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受我国地理因素影响,软弱地基在我国分布较为广泛,诸如山区地带、沿海地区以及内陆平原等,软弱地基的存在给我国的公路桥梁建设施工带来了诸多影响。软弱地基的存在不仅给道路桥梁施工带来技术上的难题,还会额外地增加工程项目的成本投入。同时一旦软弱地基处理不好,还可能引起道路桥梁质量问题,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对社会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所谓的软弱地基,是因为其地基结构是由杂填土、淤泥土、冲填土或高压缩性土层等构成的。这类地基一般具有透水性较差、压缩性强、强度低等特性,不适合在此地基上进行道路或者桥梁建筑施工。但有时候为了满足道路交通的需求,不得不在软弱地基上进行道路桥梁施工建设,那么必须要对软弱地基进行处理,使其透水性、压缩性以及强度都满足道路桥梁建设施工设计需求,方可施工。如果在道路桥梁建设施工中没有对软弱地基进行必要的技术处理,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很可能会因地基问题引起地基发生超出自然沉降范围,导致路面或者是桥梁路面塌陷、桥梁结构出现裂缝等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此类有地基沉降引起的路面塌陷或者桥梁结构裂缝现象会越来越严重,将影响车辆的正常行车效果,甚至会酿成更大的安全事故,危机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在道路桥梁建设时,对于软弱地基的处理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确保道路桥梁地基的稳定性,控制好工后沉降差和工后沉降。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来的道路桥梁施工实践经验,结合道路桥梁软弱地基的特点,浅谈了道路桥梁软弱地基处理措施。以期能对我国的道路桥梁建设提供技术理论参考。
二、道路桥梁建筑施工软弱地基的常用处理方法
1、CFG桩法。通常所说的CFG指的是碎石粉煤灰混凝土桩,其前身为房建基础工程的沉管灌注桩,在建造过程中多采用锤击力、振动力、静压力将一端暂时堵住的无缝钢管沉入到地基中指定的位置,钢管中灌入事先搅拌好的水泥混凝土,在浇灌过程中,要同时进行震动和钢管的拔出工作,以此形成钢筋笼与混凝土共同形成的桩柱,此方法广泛应用于道路桥梁的建造工程中。在进行实际操作时,可以适当地取消钢筋骨架,这是由于公路桥梁的主要要求是涵台背与涵洞基底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在抗剪切力方面则没有太高的要求,并且在混凝土配置时也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地加以改变配合比,可以参入一些粉煤灰以此增强混凝土的物理性能和使用性能。
以下对施工过程进行详细分析:在施工前应合理布置场地,确定好搅拌机与料场的位置,减少混凝土出料至沉管加料口的时间,以此完成试桩工作,检查设备是否能够正常运行,在浇灌过程中,拔管时要做到平稳缓慢。施工完成后,相邻桩时可以采取跳打的方式进行打桩,而且需要对已完成的桩进行保护,禁止重型机械碾压未达到龄期的混凝土。在后续工作中需要定期检查施工质量,加强抽芯检测与小应变检测,进行结果分析。
2、水泥粉喷桩技术。将水泥、石灰等固化剂进行均匀搅拌,并与软土产生一系列的反应使之成为硬土,将此种技术称为水泥粉喷桩,其所形成的硬土具有一定的整体性和稳定性,也就具备了成为地基的条件。水泥粉喷桩可以显著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且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噪声较小,因此此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道路桥梁的软地基处理工程中。
水泥粉喷桩的质量控制。在进行水泥粉喷桩过程中,要严格地按照施工计划,通常应将粉喷桩的桩直径保持在50cm左右,保证管长能够穿透软土层并且达到持力层内部50cm以上。与此同时,还需要控制好各桩之间的距离,为增强桩的稳定性,可以将桩平面设置为三角形或矩形进行分布。粉喷桩在正式进行施工之前同样需要进行试桩工作,与CFG桩不一样的是,粉喷桩可以采取连续试桩或者跳跃性试桩,且需保证每次试桩数量必须达到5根以上。
在制桩过程中,影响最大的因素要属原材料的质量,水泥作为粉喷桩施工的主要材料,应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不仅如此,还要对施工机械进行定期检查,并做好工作记录。在进行粉喷桩的检测工作时,桩位、桩长、喷灰量、复搅长度、桩是否进入硬土层都是需要严格进行检查的对象,在检测桩长时需保证成桩一月之后方能进行。
3、排水固结法。这种方法就是在地基当中设置排水体,经由排水系统把地层当中含水量较为充分的软土层投下来水进行排除,主要是用加压系统与排水系统两个部分构成的,按照排水体的差异能够将其划分成为塑料排水带以及砂井排水这两种排水方法。排水固结法能够有效的解决淤泥粘土地基稳定与沉降等问题。砂井排水主要是对砂井直径D与砂井位置间距L进行确定,这就和土地层当中的含水量紧密相关,所以要对其含水量进行统计。一般说来砂井井距范围是两米到四米之间,其直径一般为二十到三十厘米,平面上呈梅花形布置。
4、孔内深层强夯法。孔内深层强夯法是指通过施工机具在地基上打孔,在孔内放入重锤。通过分层填料,分层强夯,或者是边填料边强夯,确保其密实性。孔内深层强夯法同其他地基处理技术的区别之处在于:孔内深层强夯法对地基深处的处理是通过孔道进入,自下而上,由深到浅,利用重锤对孔道内的填料进行挤压、夯实。其中,在地基处理过程中,要根据地基土质的实际情况选用不同的施工工艺,以便使桩体获得托盘状、扩大头以及串珠状等理想形状,利于增大桩体之间的摩阻力。进而使桩体间的土紧密度及咬合程度增加,地基承载力提高。孔内深层强夯法处理软弱地基,通常地基的刚度较高,且分布均匀,避免因刚度不均导致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孔内深层强夯法一般在地基处理过程中其处理深度可达到30m以上,且受地下水影响较小,沉降变形较小,变形模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