足建筑物对地基稳定性的要求,包括改善地基土的变形特性和渗透性,提高公路的抗剪强度和抗液化能力,消除各种不利因素,达到质量检测要求。
  1.软土地基的物理特性
  软土地基,通常指由淤泥、淤泥质粘土、亚粘土、亚砂土组成的地基。它含水量大、压缩性强、抗剪强度低,在我国分布很广,大部分成型于天然。公路施工过程中如果遇到这样的地基,其承载力达不到其上面的构造物要求的承载力,或虽在建筑施工时能达以要求,但在后期使用过程中由于地基本身的原因或水的原因,使地基失稳,造成构造物沉降过大或不均匀沉降,甚至彻底破坏建筑物。所以施工中,为保证结构安全和质量,必须对其进行处理。
  2.软土地基处理的常用处理方法
  由于地质情况千差万别,各地甚至同一地区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也不尽相同。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根据不同情况,总结出以下几种处理方法,现叙述如下:
  2.1用砂砾垫层增加地面强度
  在软土层顶面铺设排水砂层,以增加排水面,使软土地基在填土荷载作用下加速排水固结,提高其强度,满足稳定性的要求。排水砂层对于基底应力的分布和沉降量的大小无显著影响,但可加快沉降,缩短固结时间。适用范围:路堤高度小于极限高度的2. 0倍以内,软土层不厚但有良好排水条件,且砂源丰富。上面覆盖的砂垫层可以增加软土层的强度,由于砂砾的特性,不会影响排水功能的发挥。
  2.2置换填土
  在泥沼地带及软土厚度小于2m,路堤高度较低时,采用此法处理。先将淤泥、软土全部或部分挖除,并采用渗水性好的材料(必要时加适量水泥、石灰)进行分层填筑。常用的换填材料有砂、砾、卵石、片石等渗水性材料或强度较高的粘土。
  2.3抛石挤淤
  淤泥厚度小于3 m,表层无硬壳,呈流动状态,排水困难,石块易于取得的条件下可采用挤淤法。挤淤法施工用料要采用不易风化石料,片石大小随泥稠度而定,粒径小于30 cm的含量不得超过20 %.抛投的顺序应沿路中线向前抛填,再渐次向两侧扩展,以使淤泥向两侧挤出。当软土底面有较大横坡时,抛石应从高的一侧向低的一侧展开,并在低的一侧多抛一些,使低的一侧边部形成约有2m宽的平台顶面。片石高出软土面后,应用较小的石块填平,用重型机械反复碾压,使填石紧密,然后在其上铺反滤层,再行填土。
  2.4加固土桩
  加固土桩是用专用机械将软土地基局部范围内的软土用加固材料改良而形成桩体,桩体与桩间软土形成复合地基。通常用生石灰、水泥、粉煤灰等作为加固料。水泥适用于含砂量较大的软土。水泥用量与软土天然重之比宜大于7%而小于15 %,宜采用普通水泥或矿渣水泥。生石灰适用于含砂量较低的软土。掺入比应为12 %~15 %.应是磨细的,最大粒径小于0.2 cm,无杂质,MgO和CaO含量不应小于85 %,其中CaO含量不低于80 %.粉煤灰化学成分中要求SiO2和Al2O3的含量应大于70 %,烧失量小于10 %.石膏粉可作掺入剂,利于强度提高。加固土桩桩径一般为0.5 m,桩长最大12 m,一般为9 m,桩距常用0. 75~1.5 m.
  2.5高压旋喷桩
  分双管和单管,利用选喷钻机,将旋喷注浆管置入预定的地基处理深度,通过钻杆旋转,徐徐上升,将预先配制好的浆液,以一定的压力从喷嘴喷出,冲击土体,使土和浆液搅拌成混合体,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人工地基。最大有效处理深度20米,一般用于桥头及地基加固处理。

  • 点赞(0
  • 反对(0
  • 举报(0
  • 收藏(0
  • 分享(6
评论(0)

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