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地基DDC法施工管理实例分析

2015-07-08 248 0
核心提示:DDC法适用于湿陷性黄土地基加固,该方法技术可靠、施工便利、成本较低,近年来在黄土地基施工方面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DDC法做简要分析,提出了在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与解决方法。

  1引言
 
  DDC法,全称孔内深层强夯法,是一种新型深层地基处理方法。其原理是根据地层情况,采用螺旋钻机、机械洛阳铲、沉管等成孔至预定深度,自下而上分层填入三合土、灰土、碎砖石、砂卵石等填充料,使用特制重力锤,对填充料进行冲、砸、挤、压等夯击作业,形成高承载力的密实桩体和强力挤密的桩间土,从而达到加固地基的工程方法。DDC法对于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加固效果显著。
 
  2DDC法工程实例概述
 
  2.1工程介绍
 
  延安市某高层建筑,工程主体为全剪力墙结构,地下一层,地上二十二层,总高度约73米,建筑面积26200㎡,占地面积近1200㎡,基础为钢筋混凝土板筏式基础,采用DDC复合地基。据地质勘探资料,该工程场地位于延河一级阶地,土质为自重湿陷性黄土,湿陷性等级为Ⅱ级。湿陷性黄土厚度为11.3m,地下水位14.7m,地基承载力为fsk=160kPa。设计基底压力标准值p=330kPa,大于天然地基承载力,需做地基处理。
 
  2.2地基处理设计与试验
 
  为了有效消除地基土的湿陷性,可以选用钻孔灌注桩、静压桩、CFG复合地基等处理方法。依据工地特点及周边环境,本工程最终选用DDC法。
 
  2.2.1地基处理设计
 
  设计成孔直径400mm,夯扩后桩径550mm,桩距900mm,桩柱长度11m;填充料主要为3:7灰土,在孔底接近地下水位处,先填入1~2车建筑垃圾。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经计算,复合地基fpk=410.7kPa,可满足基底压力设计要求。夯点设计及强夯参数如下(见图1):
 
  2.2.2试桩及试验
 
  DDC法施工前,须先进行试桩及承载力试验,验证合格,才能开展施工作业。
 
  (1)静力触探试验。试验钻探取样按夯前、夯后两次进行,夯前一孔、夯后三孔,夯前、夯后各地层标贯击数—深度曲线如图2a所示。静力触探深度曲线如图2b所示。
 
  (2)取土样试验。试验钻探按夯前一孔,夯后四孔进行,取土样50件。通过统计分析,强夯前、后主要土层主要物理力学指标对比如图3所示。

 
 
  试验表明,地基处理后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
 
  2.3施工工艺
 
  DDC法施工工艺分作六个主要步骤:
 
  (1)铲除整平标高之上的全部疏松土质,对填料进行击实试验,调查工地周边环境,预测强夯作业对周边地层、建筑等的影响。
 
  (2)平整场地,标识出各个桩孔的准确位置,做好编号工作。
 
  (3)钻孔顺序一般为由外向内,间隔分排钻孔,及时清除浮土,避免出现错钻或漏钻现象。
 
  (4)夯击方式采取重锤大落距,多次夯击直至达标。
 
  (5)钻孔钻达设计深度,及时进行回填夯实作业,作业顺序为:清理地表浮土→夯实孔底,以传出坚实的声音为标准→分层回填填料土→每层要夯击8次以上→完成回填。
 
  (6)技术人员、监理人员进行施工检查。
 
  桩间土土工参数对比见下表2。

 



 
 
  2.4施工注意事项
 
  (1)在正式施工前,先做小范围试验,统计、剖析实验数据,待试验达标后,才能全面铺开施工。
 
  (2)做好地基周边的防水工作,以免因周围渗水下陷而导致桩间土的挤密度不达标。
 
  (3)DDC桩基施工结束后,设计桩顶标高之上应预留lm的桩头;施工检测一般放在桩基施工二周之后。检测项目见下表3。
 
  3DDC法施工常见质量问题与解决方法
 
  3.1施工常见质量问题
 
  3.1.1夯扩后桩径不达标
 
  夯扩后桩径不达标的直接后果是填充密度与压力不够,不能有效消除地基土的湿陷性。其主要原因有:桩底部接近地下水位处没有填充粗粒渣料或回填不够;分层填充回填土的厚度过大,导致不能夯实;回填土的填充总量不足;夯击次数不够或冲程不够高;夯锤重量不足;成孔钻头不达标,直径偏小。
 
  3.1.2桩孔深度不达标
 
  桩孔深度不达标的原因包括:钻杆长度不够或钻孔深度不够;钻孔过程中钻遇硬地层,难以钻进;孔壁土质松散,提钻时土块落入孔底;没有及时清除地表浮土,导致浮土跌落孔内;成孔后孔底空夯次数不够。
 
  3.1.3地基承载力不达标
 
  未按设计图纸打桩;桩孔分布间距不合理;成桩后桩径不够;成桩长度不够;回填土质量不达标;孔内回填土未能夯实;上述因素都会使桩间土的侧向挤密压力不够,不能有效消除地基湿陷,导致地基承载力不达标。
 
  3.2施工质量问题的解决方法
 
  3.2.1夯扩后桩径不达标的解决方法
 
  在试验与施工前,检查钻头直径,检查夯锤型号,对于不合施工要求的,必须更换;使用反开挖的方式,对夯扩后桩径进行抽检,测量工具为钢尺,当小于设计标准20mm时,必须重新钻孔回填施工;检查回填土质量;监督回填土的分层回填厚度,每层厚度控制在40~50cm以内;严格监督夯击次数与夯锤冲程高度,每层夯击次数不少于8次,每次冲程高出填土层3-6米。
 
  3.2.2桩孔深度不达标的解决方法
 
  在进场前,核查钻杆长度,钻杆长度应比设计孔深长出2-3m;钻杆要充分下落至施工土体;钻遇硬地层,可用抓斗将硬质土抓出,若未能抓出,可在原孔位20cm处另外选择孔位;当有土体跌入孔内,导致孔深不够时,应继续钻进取出虚土,保证钻孔深度;监督执行空夯次数达10次及以上;监督抽查,对不合格的桩孔进行返工。
 
  3.2.3地基承载力不达标的解决方法
 
  按照施工图纸加强现场监督;对于不合格的施工进行返工;认真检查回填土的质量、配比,严禁使用沙土或冻土;核实施工现场的地层情况,如发现与地勘报告不符,及时与设计单位沟通处理。
 
  4结语
 
由本工程DDC法地基处理实例可知,通过加强孔内深层强夯法的工程管理,做好试桩验证工作,监督控制好钻孔、填土、夯击等施工质量,DDC法可以有效消除黄土地基的湿陷性,显著提高地基承载力。另外,DDC法具有噪音小、工期短、成本低等优点,值得在黄土地区推广应用。 

  • 点赞(0
  • 反对(0
  • 举报(0
  • 收藏(0
  • 分享(8
评论(0)

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