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处理与基础施工的主要内容分析

2015-07-06 996 0
核心提示:本文分别就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的重要性以及基本的地基处理方法对地基处理与基础施工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分析探讨。

  结构是我国建筑工程中常用结构之一,是我国建筑工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建筑工程建设施工中,地基基础的施工管理是项目管理工作中的重点,是关系到构造物主体安全性、使用寿命的重要工作。在现代城市扩建、旧城改造脚步不断加快的今天,加强住宅建筑地基基础施工控制与管理将关系到业主的人身安全与财产安全、关系到建筑主体结构的使用寿命。因此,在现代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施工中,必须以科学的施工控制保障地基稳定性,避免地基沉降造成的安全隐患。

  一、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施工房屋建筑的基础性施工,也是最为关键的施工环节。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地基作为万丈高楼的重要支撑,控制好地基基础施工质量是建筑工程项目顺利完工并保证建筑工程结构稳定性的前提条件。但建筑地基在建筑学领域所指的是工程建筑的基础持力层和下卧层,可能会受到地质因素等影响给施工带来一定的难度,比如地震频发地区,对建筑地基的施工则提出了更为严格的技术标准,确保每一个施工环节都要符合相关的技术标准要求。一旦因为建筑地基基础施工中出现问题而没有及时的通过技术措施给予改进和解决,而是遗留在后期工程,将对建筑工程的后期投入使用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有可能因为建筑物地基问题遭受地震灾害而导致建筑物倒塌,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因此我们要将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施工的重要性重视起来,细化施工过程中每一施工环节的技术措施,使施工中的各个环节的技术都满足国家规定的建筑施工技术规范标准。但对我国目前的建筑工程房屋质量水平来讲,同国外发达国家的建筑物质量水平相比还存在诸多差距,尤其是建筑地基基础施工技术还存在许多亟需改进的问题,所以为了提升我国的建筑地基基础施工技术水平,对地基基础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和探讨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基本的地基处理方法

  对于地基处理其方式名目复杂,内容详细又繁多,在此文章中,重点介绍两种相当重要与应用比较广泛的方法。

  1、换土垫层法

  对建筑物的基础持力层相对软弱,不能达到上部负荷量对地基的需求时,经常会运用换土垫层的方式来处理软弱的地基。换土垫层的方式是,首先要把基础底面以下范围内的脆弱土层挖掉,然后将回填的强度相对高、压缩性相对低,而且没有腐蚀性的材料,分层夯实以后成为其地基持力层。其目的是能够增强地基的承受能力,然后经过垫层的应力扩散作用,降低垫层以下的天然土层承受的额外压力,以达到降低基础沉降量的作用。事实说明,这种方式对解决承载量相对较大的中等建筑物地基的问题是很有效的。换土垫层依据其中回填材料具体有灰土垫层、碎石垫层与砂垫层等,下面就重点介绍其中的灰土垫层,剩下的几种垫层法在一定程度和它大致相似。灰土垫层的方式是把基础底面以下一部分的软弱土层挖掉,使用有一定体积混合的石灰与黏性土拌匀后,在最佳含水量的状态下分层的回填夯实或压实而成。适合地下水位较低,基槽经常处在比较干燥状态下的一般黏性土地基的加固。此垫层拥有特定的强度、抗渗性与水稳定性,施工的工艺相对简单,取材比较容易,费用又低。适合运用于1-4m的较软弱土层、杂填土和湿陷性黄土等。

  1.1构造的要求

  对灰土垫层的设计要求,主要是取决于灰土垫层厚度与宽度。其灰土垫层厚度需要依据垫层底部的软弱底层的负荷量来判断,即当上部的负荷经过灰土垫层依照特定的扩散角传达到下卧土层的时候,下卧土层面所需要负荷的总压力不能大于其容许的承载力。

  1.2材料的要求

  灰土中土料可以使用在基坑中所挖出来的原土,或者是使用其它有机质的含量不是很大的粘性土地,表面的耕织土不适合使用。在采用之前土粒需要先过筛,粒径需要大于15mm。灰土里面的生石灰需要在用前的1-2d内用清水熟化并且过筛,粒径不能超过15mm,不能含有没有熟化的生石灰,不能含有太多水分。灰土的配比应该为2:8或者是3:7(石灰:土)。

