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使得建筑行业的步伐也逐渐加快,在施工工程中选择正确合理地基处理技术的重要性也日益显现,其不仅关系着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更关系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研究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地基处理技术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建筑工程中地基处理的特征
1.复杂性。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域地质条件存在着很大差异性,例如冻土土质、软土土质和盐碱土质等。同时,不同地域的气候条件也不相同,如泥石流、塌方、滑坡和地震等各种地质灾害,也给建筑施工的地基处理带来了很多的困难。
2.多发性。由于技术落后和野蛮施工等原因,地基处理不符合要求的情况还较为普遍,因此建筑坍塌的事情也时有发生,既给人民的生命财产来来了危险,也使国家经济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3.潜在性。建筑的施工过程环环相扣,彼此有着紧密的关联和影响。如果地基处理不得当,就会给整个房屋的质量和安全埋下隐患。
二、地基处理在建筑施工中的作用
建筑施工中经常会遇到地质条件较差的状况,这给工程建设的施工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基础起着连接上部结构和地基的作用,地基起着承受上部结构和基础荷载的作用,因此,地基处理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质量。因此,为了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与效率,应该采取相应的技术进行地基处理。地基处理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以几个方面:其一减小振动波的振幅或者隔振,提高地基上的抗震能力,防止地基液化;其二改善地基的渗透性,提高地基的渗透稳定性,防止渗流过大对地基造成渗透破坏;其三改善地基的变形性质,防止建筑工程产生不均匀沉降、过大的沉降或者侧向变形等;其四消除膨胀土的胀缩性,黄土的湿陷性等;其五提高地基土的抗剪强度,以此提高建筑工程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三、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地基处理技术
1.人工挖孔灌注桩
(1)主要施工程序场地平整放线、定桩位→浇垫层→架设支架,安装设备等→边挖边抽水→桩孔周壁的清理→支撑护壁模板→浇灌一周护壁混凝土→拆模后继续下挖,支模,浇护壁混凝土,循环作业→作扩大头,对桩孔验收→排除孔底积水,钢筋笼设置固定→浇灌桩身混凝土。
(2)成孔工艺试验,挖孔桩在正式施工前应进行成孔工艺试验,数量不得少于两个,检验桩侧壁土层有无坍塌缩孔、流泥、涌砂现象,混凝土护壁是否起到应有效果,桩端扩大头成型能否符合设计要求。
(3)桩距开挖顺序,当桩净距小于2倍桩径且小于2.5m时,应采用间隔开挖。排桩跳挖的最小施工净距不得小于4.5m,待第一批桩浇灌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60%时,再开挖相邻桩。
(4)挖孔方法,挖孔由人工从上至下逐层用锹镐进行,遇坚硬土层用风镐,锤钎破碎,遇有孤石时应由专业爆破人员采取可靠的爆破措施。爆破时应注意安全,防止炸坍护壁,设计建议优先采用小剂量炸药多次爆破法进行。挖土次序为先中间后周边,按设计桩径加两倍护壁厚度控制截面。
(5)护壁,每节护壁长度为1000mm,应视现场挖孔情况而定。第一节护壁须高出地面200mm,同时做护肩,第一节定位后安装护壁钢筋,支护壁模板,然后浇灌混凝土。护壁混凝土强度达5MPa以后,方可进行下层土方的开挖。护壁往下施工时,以每一节作为一个施工周期,每浇筑完三节护壁,需校对桩中心位置及垂直度。
(6)钢筋笼制安,钢筋笼制作、安装、主筋接头错开50%,螺旋箍筋每隔1.0m-1.5m与主筋按梅花形用点焊固定,每隔2m加设一道加劲箍。对于长度大于15m的钢筋笼可分段制作,现场吊装就位时焊接,应采取措施将钢筋笼悬固在孔内正确位置及标高上。
(7)混凝土浇筑,浇筑前必须对成孔进行复测,不符合设计要求的及时处理;浇筑混凝土时,孔口处应设护口筒,灌注时尽量避免碰撞孔壁;灌注桩的混凝土灌注充盈系数不得小于1.0,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80-l00mm;浇注混凝土时应采用串筒,串筒末端离孔底高度不得大于2m,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分层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实;混凝土浇筑完毕后进行养护。
2.旋喷注浆桩地基处理施工技术。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科技水平的快速提升,工程施工不良地基的处理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旋喷注浆桩是一种新型的地基处理施工技术,对于软土地基的处理效果十分显著,其加固、防水、堵水性能较强,施工工艺简便,从而逐渐得到推广与应用。在实际的建筑工程施工中,对于不良地基的处理,由于施工工艺简单,采用此种技术进行处理则无需配备专用设备,仅需要进行少量的采购、加工即可配套,大幅降低了施工地基的处理费用。在进行地基的处理时,应综合考虑项目施工的具体需要与施工地基的土体情况,选取最佳的作业深度,事先进行下钻、开孔,采用带有特别喷咀的注浆管,将其置入地基土体的内部或插入钻孔底部,以快速提升、缓慢旋转的方式注入高压浆液,利用长时间持续旋转、升高的高压、高速喷射流,冲击、破坏原有地基土体,使其碎块与浆液混合形成桩体,以此提高地基的强度与防渗能力。
3.强夯法和碎石桩法地基处理施工技术:这项技术指的是在地基施工之前,在填土层来处理碎石桩体,挤密地基土,并且对其进行必要的排水固结处理;利用强大的夯点来撞击碎石桩体,这样可以保证护土层中进入碎石,这样就会有复合地基形成于地基的上部,复合地基的组成分别是坚实的碎石和土,保证建筑的稳定性。在应用这项技术的过程中,需要充分的重视和应用强夯发,对夯击次数进行合理把握合理控制夯击深度和沉量,对夯击效果进行最大程度的提高。在计算夯击深度的时候,需要紧密结合土层的厚度和缺陷来进行,而夯击次数的决定则是由地基土的性质所决定的。
4.智能优化地基处理施工技术。从工程质量方面,还是工程进度方面来看,技术处理与施工工艺二者间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的。在建筑地基工程当中,施工人员要熟悉掌握施工现场的地质勘察情况,并在施工过程中对工程地质情况进行对比,当发现地质报告与所选用的地基施工技术方案不符时要第一时间通知甲方单位,并对施工技术方案实施优化。伴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我国建筑领域的施工技术工艺越来越复杂,因此在设计方案组织施工时,除了邀请经验丰富的专家进行方案的评审,以防止工程中发生不必要的事故,将风险降至最低之外,还应该在地基施工以前,施工人员应通过智能化手段了解设计图纸以及施工环境,建立施工模型,保证施工设备正常运转,严格按设计方案对现场施工技术进行管理,务必保证各项技术指标满足设计要求,切忌随便更改。
综上所述,还应在保障技术措施及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对合理的施工方案进行落实,促使有地基处理的预期效果产生。要求对技术措施的技术标准进行认真制定,实现施工质量的保障,还应检验、试验、检测与控制施工现场的质量,对地基加固动态变化进行监视,实现地基的稳定性及变形的发展得到控制,对加固效果进行检验,促使地基方案得到有效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凤亮.房屋建筑工程中地基处理施工技术的探讨[J].现代装饰(理
论),201l(02).
[2]陈小兰.浅析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施工工艺[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