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加固建筑工程技术探究

2015-07-14 140 0
核心提示:文章主要分析了建筑工程中地基加固处理技术的重要性及意义,探讨了现阶段常见的建筑工程地基加固处理技术。


        1地基加固建筑工程技术处理重要性分析 
  1.1有效解决地基承载力或稳定性问题 
  地基承载力或稳定性问题是指地基在建筑物荷载的作用下是否能够支持上部结构的正常使用并保持稳定。采用地基加固处理后,可以使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这样在建筑物的荷载作用下,建筑物地基就不会产生整体或局部剪切破坏,从而保证建筑物的正常使用与质量安全。 1.2解决水平位移、沉降、不均匀沉降问题 
  在建筑物的荷载作用下,其地基将产生水平位移、沉降、不均匀沉降。采用地基加固处理后,能够使地基变形(水平位移、沉降、不均匀沉降)低于允许值,从而保证建筑物的正常使用与质量安全,不会给建筑物造成严重破坏。 1.3解决渗透问题 
  (1)地基中的水力比降高出其允许值时,这时地基土就会因管涌与潜蚀产生破坏,甚至导致建筑物遭到破坏; 
  (2)堤坝蓄水构筑物地基渗流量高出其允许值时,这会造成较大水量损失,严重时可以导致蓄水失败。为此,需要对这样的建筑场地进行地基加固处理,以满足建筑物对地基要求。 
  1.4提高地基土的抗剪切强度 
  地基的剪切破坏表现在:建筑物的地基承载力不够;由于偏心荷载及侧向土压力的作用使结构物失稳;由于填土或建筑物荷载,使邻近地基产生隆起;土方开挖时边坡失稳;基坑开挖时坑底隆起。地基的剪切破坏反映在地基土的抗剪强度不足,因此,为防止剪切破坏,就需采取一定措施以增加地基土的抗剪强度。 
  2地基加固建筑工程技术常见措施分析 
  2.1地基基础加固处理措施 
  对上部结构进行维护;对上部结构进行加固或减荷,基础加固、地基加固。上述几种措施有时不单独采用,有时需多种措施综合采用。这些措施的选择,往往需要对上部结构和地基基础作全面的考虑,提出不同的方案,进行经济和技术上的比较,从而选择合理的方案。必要时还应对缺陷形成的原因及现实,从使用和维护上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2.2地基基础加固处理的原则 
  采用上部结构加固的措施时,应考虑生产和使用条件的具体要求,并通过地基强度、地基变形的验算确定减荷的具体数据。在地基强度破坏丧失稳定以及上部结构严重损坏威胁安全的情况下,减荷亦可作为紧急情况下的安全措施后加固施工期间的安全措施。 
  上部结构加固是当上部结构安全度不足时采取的必要措施。而在地基基础加固比较困难时,亦可考虑用上部结构加固替代或配合地基基础的加固。其具体方法有增设圈梁等措施。基础扩大底面积的加固,适用于地基承载力不足等情况。增大底面积应由地基强度验算确定。当地基强度满足要求而缺陷仅仅表现为不均匀沉降,变形过大时,采用增大基础底面积的加固,主要由地基变形计算来加以确定。 
  2.3换填法 
  当建筑物基础下的持力层比较软弱、不能满足上部结构荷载对地基的要求时,常采用换土垫层来处理软弱地基。即将基础下一定范围内的土层挖去,然后回填以强度较大的砂、碎石或灰土等,并夯实至密实。 
  换填垫层法是先将基础底面以下一定范围内的软弱土层挖去,然后回填强度较高、压缩性较低、并且没有侵蚀性的材料,如中粗砂、碎石或卵石、灰土、素土、石屑、矿渣等,再分层夯实后作为地基的持力层。其作用在于能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并通过垫层的应力扩散作用,减少垫层下天然土层所承受的附加压力,减少基础的沉降量。换填垫层按其回填的材料可分为灰土垫层、砂垫层、碎(砂)石垫层等。 
  (1)砂垫层和砂石垫层。砂垫层和砂石垫层是将基础下面一定厚度的软弱土层挖除,然后用强度较大的砂或碎石等回填,并经分层夯实至密实,作为地基的持力层。该垫层具有施工工艺简单、工期短、造价低等优点。适用于处理透水性强的软弱黏性土地基,但不宜用于湿陷性黄土地基和不透水的熟性土地基的加固,以免引起地基大量下沉,降低其承载力。 
