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的性质

2015-05-05 2915 0
核心提示:  ㈠黄土的物理性质   1.土的颗粒组成   土的颗粒是指那些岩石、矿物和非晶体化合物的零散碎片或碎屑。颗粒本身既可

   ㈠黄土的物理性质

 
  1.土的颗粒组成
 
  土的颗粒是指那些岩石、矿物和非晶体化合物的零散碎片或碎屑。颗粒本身既可以是矿物质的结晶构造,也可以是非结晶构造,如二氧化硅和氢氧化铁。不同地质时代的黄土,其颗粒组成不同,第四纪早期的黄土比晚期黄土的粘粒含量高,而细砂含量则较低。陇西和陕北的砂粒含量大于粘粒含量,而豫西的砂粒含量却小于粘粒的含量,即由西北向东南方向砂粒减少而粘粒增多,这与我国黄土湿陷性由西北向东南递减的趋势大体相关。研究表明,随着粘粒含量的增加,黄土由湿陷性的过渡到非湿陷性的。一般可以认为:粒径大于20微米的颗粒完全没有胶结能力;5~20微米的颗粒基本没有胶结能力;2~5微米的颗粒为半胶结材料;小于2微米的胶粒、铁铝胶体、无定形硅酸盐和有机物遇水都是可塑性胶结材料。
 
  2.土粒比重
 
  黄土的土粒比重一般为2.51~2.84,平原地区的黄土则大多数在2.62~2.76范围内。比重的大小与土的颗粒组成有关,当粗粉粒和砂粒含量较多时,比重常在2.69以下;如粘粒含量多,则比重多在2.72以上。由于黄土的颗粒组成与其液限、塑限有一定的关系,因而可以建立塑性指数与比重之间的对应关系。表3-1是我国西北地区湿陷性黄土的土粒比重与塑性指数的统计关系。
 
  3.土的干容重与孔隙比
 
  干容重是衡量黄土密实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与土的湿陷性也有较明显的关系。一般,干容重小,湿陷性强;反之,则弱。湿陷性黄土干容重的变化范围一般在1.14~1.69克/厘米3之间,其所以变化范围大,除土本身密实程度有差别外,还与土中各种矿物成分的含量
 
  有关。当黄土在形成过程中,由于前期固结压力大,土已被压密,干容重超过某一数值后,黄土就由湿陷性的转化为非湿陷性的。
 
  湿陷性黄土的密实程度也常用孔隙比或孔隙率来表达。湿陷性黄土孔隙比的变化范围为0.85~1.24,大多数在1.0~1.1之间。孔隙
 
  比与干容重成反比关系,例如,平原地区的大多数黄土状亚粘土,其土粒比重都在2.70上下,如以1.5克/厘米3作为一般湿陷性黄土
 
  干容重的上限值,则其相应的孔隙比0.8可以作为划分湿陷性与非湿
 
  湿陷性黄土土粒比重G与塑性指数Ip的统计关系表3-1
 
  IpG
 
  <72.67
 
  7~102.69
 
  10~132.71
 
  13~172.72
 
  >172.73~2.74
 
  陷性的界限。
 
  4.含水量和饱和度
 
  湿陷性黄土的天然含水量在3.3~25.3%之间变化,其大小与场地的地下水位深度和年平均降雨量有关。在大多数情况下,黄土的天然含水量都较低。土的天然含水量与湿陷性关系较大,含水量越低,则湿陷性越强烈,随着含水量的增大,湿陷性逐渐减弱。一般黄土的天然含水量超过25%时,就不再具有湿陷性;而其压缩性则恰恰相反。当一项工程投入使用后,由于场地排水、蒸发条件的变化,常使土的含水量较勘察时为大,并导致土的湿陷性退化和压缩性增大。即使各种管道设施良好,没有渗漏,基础沉降也可能长期不稳定,这种现象在原始含水量较低、孔隙比较大的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中容易产生,勘察设计时应适当考虑这一特点。
 
  ㈡土的化学性质
 
  黄土的化学性质对了解黄土的湿陷性具有一定的意义,但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
 
  黄土的成分中主要为二氧化硅、倍半氧化物和碳酸盐类,二氧化硅存在于由粗颗粒到胶粒的各级粒组中,为主要成分。钙、镁呈固态或液态存在于黄土中,为重要胶结物。能被盐酸溶解的Al2O3和Fe2O3在土中以镁铝胶体的形式存在,一部分能被盐酸溶解的SiO2在土中以无定形硅酸盐的形式存在,都属胶体物质。
 
  另外黄土的酸碱特征、黄土中胶体颗粒的离子交换特性、黄土有机质等都对黄土受荷承载能力有重要影响,这里不再详述。
 
  ㈢湿陷性黄土的力学性质
 
  湿陷性黄土的力学性质主要包括压缩性、湿陷性、抗剪强度和透水性,其中以湿陷性、压缩性最为重要,湿陷性、压缩性主要表现形式为压缩变形和湿陷变形两种。压缩变形由公路路基及其构造物的荷载引起,随时间增长而逐渐衰减,并很快趋于稳定,当基底压力不超过地基土的容许承载力时,地基的压缩变形很小,一般能满足公路及其构造物对沉降变形的要求;湿陷变形则是地基被水浸后所引起的一种附加变形,往往具有局部性和突发性,而且湿陷变形很不均匀,对公路路基及其构造物的危害严重。陇西地区是黄土高原黄土湿陷性最强烈、最典型的地区,黄土湿陷具有湿陷层厚度大、湿陷等级高、湿陷性敏感、伴生不良地质现象发育等特征,对公路工程建设的危害和潜在威胁很大。

  • 点赞(0
  • 反对(0
  • 举报(0
  • 收藏(0
  • 分享(10
评论(0)

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