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地基基础可以用来支承由基础传递的上部结构荷载,桩基础是将建筑荷载传递给地基的下部结构,能够避免强度的破坏,帮助控制建筑基础的沉降在设计允许的范围内。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民用建筑与人们的生活密切联系,是为人们的生活与生产服务的建筑基础,我国幅员辽阔,地质条件也很复杂,建筑物的类型和级别也有很多种,随着现代化施工技术的发展,各种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不断地涌现,使民用建筑施工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是我们却不能忽视地基处理对民用建筑工程成败与否的影响以及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下面我们将具体探讨民用建筑地基基础与桩基础的几种常见的施工技术对整个民用建筑工程影响的重要性。
一、民用建筑地基基础的施工技术
在我国的民用建筑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地质条件较差的地基,土质软抗压能力小,抗剪强度小,透水性和承载力也不好,很容易造成由于地基沉降造成建筑倾斜或者倒塌的情况发生,不仅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也会造成了资源的浪费。针对这样的地质条件进行地基基础施工时,我们就必须对地基进行加固。
1、民用建筑的地基基础将原有的浅层软土去除后换上强度比较高的材料进行代替,通常由素土层、沙石层碎石层等作为替换的材料,借此提高地基土层的承载能力,减少土质松软、湿陷、胀缩等造成的民用建筑沉降的可能性。同时通过处理浅层软弱的地基基础还能够缓解季节性冻土、黄土对民用建筑安全系数的威胁。
2、通过各种大型机械工具强大的夯实力量将地基土质碾实压平,通过降低土质的压缩性与蓬松性来提高地基土质的强度,从而改善土质的建筑性能,防治土质疏松。通过大型机械进行碾压通常适合大面积的地基建设,特别是震动夯实法,通过电动机带动机械工作,对砂土地基和透水性强的土质地基具有明显的效果。
3、通过排水的方法使松散的土质在水分流失后自动固结在一起,起到夯实土壤的作用。为了提高排水的实效性,需要我们在地基周围设置成袋装的砂井,用水流冲成孔并在孔内进行灌砂预压,通过真空加压的办法快速排除地基土质中的水分,提高土质抗剪强度和液化性能,降低土质的沉降量。排水法在操作过程中取材方便、便于操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在民用建筑的地基基础建设中应用比较广泛。
4、利用化学物质将土质粘结到一起,通过化学反应改善土质质量,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例如将浆液通过灌浆管均匀地输入到土层中去,充分利用浆液的渗透能力排除土层中的水和空气,在凝固之后松散的土质层就会凝结成整体,不仅能够增强防水功能,对防治地基下沉具有很好的效果。除此之外用特制的深层搅拌机将水泥和石灰当作固化剂注入到地质层的深处,使土层同固化剂充分混合在一起,凝结成一系列的水泥桩共同承载建筑基础,降低地基沉降,同时深层作业因为无振动、无噪音,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土方量,特别适合城市内黏软的土层上的民用建筑地基基础。
二、民用建筑桩地基的施工技术
民用建筑是非生产性的建筑,提供人们居住和生活以及开展公共活动的建筑,其构成需要各种各样的实体的支持,例如基础、墙、楼底层、楼梯、屋顶、门窗等,作为民用建筑的基础,仅仅依靠地基基础是无法达到民用建筑对安全的要求,因此进行桩地基的施工就变得十分必要。
1、震动沉桩处理技术是在预制桩的上面安装一个固定的振动器,通过不断的震动将桩身打入到土层之中,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桩表面与土层之间的摩擦,还能提高桩身位置的准确程度。需要注意的是在运用震动沉桩处理技术的过程中,要先利用小锤近距离地进行轻度锤击,逐渐增加锤击力度,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同时所需设备占地面积小,便于运输和管理,降低民用建筑的成本并提高施工速度与效率。
2、静力压桩处理技术是利用静压力的作用将预制桩逐渐压入软土层中,在民用建筑的周围,特别是城市居民区中,如果采用一般的打桩机进行施工操作,产生强大的噪音污染会影响到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采用这种静力压桩处理技术产生噪音小、工作效率高,同时能够节省大量的钢筋与混凝土,有利于提高民用建筑的建设与使用。
3、人工挖孔桩处理技术,指的是利用人工运用挖竖井的方法挖出桩孔,在孔中注入钢筋笼后用混凝土浇结成柱。在人工挖孔桩的具体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先确定桩的位置为主,明确标高和十字轴线上桩的位置,准备好施工过程中所需的各种设备材料,例如可移动井盖、照明灯、运输架、排水设备等,在挖土深度达到地质设计要求后才能进行扩底,在一切步骤完成后要进行严格的检测验收工作,一切合格之后才能开始加放钢筋笼和混凝土的浇灌工作。
4、钻孔灌注桩是直接在所设计的桩位处开孔,然后在孔内加放钢筋笼和灌注混凝土而成的一种桩基础,开钻前要进行精确的放样,严格控制护筒埋设的位置,保证桩平面定位准确性,在钻孔完毕后下放钢筋笼的时候,要做到钢筋笼位置准确、垂直下放,保护层厚度满足设计要求。最后在沉渣检测与混凝土开始浇筑的时间间隔要尽量缩短,必要时可重新清孔。控制沉渣厚度对于端承桩及嵌岩桩尤为重要,必须严格满足设计的要求,否则将导致不均匀沉降的发生可能会危及到上部结构的安全。
5、深层搅拌法是目前处理软弱地基的重要方法之一,主要是利用水泥等材料作为固化剂,通过特制的搅拌机械就地将软土和固化剂进行强制搅拌,使软土硬结成具有整体性和牢固性的桩基础。深层搅拌法的关键步骤在于通过计算出搅拌桩的置换率和桩长的最优化组合来求出最小总桩长,使复合地基在满足建筑物承载力和变形要求的同时,将地基沉降量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以充分发挥泥搅拌桩和桩间土的承载潜力,在最大限度上节省建设费用。
三、结束
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建设的好坏关系着整个建筑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关系到社会稳定和人们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在民用建筑的地基基础和桩基础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有关标准进行管理并严格要求,坚持施工安全的原则,不断提升施工质量,加强专业技能培训工作,采取合理的处理方式,降低施工成本,确保民用建筑施工人员能够熟练掌握地基基础和桩基础的施工能力,保证民用建筑质量,挖掘出更多优化地基基础和桩基础的施工技术。
参考文献:
[1] 王志. 论民用建筑施工质量管理[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22)
[2] 常晶莹,张会. 施工测量的基本方法及在民用建筑中应用阐述[J]. 科技致富向导. 2013(15)
[3] 孙健,吴迪. 浅谈民用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J]. 科技资讯. 2011(23)
[4] 莫柏松. 对我国民用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施工技术的探讨[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17)
[5] 刘征. 谈民用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的施工技术[J]. 民营科技. 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