  1.3施工的要点

  ①在施工之前需要验槽,把积水和淤泥清理干净,夯实至少两遍,等到干燥后,才可以铺石灰。

  ②灰土施工的时候,需要人工翻拌不低于3遍,需要拌和均匀,并且颜色一致,还需合理的控制它的含水分。在现场以用手能将土料握成团,两指轻轻捏能够捏碎为最佳。如果土料中水分较多或者是不足的时候,需要晾干或者是洒水湿润。

  ③铺土需要分层来进行,厚度需要由槽壁上所设有的标志来控制。每一层灰土的夯实遍数,需要依据设计要求的干密度来进行现场试验测量。一般需要夯实(或碾压不低于四遍。

  2、强夯法

  强夯就是使用起重的机械把重锤(一般8-30t)吊起来从高处(一般6-30m)让其自由的落下,对地基进行反复的夯实的地基的处理方法。强夯法高能量的夯基,是运用强大的冲击能,使土层中具有冲击波与强大的冲击应力,随着地面夯击点发出的纵波与横波传到土层的深处,使土体之中的孔裂压缩,然后土体的局部液化,在夯击点四周所产生缝隙,形成较好的排水的通道,孔隙中的水与空气快速的排出,使土体达到固结的效果,进而使浅层与深层达到不同程度上的加稳加固,增强了地基的负荷能力而且减少了它的压缩性。

  强夯法比较适合用来处理碎的土石、粉土、砂土、湿陷性的黄土和填土地基等深层的加固。它的优点是效果好、节省材料、速度快、施工简便等,但是在施工期间噪声与振动大等缺点。地基经过强夯之后,它的负荷能力能够增强2-5倍,压缩性可以减少200%、1000%。这种施工的方式优点显著,是我国现在运用最频繁与最经济实惠的深层的地基的处理的方法之一。

  2.1技术的参数

  强夯的技术主要参数包括:锤重、单位的夯击能、落距、夯击点的布置、夯击的遍数、两遍之间的间隔时间加固范围与影响深度等。在施工之前,需要在施工的现场具有象征性的场地上选择一个或者几个试验地区,实施试夯或者是实验性施工,从而取得准确的技术参数。

  锤重和落距是决定夯击的能力与加固深度的主要因素。重锤一般不能低于8t,落距一般不能低于6m。夯击点的选择主要依据基础的形式与加固的要求来确定。可以运用成行的布置或者是正方形及梅花形的网格排列,一般来讲第一遍需要是5-9m,剩下的各遍可以选择与它相同,也可以合理降低。

  2.2施工的要点

  ①在强夯的施工之前,需要调查在场地范围内的其它地下建筑物与地下管线位置和标高,而且需要适当的运用有效的防护措施,避免因为强夯施工引起的损坏。

  ②做好地质的勘查,及时了解土质的情况,并且进行试夯,记录好强夯前后的实验结果并进行对比分析,以确保正式施工时的每一项参数。

  ③强夯的施工,需要依照设计或者是用实验所确定的技术参数来实施,用每一个夯击点所使用的夯击数作为施工的控制数值,还能运用试夯之后所选择的沉降量进行控制。夯击的时候,重锤需要平稳,夯位需要准确无误。如果是错位或者是坑底的倾斜过大,最好运用砂土把坑底进行整平,才可以实施下一次的夯实。

  ④雨期的施工,夯击坑内或者是夯击过的场地存有积水时,需要及时进行排除;在冬天施工时,首先需要将冻土进行打碎,然后再依据每一个点所规定的夯击数进行施工。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基处理方法很多,各种处理方法部有它的局限性、适用范围和优缺点,没有一种方法是万能的。具体工程情况不同,地质条件千变万化,而每个工程对地基的处理方法也不尽相同。因此,在建筑和施工时,应根据以上步骤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地基处理方法。

  • 点赞(0
  • 反对(0
  • 举报(0
  • 收藏(0
  • 分享(11
评论(0)

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