  (2)灰土垫层。灰土垫层是将基础底面下一定范围内的软弱土层挖去,用按一定体积比配合的石灰和黏性土拌和均匀后在最优含水量情况下分层回填夯实或压实而成。灰土垫层适合于地下水位较低,基槽经常处于较干燥状态下的一般黏性土地基的加固。该垫层具有一定的强度、水稳定性和抗渗性,施工工艺简单,取材容易,费用较低,适用于处理1-4m厚的软弱土层、湿陷性黄土、杂填土等,还可用作结构的辅助防渗层。 
  2.4预压法 
  2.4.1堆载预压法 
  建造建筑物之前,用临时堆载的方法对地基施加荷载,给予一定的预压期.使得地基预先压缩完成大部分沉降并使地基承载力得到提高后,卸除荷载再建造建筑物。 
  此法适用于各类软弱地基,包括天然土沉积土层或人工充填土层,如沼泽土、淤泥水力充填土;较广泛用于冷藏库、机场跑道、集装箱码头等沉降要求高的地基。 此法施工工艺如下: (1)预压荷载一般宜取等于或大于设计荷载。 (2)大面积堆载可采用自卸汽车与推土机联合作业,对超软土地基的第一级堆载用轻型机械或人工作业。 (3)堆载的顶面宽度应小于建筑物的底面宽度,底面应适当放大。 2.4.2砂井堆载预压法 
  此法是在软弱地基中用钢管打孔,灌砂设置砂井作为竖向排水通道,并在砂井顶部设置砂垫层作为水平排水通道,在砂垫层上部压载以增加土中附加应力,附加应力产生超静水压力,使土体中孔隙水较快地通过砂井从垫层中排出,以达到加速土体固结,提高地基土强度的目的。 
  此法适用于透水性底的饱和软弱黏性土加固;用于机场跑道、油罐、水水工结构、道路、堤坝码头、岸坡等工程地基的处理。 2.4.3袋装砂井堆载预压法 
  此法是在普通砂井堆载预压基础上改良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方法。其特点是: (1)能保证砂井的连续性,不易混入泥沙。 (2)打井设备实现了轻型化,比较适应在软弱的地基上施工。 (3)采用小截面砂井,用砂量大为减少。 2.4.4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法 
  此法是将带状塑料排水板用插板机将其插入软弱土层中,组成垂直和水平排水系统,然后在地基表面堆载预压,土中孔隙水沿塑料板的沟槽上面溢出地面,从而加快软土地基的沉降过程,使地基得到压密加固。适用范围同砂井堆载预压法和袋装砂井堆载预压法。 2.4.5 真空预压法 
  真空预压法是在软黏土地基表面铺设砂垫层,用土工薄膜覆盖且周围密封。用真空泵对砂垫层抽气,使薄膜下的地基形成负压。随着地基中气和水的抽出,地基土得到固结。为了加速固结,也可采用打砂井或插塑料排水板的方法,即在铺设砂垫层和土工薄膜之前打砂井或插排水板,达到缩短排水距离的目的。 
  此法施工要点是:先设置竖向排水系统,水平分布的滤管埋设宜采用条形或鱼刺形,砂垫层上的密封膜采用2—3层的聚氯乙烯薄膜,按先后顺序同时铺设。面积大时宜分区预压;做好真空度、地面沉降度、水平位移等观测;预压结束后,应清除砂槽和腐质土层。能够注意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结 语 
  总而言之,地基加固处理在建筑工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一个建筑工程的基础,是建筑工程后期质量安全的重要保障作为建筑工程人员,要准确掌握地基构造的施工方法、基本原理与适应土层范围,才能够在具体的应用中灵活使用地基加固处理技术,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李顺.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加固处理技术[J]建筑施工.2012(05) 
  [2]林鹏.谈建筑工程地基的加固技术和施工方法.[J]山西建筑.[J]2011(04)

  • 点赞(0
  • 反对(0
  • 举报(0
  • 收藏(0
  • 分享(9
评论(0)

登录后发表评论~